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當炮灰擁有了讀心術后 第108頁

《當炮灰擁有了讀心術后》第108頁

老馬夫一愣, 但他很快就冷靜了下來。他低著頭,大膽地接了一句,“可是太子殿下若是不想知道,今日也不會讓奴才到您跟前說話。”

若太子殿下真的一點都不在意,那麼現在他也不可能出現在這里。

蕭知珩目冰涼, 他發出一聲極輕的嘲笑, 道:“這麼說來,孤不聽反而不識趣了。好得很, 說吧。”

他走到椅子上坐下, 垂眼看著跪在地上的人,笑容客優雅,道:“你若是故意說一半留一半, 或者是說得不好, 孤就割了你的舌頭,如何?”

老馬夫面微僵, “奴才不敢!”

他沒忍住抬頭去看,結果看到了蕭知珩帶著冷笑意的目,心頭一凜。

老馬夫忙低下頭,道:“奴才命賤福薄,承舊主之恩, 才得以茍延殘至今,今日若是死在殿下手里毫無怨言。奴才自知本不該多言,但太子殿下一復一日病勢沉重,陷困境,還始終被蒙在鼓里,奴才實在不忍。”

“殿下自患寒癥,質稍弱,卻并不不治之癥。殿下怕是清楚的,早些年,您的子遠不至于此。當年您一直在靜心養病,劉老太醫曾斷言,殿下已有好轉之兆。然而就是那一年,您伴駕去了一趟行宮,就中了毒,以至于您的寒疾驟然惡化,險些要了您的命。”

Advertisement

“您就不覺得此事太過于巧合了嗎?”

蕭知珩角勾起了一抹弧度,有點不以為意的樣子,道:“是很巧,孤不走運。那麼多盤點心都沒毒,偏偏孤就挑中了唯一有毒的。”

老馬夫沉默了一下,道:“殿下無所防備,若是背后有人特意安排,只怕您不論挑哪個,結果都是一樣的。”

蕭知珩臉上的笑容未退,道:“那時孤與陛下同席,你是想說有人殺孤順便弒君,一網打盡麼?”

弒君這話一出,空氣都冷下來了幾分。

老馬夫握了手,誠惶誠恐地將頭埋得更低,但這次他并沒有說不敢。

聲道:“但是當時出事的,只有殿下一人。”

當時差點沒命的,是太子。

老馬夫深吸了一口氣,聲音有些巍巍的,反問道:“殿下就沒想過另外一種可能嗎?”

蕭知珩沒有說話,他半垂著眸,面上看不出什麼異樣。只是他里那一冷的寒氣來回地涌,這種覺讓他有點厭惡。

他啟,吐出一個字:“說。”

老馬夫聲音放得很低很低,小心又謹慎地說道:“若是皇上想讓殿下吃下那有毒的點心呢?殿下,您當時邊無人,賜貢菜,您連開口試毒的理由都沒有,不是嗎。”

Advertisement

沒有理由,更沒有機會。

窗子那發出啪嗒地一聲響,明明是很細微的聲音,卻仿佛是震到了人心里最深的

蕭知珩:“你知道你這話讓別人聽到了,會死多人嗎?至于你麼,五馬分尸都不夠。”

老馬夫猛地磕頭,道:“奴才罪該萬死,如今能把心里的說出來給殿下聽,死也值得了!如此奴才也算報了舊主恩了。”

蕭知珩不置可否,只是道:“好。那你為什麼現在才跑出來告訴孤真相?”

老馬夫愣了一下,隨后便回道:“奴才無能,一直尋不到機會,費盡心,也只想到了這個罪該萬死的法子。若不是九皇子的事,殿下本不會面見奴才,更不會信奴才的話。”

“你怎麼就確定孤現在信你了?”

老馬夫:“殿下或許不信奴才說的,您卻不能不信親眼所見的。”

“太子殿下在行宮出事后,陛下便殺了所有涉事者,不計代價,將世上所有的赤蝎毒都銷毀殆盡,若有攜帶此者,格殺勿論。奴才如今手里拿到的東西,正是奴才在行宮時趁所得,世上僅有的一點,此乃鐵證。”老馬夫這番話可謂是字句椎心泣,他簡直恨不得把自己的心掏出來,“帝王之心深不可測,太子殿下您不能再不設防啊!”

Advertisement

蕭知珩聽完了,笑得很奪目,道:“就當你說的是真的。那麼,陛下為何不干脆賜孤一死呢?”

空氣中仿佛有一道無形的得人肩膀不住地往下沉。

老馬夫怯怯地看了蕭知珩,有點猶豫,聲道:“若非謀逆叛國,大周朝何曾有過無故賜死儲君的說法?對于今上來說,太子殿下一病不起就好,卻不必一定要殿下死……”

他后面的話還沒說下去,蕭知珩就兀自替他說了下去,道:“對。孤還有用。”

“孤因病不聽政,手中無權,主東宮可當個漂亮的擺設,出無可挑剔,孤名正言順,最得皇族宗親的青眼。孤死了,陛下也沒有更好的太子人選。”

蕭知珩皺著眉咳了兩聲,放緩了語氣,清晰道:“最重要的是,那次孤命大,明明一只腳都踏進閻羅殿了,最后關頭卻又活了下來。陛下慈父心腸,終于可憐孤這個半死人,選擇息事寧人,是因為孤還有點利用的價值。是這個意思嗎?”

他用最溫和平靜的語氣,說出對自己而言最冰冷殘酷的事實。這無疑就是他看到了上的傷口,就拿了把刀子,清醒地挖下去。

那老馬夫聽到這里,重重地叩首,額頭紫紅一片,他就不敢再把頭抬起來了。

外面的天,不知道什麼時候暗了下來。

而無人言語的書房,也沉悶得如同一潭死水。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