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
此言一出,群臣震驚!
要把朝會從卯時改為辰時……我的天,陛下這是瘋了嗎?
難道陛下想要被冠以懶惰之名不?
不然,如何這麽晚才開始朝會?
趙辰這話一出,整個朝堂陷一片死寂之後,群臣立刻紛紛議論起來。
這種事實在是太出人意料了!
皇帝陛下竟然帶頭說推遲朝會時間,這……
這實在是太令人不敢相信了!
禮部尚書兼禮部尚書的杜奉英第一時間站出,道:
“陛下,此事恐是要三思啊。先皇陛下康健之時,也未曾延緩過朝會啊,陛下您若是要延緩朝會,恐是會不妥啊。百姓恐是會說陛下您……懶怠朝政啊!”
“是啊,陛下,此事三思啊!”
“還請陛下三思!”
“臣附議!”
“微臣以為杜尚書所言極是,陛下您萬萬不可讓百姓誤會啊!”
“……”
群臣幾乎是先後發言,都有些拒絕趙辰的這個提議。
趙辰問道:“怎麽?諸位卿難不不想要好好上朝會,非得要起早抹黑地宮?”
這話一出,群臣沒覺得有什麽。
畢竟,他們已經習慣了。
而趙辰則是有些無語。
想到前世社會行政崗位的那些員,大部分可都是朝九晚五的生活,比起這些古人那幸福太多了。
朝會太早,自己也得早起,有時候晚上睡晚了,實在是有些難起。
當然了。
這對於習武之人倒不是什麽大問題,可最近從楊宣妃上他意識到這個問題,又想到朝中這些文雖然也有幾分手腳功夫,可終究不是練之輩。
因此這般對於他們而言,也終究不是很友好,因此才想著給他們一點福利,調整一下工作時間,但沒想到群臣竟是一起反對。
這又是什麽路數?
杜奉英又是立馬站出,解釋道:
“陛下,這實在於禮不合啊,曆朝曆代都未曾有此先例,若是陛下開此先河,萬一朝政大影響,這恐怕……臣等便是罪人啊,百姓也會……苛責陛下您啊。”
“是啊,陛下!陛下您還請三思啊!”
“請陛下三思!”
“陛下三思!”
“……”
群臣紛紛附議。
趙辰微微皺眉,但並未生氣,而是想了想,道:
“那不如這樣吧,下個月嚐試一月,若是當真不行,便回到以往的卯時開朝,諸位卿且看如何?”
“這……”
“這……”
“……”
群臣麵麵相覷,看得出來,趙辰是真的打算延遲朝會。
一時間也是神有些複雜,心思各異。
他們從未推遲過早會的時間,因此也無法想象這麽做的後果會有什麽,所以一時間也不敢答應,隻能盡職盡責,按照流程,勸解一番。
但現在他們勸解了,趙辰還是堅持己見,那就沒辦法了。
皇帝陛下的這點麵子,還是得給啊。
“好了,就這麽辦了。天氣逐漸炎熱了,各部還是要做好避暑準備,同時該做什麽就去做什麽,不要等朕一一來查問。特別是戶部,各地賑災之事,一定要及時響應,不要拖拖拉拉,互相推諉。若是讓朕發現有哪個員不作為,導致百姓生活與水火當中……朕定斬不饒!”
趙辰說了這麽一番話,就退朝了。
全程恭送趙辰離開之後,也是陸續離去。
至於誰敢怠慢,或者是在其中搞什麽幺蛾子,最近這種事自然是不會存在的。
有黑衛的存在,要是哪個員在底下虛與逶迤,不做正事,那隻能算是這個帽不想要了。
群臣也是有些慨,現在的場環境跟以前,那真的是大相徑庭呀。
以前讓別的部幹一個事,不推三阻四的,那都算是謝天謝地了,遇上想要端架子的,想要辦一件事,哪怕是一件小事,沒個幾天完全下不來。
現在好了。
一天就能辦,甚至不到一個時辰就能夠出結果,效率別提有多好。
主要是黑衛這把屠刀放在那兒,不爽誰就砍誰,要是不認真一點,不好好當這個,隻想著給自己謀利,那完全就是死路一條。
這位新皇陛下,對於不做正事,想要位素餐的員,可是毫不心慈手的,說殺就殺,說下獄就下獄,主打的就是一個嚴,一個鐵麵無私!
散了朝會。
趙辰回到書房,隨後便聽得楊宣妃的匯報。
“陛下,十龍衛和二十四梅衛那邊傳來消息,正在往回定京城的路上。”
趙辰一聽,頓時神一喜:“這麽說的話,他們得手了?”
