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大明:我能復制戰略物資! 第607章 滿蒙一家!大金與大元的后裔

《大明:我能復制戰略物資!》第607章 滿蒙一家!大金與大元的后裔

親兵們立刻上前,給眾人倒酒。

勞薩看著碗中酒水,猶豫片刻,起說道;“攝政王,在喝酒之前,屬下還有一事不明,不吐不快?”

多爾袞笑道;“有什麼話,只管說來。”

勞薩躬說道;“攝政王,請恕屬下直言不諱。月前在國時,吳三桂向我大清求援,那時我們幾位旗主大多反對援助吳三桂,而是希他們兩敗俱傷。當時攝政王說咱們不幫忙,吳三桂必敗,到時闖賊更難對付。我們幾個這才同意出兵。”

關之后,我們幾個旗主,還有蒙古幾位安達都希洗劫北京,然后回關外休養生息。還是攝政王力排眾議,舍棄北京不去搶,非要領兵過來,找李賊決戰。”

“當時攝政王對我等說,大明皇帝死,天下大,正是咱們主中原的好機會,我們幾個還真就信了。”

“現如今確切消息傳來,李賊在德州扶持小皇帝登基,可見大明朝氣數未盡。”

“王爺,我們幾個心里有些不明白,咱們放著北京城不去搶,為什麼非要找李賊死拼?您這樣做,是不是夾雜著個人恩怨?就算咱們拼殺了李賊,可是大明朝有了小皇帝,咱們真的能在關站穩腳跟嗎?”

Advertisement

滿清權貴連連點頭,勞薩說出了許多人的心里話。從心深來說,許多人不愿和李賊死拼,一來靖海軍太厲害,害怕傷亡,二來大伙還是想洗劫北京,搶完就跑。

所有人的目聚集在多爾袞臉上。

多爾袞似乎竹在,并不起,說道;“本王力排眾議,堅持領兵關,找李賊決戰,并無任何私心雜念。”

“不錯,本王的是李賊打瘸的。每到雨天,讓本王痛不生。”

“可是為大清國的攝政王,我多爾袞雄才大略,絕

不會因怒興兵。”

“關于主中原的事,在回答勞薩之前,我想請教諸位一個問題。一個人如果想要取得功,最重要的條件是什麼?”

滿清權貴不明白多爾袞什麼意思,許多人思考起來。

喀喇沁臺吉布一臉大胡子,他甕聲甕氣說道;“那還用說,一個人想要功,出最重要。我阿布就是臺吉,我生下來就有喝不完的牛,吃不完的羊。我十五歲就長得人高馬大。生日當天,阿布賞賜我三百頭牛羊,五十戶牧民,二十個奴隸,還有三個一等!”

哈哈哈哈哈,布越說越得意,大笑起來。

孔有德笑道;“布臺吉說的在理,不過以小王看來,出固然重要,卻不如天賦和才能重要。實不相瞞,小王遠祖乃是大至圣先師,可以說是書香世家。”

Advertisement

“家父曾是蓋州吏,我兄弟三人中,大哥和兄弟喜歡讀書,只有我擅長弓馬,格健壯。”

“家父死后,小王曾在鐵嶺挖礦,若不是有這一武藝,只怕早被人打死了。”

“生逢世,我兩位兄弟卻無力自保,都不得活命。”

“小王靠著一武藝多次死里逃生,才有今日的榮華富貴。”

“因此以小王看來,人生在世,才能是最重要的。只有自己打出來的實力,才能益終。”

孫龍幾人隨聲附和;“沒錯。”

“說得對!”

“是這個道理!”

哼!幾個朝鮮人嗤之以鼻,頗為不屑。

金永男冷笑道;“恭順王此言差矣!卑職以為,王爺今日的榮華富貴與自才能關系不大。”

“人生在世,選擇永遠比努力重要。試想一下,如果孔爺沒有選擇效忠我大清,而是繼續在大明造反,那麼孔爺不僅沒有榮華富貴,只怕此刻,已不知葬。”

孔有德氣憤;“你這話什麼意思?”

金永男笑道;“王爺別生氣,卑職不過實話實說。其實我們幾個也是一樣的,在朝鮮到兩班排。若不是攝政王英明神武,收留我等,哪有咱們建功立業的好機會。所以,我等要以死報效大清,才不枉攝政王的恩德。”

Advertisement

孔有德喝道;“這話用你說嘛!爺爺報效大清的時候,你還在家吃呢!”

金永男正要回,多爾袞一擺手,兩個人不再吵了。

多爾袞笑道;“兩位將軍說的都在理,一個人要想功,需要多方面條件;出、天賦、才能、努力、選擇、這些都很重要。然而這些,都是從自出發,其實是很被的。”

“決定人生命運的,往往不是個人條件,而是外部世界。”

“所謂時勢造英雄。一個人想要獲得功,不能想著我要怎麼樣,我想怎麼樣,我能怎麼樣,不能陷自我。他首要考慮的,是這個世界怎麼樣了,這個世界需要我怎麼樣,需要我改變什麼,去做什麼。”

“只有看清外部世界,你才能發現功最重要的東西,那就是機遇!”

  “一個人一生當中,真正能夠改變命運的機遇只有一到兩次,然而大部分人卻都錯過了,原因并非是他們不想要或者不努力,而是因為他們本沒有發現機遇的流逝,人生最可悲之莫過于此。”

“一個人是這樣,一個民族呢?一個國家呢?”

“同樣如此!”

“哪怕是最稀的民族,最狹小的國家,每隔三到五百年,都會有一次改變國運的機會。”

“抓住機會,這個民族就可以扶搖直上,鵬程萬里。抓不住機會,它就會陷歷史的塵埃,萬劫不復!”

“五百年前,我真先祖創立大金國,定都燕京,縱橫捭闔,統中原105年。”

“三百年前,大蒙古橫掃八方,忽必烈統一華夏,大元朝定都大都,延綿百年國祚。”

“大金國和大元朝為何能夠統治華夏,是因為我輩先祖,抓住了歷史機遇!”

“中原王朝每隔300年,必有一次分崩離析。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只有在中原王朝不斷,群雄并起之時,咱們這些異族才能夠趁虛而,逐鹿中原。”

“大明朝立國近300年,如今分崩離析,氣數已盡。”

“四川的張獻忠、陜西的李自、湖廣的左良玉,福建的鄭芝龍,再加上李賊和吳三桂,大明朝完全可以說是群雄并起,天下大。”

“這樣復雜的局面,是一個小皇帝能夠挽救的嗎?大明朝可以起死回生嗎?絕無可能!”

滿清權貴一個個聚會神,連連點頭。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