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長安好 591.第585章 為我做個見證吧

《長安好》591.第585章 為我做個見證吧

駱觀臨從褚太傅離開時,已是午后。

蹭了一頓午食的駱觀臨本想再與太傅心閑談、請教學問,不料太傅聽罷正事之后便沒了耐心,半點不樂意聊閑天,直接就把人攆走了。

駱觀臨回到理公務,一群幕僚文士們起相迎,圍上前詢問:“錢先生此行可順利見到褚太傅了?”

駱觀臨“嗯”了一聲,道:“太傅已答應相助節使。”

眾人聞言無不驚喜加,他們原想著,今日能見得太傅一面便已了不得了!

大家向錢甚的目愈發折服欽佩:“先生親自出面,果然非同一般!”

“先生之舌,可抵三軍也!”

“不知先生是如何說服太傅的?”

“……”駱觀臨:他能說,他自己也不知道嗎?

“此事可,非是某之能。”他如實道:“皆因太傅慧眼,識得節使之才能仁德。”

“是是……”眾人忙附和:“先生所言甚是!”

“然而先生能力如此出眾,偏又如此謙遜,實令我等塵莫及,心生慚愧啊……”

“……”

大家七八舌地說著,氣氛格外活躍積極。

他們都是文人,皆視德高重的褚太傅為心間泰斗,今時得了褚太傅表態同行,心中愈發大定,對前路充滿了斗志與信心。

好一會兒,大家才勉強制住心中雀躍與翻涌,各自坐了回去,商議其它事項。

Advertisement

有人提到了宣安大長公主:“依錢先生之見,我等是否要登門前去拜訪大長公主?”

如今城中之人,除了褚太傅外,最拉攏價值的便是這位大長公主了。

宣安大長公主手中有實權,有封地,有錢糧,在李家皇室中說話向來很有份量。

也正因對方是皇室中人,他們難免要更多幾分掂量。

駱觀臨搖了頭,道:“先不必著急。”

他對李容這個很難說話的婦人很有些影……

昔日他為徐正業做事時,也曾去信拉攏李容,試圖獲得的支持,然而據聞對方本沒看他的信,直接燒了個干凈。

那時他真心實意地打著匡復李氏江山的名號,對方尚且如此態度,而今要說服扶持他家主公這個外姓節使,只會更加困難,不宜急于求

“不必特意登門拜訪,只需讓人前去傳話,若其在城中有何需要,盡管開口便是。”駱觀臨待道。

負責安排此類事項的文士應下來后,謹慎問道:“如若大長公主要返回江南西道,我等是否要設法阻攔?”

宣安大長公主是因形勢急才跟隨來了暫避,但到底與其他人不同,隨時有離開城的能力。

“也不必。”駱觀臨:“李容此人烈,不適宜兼施之法——”

“昔日在江都時,宣安大長公主府與江都互通商事,李容與節使也多有往來,算是有些私在。”他道:“我等若將人貿然扣在,只怕反倒會丟了分,寒了人心,適得其反。”

Advertisement

“李容若想返回江南西道,我等便讓人護送離開,此意也大可向傳達表明。”

在有分的基礎上,適當的放手與誠意,是在人心上以退為進的上策。

其他人也明白了這重用意,于是便有人想將這誠意與善意表達得更細致一些:“是否要挑選些樣貌上乘的年人送去服侍?”

人無分男,皆是一種資源,在這種政治層面上拿來合理利用,沒什麼可忌諱揶揄的。

駱觀臨本有意點頭,旋即想到了什麼,道:“此事由我親自安排。”

人計可取,但獻上什麼樣的人,卻最好是多花些心思,才能使效果利益最大化。

晚間,駱觀臨對燈寫信,提筆先落下四個工整的大字“常侯親啟——”。

在江都時,駱觀臨作為外書房中的一員,不止一次地聽聞過有關常闊與宣安大長公主之間的晦糾葛……他本非八卦之人,耐不過王山是。

起初駱觀臨并不相信,但他后來從王長史的態度中也發現了端倪,王長史謹慎細致,定然是到了什麼真憑實據。

駱觀臨心下有了分辨,他對男這些牽扯沒有興趣,但他從中看到了可以拿來利用的可能。

正如此時,他在信上勸說常闊出面拉攏宣安大長公主——【即便忍辱負重,卻皆是為了家中大業。】

是了,先前還在提醒常歲寧要多加提防常闊父子竊取果的駱先生,這會子在給常闊的信上,又將自家主公的大業稱之為“家中大業”了……

Advertisement

駱觀臨也覺得自己有些卑鄙,但他已然是從污泥中走出來的人,又何妨全抹勻呢?

如此行事作風,也算是了主公點化影響,上行下效,才能配合得當,不為不妥。

當晚,駱觀臨便讓人將這封“勸常侯為大業而獻”的書信送去了江都。

如今暫居于宮苑中的宣安大長公主,此時也剛寫罷一封信,讓人送回宣州給李潼。

一名護衛將信送下去后,折返時詢問道:“殿下可打算回宣州?”

李容以一手撐著頭,靠在榻中,疲憊地閉著眼睛,一名侍跪坐在旁替

聽得這聲問,李容嗯了一聲:“再等一等……”

今日那錢甚先生讓人傳話,道是若想返回江南西道,他們會安排人手一路護送。

想到這些,李容輕嘆了口氣。

固然可以回宣州,可如今這般局面,又豈能拋下一切不管?

從前可以不過問外面的爭端,只在宣州關起門來過自己的日子,但今時不同往日,京畿易主,天下……為李家公主,縱然不提擔當,也已然沒有獨善其的可能了。

此次皇權易主,與明后當年截然不同,明后雖稱帝,卻未推翻李氏朝廷,且其無子嗣,總有還政一日——而當年那般局面下,在李容看來,的確也沒有比明后掌權更好的選擇了。

所以當年即便有許多人鼓出面,卻也不曾手那場皇權之爭。

而今卞春梁之,席卷得是整個天下,不能坐視不理。

今日,太子的人已經來過了,言辭間依舊是希能夠扶持太子。

李容看到這群人就覺得頭疼。

被扣在京師時,太子幾乎隔兩日就會登門一次,后面應付得煩了,眼見那年人自己也很局促,李容直白地嘆氣道:【同是姓李,非我是不愿扶持殿下,實是殿下并無擔當大任的能力,我若答應,反倒是害了你我與這天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