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念遙遙 第30頁

《念遙遙》第30頁

“謝謝。”失而復得,眼中亮晶晶的,如同夜里璀璨的星芒。

茲的王子也下馬來到他們邊,三個人有說有笑,好一副年游春圖。

著他們,心中欣,卻也覺得孩子們漸漸長大,自己時不再,紅易老。

我瞥了眼忽罕邪,只見他微蹙著眉頭,抿,似是不悅。我順著他的目看去,他著的,是那個從遙遠東國而來的大皇子——姜祁玉。

☆、18

18.

我心中有些煩悶,告了理由,獨自一人去轉了轉,轉了幾圈只覺得索然無味,想回帳子里去歇著,卻見了躲酒來的姜祁玉。

我看著他,笑了笑:“月氏的酒是不是太烈了?”

姜祁玉無奈地點頭:“雖說來時做了準備,可還是沒想到那麼烈。他們太熱了,出來躲躲,一會兒便回去。”

著他,細細看了會兒,鬼使神差地說了句:“你父親在你這個年紀的時候……沒像你這般笑。”

姜祁玉一愣,悄悄嘀咕道:“他現在也不笑。”

我失笑點頭,本想再問問姜褚易的近況,可話到邊卻轉了個彎:“宮中……一切安好嗎?”

Advertisement

“一切安好,就是姊妹們野了些,太難管束了。”

看來是子嗣茂,兒孫滿堂啊。

“太后娘娘呢,如何了?”

“皇祖母也好,只是近幾年年紀上去了,有些糊涂。”

我點點頭:“你父親雖不是太后娘娘親生,但是以前待你父親極好,你也要孝順。”

“祁玉記下了。”他乖巧地回禮,仿佛我就是個深居宮中的長公主,日夜看著他長大,說教他。

我還是想問些什麼,但話一到邊卻是如鯁在,半分說不出來。

可這孩子卻是先開口了:“姑母,我這次來月氏,父親……父親他又讓我帶話。”

我一怔,扭頭看他:“什麼話?”

“憐您艱苦,您大義。齊國如今海晏河清,太平安寧,政治清明,百姓富足。”

我聽著聽著便笑了,笑著笑著又想哭:“并非我一人之功,若你父親不是個好皇帝,再嫁一百個公主過來也于事無補。”

“父親他……他其實,很掛念您的。”姜祁玉神悵然,“我雖從未見過您,但我見過您的畫像。而且自我記事起,父親就一遍又一遍地告訴我,要勤學苦讀,要勵圖治,心懷天下,切不可貪圖樂,玩喪志。我為皇子,一定要獻于國,只有我們自己和國家強大了,才不會有對自己無能的憾和愧疚。”

Advertisement

他說了一大堆話,我只注意了前面:“我的畫像?”

“嗯,就收在父親的書房,是他親自畫的。還經常拿出來給姊妹們看,說即使是兒,長大了亦是可以為國效力的,只是不要再去和親了才好……”

沉默。

我有些渾渾噩噩,良久長嘆了一口氣,對他笑道:“回席面上去吧,不然讓他們發現你躲出來了,會被灌得更慘的。”

我沒有再回到席上,只聽說婭彌得了忽罕邪賞賜的綠松石琉璃冠。這孩子在拿到的瞬間就把頭上原來的珠環給摘了,卻沒有像往常那般扔了,而是穩穩當當地藏了起來。

自緹麗隨秩頡嫁回匈奴后,我就一直有個想法。這個想法在看見祁玉的時候更加強烈。可忽罕邪的反應,卻給我當頭澆了盆冷水。

原來祁玉這次來月氏,并不僅僅是來恭祝忽罕邪和鞏固友邦的,還有——求娶公主。

月氏和匈奴已結三代秦晉之好,若是婭彌能夠嫁回齊國,于齊國而言確是好事一樁。可我不知婭彌的心思,本想想去問問,可忽罕邪侍從的腳程比我還快,我還沒走出帳子,他們就把我攔下了。

Advertisement

“姜夫人,單于今晚來您這,讓您在帳子里等候。”

我瞥了眼侍從后的月氏侍,冷冷一笑:“我連自己的兒都不能去找?”

“單于吩咐了,公主即日起不得私自與旁人相見,除了單于,誰都不行。”

“我是娘!”

“請夫人見諒。”

我被關了起來,直到忽罕邪晚上來見我。

他帶了一封國書,仍到我面前。

我瞥了他一眼,是姜褚易的字跡,文中委婉地言明利弊,又說愿意重金重禮下聘求娶一位適齡公主給皇子做妻。

桑歌的兒早在前些年嫁給了月氏其余部落的族長,所謂的適齡公主,只有婭彌一人。

我抬眼看向忽罕邪,他亦盯著我。

我合上國書,淡淡道:“得看遙遙的意思。”

忽罕邪轉過頭不看我,好半晌才聽見他的聲音:“遙遙不會嫁去齊國,我回絕了。”

我不違逆他,點點頭:“好,遙遙如今年紀還小,談婚論嫁之事還是先緩緩吧。”

忽罕邪著我,似是也同意我的說法:“對,遙遙還小。”

“我倒是愿意永遠待在我邊,只要能一直待在我邊,你隨便挑個大臣我也無所謂……”

這會子他倒是不贊同了:“說的什麼傻話,遙遙必定是要嫁人上人。”

我知道這個時候只有順著他的話才能平息如此暗的氣氛,可我就是忍不住,一想到遙遙要離開我,我就忍不住反駁:“人上人……也不見得有多快樂。”

士:如果覺得52書庫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傳送門:排行榜單 | 好書推薦 | 文 強強 古言 古言小說

Top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