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團寵小女喜種田 第121章 人心不足

《團寵小女喜種田》第121章 人心不足

一路惹得所有見到的人都是驚呼,幾個婦人不管買不買得起,也是趕跟了進去。

馮老太點著孫的鼻尖兒,“你又鬧幺蛾子!”

“嘿嘿,我是來給助威的。”怡安扯了往里走,巧有人高聲問價格。

怡安就趕小聲告訴老太太,“蘋果一百文一個,梨子一百二十文,小菜也是一百文一捆兒。”

馮老太點頭,喊了臘梅把怡安領去耳房暖著。

就趕殺進了果蔬店,這個時候,負責看店的二丫已經開始擺果子小菜了。

馮老太報了價格,立刻勸退了大半的客人。

“這也太貴了!”

“是啊,秋日時候一斤果子才七八文。”

“這一個頂秋日時候十幾斤了,吃不起,真是吃不起。”

馮老太也不惱,拿了一個蘋果,用小刀切了很小的塊,分給圍觀的客人們。

“果子和果子也是不一樣的,我們家這果子可是深山里采的,又甜又脆。

不敢說天下第一好吃,但也差不離了。

這要是給學堂先生送個年禮,或者探個長輩上司,拿上幾個,臉上也有啊。”

說著話兒,又拿起一個梨,同樣分給眾人嘗了。

“這梨子更是難得,家里有孩子老人咳嗽風寒,煮個水都能把病治了。”

眾人邊吃邊點頭,有那臉皮厚的,還多要了一塊兒。

Advertisement

但到底大半人都舍不得掏銀錢,最后蘋果賣了十幾個,梨子賣了十個。

馮老太也不氣餒,只要是好東西,就從來不愁賣。

今日主要就是把名聲打出去。

雖然們家的生意扎城北,面對的是普通的百姓,卻不代表只有賤價的東西。

很快,小菜也賣了七八捆。

真的是有個婦人買了小菜和蘋果,讓家里讀書的兒子帶去看先生。

據說先生這幾日風寒,里沒味道,胃口不好。

這果子和小菜,這時候就是最好的探病禮了。

雖然買不起,可是不耽擱眾人看熱鬧。

果蔬鋪子這屋子,因為多了新鮮果子和青菜,人來人往,一躍為最熱鬧的地方。

對面雜貨鋪里,小雪倚在門口看了半晌,回去時候就撅了

娘隋嬸子正在整理繡線,見閨這樣就嘆了氣。

不是不知道閨小心眼兒,但總想著不過是小孩子,長大就好了。

如今,算起來姑娘也十一了,卻好像越長越歪。

“你又怎麼了?方才不是還好好的?

覺得屋里悶,就留我看著鋪子。

你去別的屋子玩會兒。

妞妞不是來了嗎,你也去找說說話。”

“我才不去呢!”小雪一扭子,越發氣悶了。

“找說什麼,聽吹家里多大多好,還是看的新衫首飾啊?”

Advertisement

李嬸子實在忍不住,扯了閨邊,小聲數落。

“你一天到底在想什麼,總揪著妞妞比個沒完。

去年那次賴人家鐲子,差點兒害的你哥和簡家鬧掰。

如今你哥好不容易又同簡家好,得了這個鋪子。

你怎麼不長記呢!”

小雪一甩手,也是惱了。

“你是我娘,怎麼總向著簡家說話。

什麼人家給的鋪子,不過是免了半年租金罷了。

以后還要給錢,而且還不呢。”

隋嬸子氣得哆嗦,“我怎麼養出你這麼個不長心的!

你不姓簡,人家憑什麼白給你鋪子啊。

這鋪子一日賺的不多,也有二三百文。

一個月就是十兩銀子。

這足夠咱們家吃用,也夠你以后攢個嫁妝。

你不激,居然還說這話!”

“好了,好了,我不說了!”小雪到底舍不得老娘真氣出個好歹。

于是,扯個借口就回家去做午飯了。

結果,拎著食盒回來時候,門前卻停了好幾輛馬車。

得巷子轉都費勁,在門口等了一會兒。

然后,就見幾個管事模樣的,吆喝著小廝,往外抬筐簍。

一百文一捆的小菜,整整兩簍子,果子更是五六筐。

小雪下意識算了算,忍不住心里更是酸

這些東西,就值四十多兩。

Advertisement

也就是說,賣五個月的貨,人家只半個時辰就賺到了。

最重要的是那些管事小廝還各個臉上帶笑,一副運氣極好的樣子。

暗暗咬牙,拎著食盒著臉進了大門。

馮老太端了一碗湯,拿了兩個包子,想給孫子孫送午飯。

正好同小雪走個頭兒,剛要說話,小雪卻直接進了鋪子。

老太太心里不喜,去了后邊耳房就同孫抱怨。

“那個大東的妹子,小姑娘心思真重。

他們鋪子生意也不錯,但怎麼每日都像誰欠銀子了。”

怡安笑道,“,咱們看著大東叔叔幫了那麼多忙兒,才給了鋪子。

其余咱們不管,有什麼不好的,你只管找大東叔叔說話。”

老太太點頭,“知道了,我就是隨口說說。”

祖孫三個圍坐吃飯,小炕兒燒的很熱,屋里也暖和。

平日,馮老太閑著就在這屋里對賬,或者小歇,拾掇的很是干凈。

結果,飯剛吃完,臘梅就跑來報喜。

“掌柜的,果子賣了一半,小菜都賣了。”

“這麼快啊?”老太太驚訝,“我以為還要留到明日呢。”

“這城里真是不缺有錢人。”怡安也是慨。

馮老太悄聲問孫,“是不是賣太快了?要不要多留幾日?”

和我想的一樣!”怡安也是笑,“今日就是拿來打個名頭,大部分都留到年前。”

祖孫倆笑的,怎麼看都像兩只狐貍。

鄒桓趕撿碗筷,麻利給們讓地方,好好“謀”。

不說,大院兒這邊生意好。

只說那些果子和青菜貴在一個新鮮,誰買了都是第一時間送出去。

有個家里得了果子的書生,想起跟幾個好友約好喝茶,就帶了幾個過去。

冬日天寒,外邊是白雪皚皚。

一壺熱茶,配上切好的果子,難得的

眾人嘗了果子,都是夸贊。

“這果子真甜,哪里買來的?

怕是京都運來的吧?”

“是啊,也就京都能有這樣的好東西了。”

帶了果子的書生卻擺手,笑的得意。

“不是,這是我父親的一個下屬來走,提了一籃子。

聽說是城北那個安局大院賣的,一百文一個。

還有幾捆青菜,也是極新鮮,晚上倒是有口福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