楊宣妃點頭,卻神凝重:
“可是陛下,此事恐怕沒那麽容易。即便得手了,北趙得知他們的長公主不見了,肯定不會輕易善罷甘休,定然派兵追擊,所以十龍衛和二十四梅衛,想要回來……阻力定然不小。”
趙辰點頭,看了楊宣妃一眼,道:
“此事終究見不得臺麵,隻能暗地裏進行,所以一切都隻能夠靠他們,若是朕再出兵,進行半路接應,那就是兩國之事了。朕的私事,一旦牽扯到國事,那便是極為麻煩之事。”
楊宣妃也明白這個道理,想了想說道:“陛下,其實咱們還有一個辦法。”
“你說說看。”趙辰有些意外地看著楊宣妃。
“陛下,前幾日微臣跟您匯報過,中山的人就在帝京城,而且毫無掩飾,這幾日我們的人也弄清楚了他們想幹什麽。”
“哦?他們想幹什麽?”
“聽說兩個月前,中山遭遇一批刺客襲擊,刺客的目標正是中山王,從刺客的活口當中拷問出,幕後主使之人出自帝京城,因而這次中山派人過來,就是為了調查此事,想要弄清楚是否跟……陛下您有關。”
趙辰聽得眼神微瞇,微微笑道:“沒想到中山竟然還發生了這樣一件事,真是有意思。”
語氣頓了頓,趙辰一臉冷笑道:“若此事查出是朕所為,中山意何為?”
楊宣妃看了趙辰一眼,連忙說道:
“陛下,中山派人來此,卻不加掩飾,想來本不關心那批刺客,到底是不是真是陛下你所派,甚至可能都不存在這樣一批刺客,隻不過中山想要找個借口……來帝京城罷了。”
趙辰聽到這話,頓時滿臉讚賞,道:“宣妃啊,看來你的進步越來越大了。”
上次楊宣妃說這班人毫無掩飾,趙辰就覺得中山就是等著自己,現在楊宣妃隻不過是將本原因直接點出罷了。
能夠一眼就看出關鍵,楊宣妃的確是進步極大!
楊宣妃微微有些不好意思,繼續說道:
“而中山那邊的目的到底是什麽,其實也並不難猜,中山和朝廷之間的關係有些曖昧不清,而如今陛下您把持朝政,大景天下穩固四方。
“反倒是這個中山該是選擇的時候了,因此中山才會派人來這帝京城,故意給出這麽一個借口,隻是要讓中山王麵子上過得去。
“因此,微臣以為,咱們也就可以順水推舟,隨即讓中山王……派人接應十龍衛和二十四梅衛……以表中山之決心!”
趙辰聽完之後,笑了,道:“很好,就按你所說的辦!”
楊宣妃頓時一臉喜,仿佛得到了巨大的肯定!
還沒來得及去實現整日無事生非、溜狗養鳥、調戲年輕婦女的舉人老爺夢想,林縛就因迷戀禍國傾城的江寧名妓蘇湄給捲入一場由當今名士、地方豪強、朝中權宦、割據梟雄、東海兇盜等諸多勢力參與的爭奪逐色的旋渦中去。 不甘心做太平犬,也不甘淪落爲離亂人,且看兩世爲人的林縛如何從權力金字塔的最底層開始翻雲覆雨,在“哪識羅裙裡、銷魂別有香”的香豔生涯中,完成從“治世之能臣”到“亂世之s梟雄”的華麗轉變。
大明初年風雲激蕩,注定要身敗名裂、被活活燒死的王,必須要走上叛天之路。恩怨愛恨,功過成敗,一切將會如何重演?
東漢末年,一個王朝行將就木。一場傳染烈度極強,癥狀奇怪的瘟疫讓這個亂世進入末世。倖存的三百多萬人口散佈在大漢王朝六百多萬平方公裡的疆域內。 試看,一個兩世之人,一個王朝,一個民族,成百上千的梟雄豪傑,三百多萬末世亂離人將在這末世之中如何選擇自己的命運
瑞根歷史官場養成文,絕對夠味!大周永隆二年。盛世隱憂。四王八公鮮花著錦,文臣武將烈火烹油。內有南北文武黨爭不休,外有九邊海疆虜寇虎視。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關鍵在於你身處其中時,該如何把握。勇猛精進,志願無倦,且看我如何定風流,挽天傾!歷史官場養成文,兄弟們請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