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替身竟是本王自己 第182頁

《替身竟是本王自己》第182頁

大公主渾一僵,向那侍瞪眼。

無可奈何,向駙馬一福,迅速退到屏風外。

大公主緩緩轉過:“郎君今日回來倒早,臺中無事麼?”

平時都以字相稱,或者直接喚他駙馬,只有被抓現行時才滴滴地喊郎君。

崔駙馬一張俊臉好似結了霜:“公主若是早生二十年,想必沒有在下什麼事了。”

大公主知道他又醋上了,忙站起,上前抱住他的腰哄道:“郎君說的什麼話,我不過是惋惜那陸公子高才……”

崔駙馬挑著下道:“貴主一向才如命,求賢若。”

大公主便知道自己又說錯了,改口道:“我也不是惜才,是憐貧惜弱,看那陸進士老母可憐,這才嘆一番。”

崔駙馬只是冷哼了一聲,別過臉去。

大公主掰過他的臉,在他鮮潤的紅上輕輕啄了一下:“早生二十年難道我就放過你?若是我早生二十年,你自然也要早生二十年,榜下捉婿我照樣捉你回去。”

崔駙馬最嫌惡這沒臉沒皮的樣子,臉紅到了耳朵憤道:“巧言令!”

大公主道:“啊呀我也沒辦法,誰我的崔郎才比宋玉,貌若潘安,不對,宋玉潘安哪里比得過你,我看你一定是下凡的仙……”

Advertisement

一邊說一邊他后腰敏

崔駙馬凜然不屈,神依舊冷,腰卻不知不覺了。

大公主逗了他一會兒,收回手:“說起來,趙峻那死老魅惡貫滿盈,郎君可不能放過他。”

負責武安公案的是史中丞,但查案的主力卻是崔駙馬。

駙馬乜了一眼道:“你放心,這次他得罪了天下讀書人,已是在劫難逃了。”

頓了頓道:“你那三弟真是不簡單,二十年前的舊案,刑部和大理寺都換了一批人,知道當年之人寥寥無幾,竟然也能他查出來。”

大公主想起桓煊,長長地嘆了口氣:“要不說我們桓家出種呢,趙家這是了三郎的逆鱗。”

忽然瞇了瞇眼:“我們桓家人都這麼專,郎君總該放心了吧?”

崔駙馬冷哼一聲:“往自己臉上金。”

……

崔駙馬一點沒料錯,本來朝中文臣武將井水不犯河水,武安公收賄賂、參與私鑄,文臣大多隔岸觀火,除了直接查案的史臺,沒什麼人落井下石。但進士不比睡親兒子,可是惹怒了全天下的讀書人。

朝臣們義憤填膺,國子監與太學數百生徒聯名上書請求嚴懲武安公。

Advertisement

沸沸揚揚地鬧到年關,去江南查證盜鑄案的史也送回消息,武安公的確勾結盜匪,參與私鑄,罪證如山。

至此,趙峻這顆頭顱便是天子都保不住了。

然而武安公必死無疑,府上其他人何去何從卻不得而知。

按說以趙峻的罪名,抄家毀族也不為過,但他有個戰功赫赫的好祖父,從輕發落也未嘗不可。

阮夫人焦頭爛額,顧不上抱著殘廢的兒子哭,揩干了眼淚四奔走求告。原本武安公夫人走到哪里都是眾星捧月的上賓,可此一時彼一時,如今武安公府眼看著要垮,原來笑臉相迎的如今都避如蛇蝎,連娘家寧遠侯府也不愿出援手。

已知道這場禍事皆因兒子替太子妃出頭而起,也知道太子妃在事后順水推舟想要滅口,可走投無路之時,還是只能忍辱負重地去東宮求見太子妃。

誰知遞了書進去,在門外冷風里等了半日,沒等來太子妃的召見,卻出來個侍,手中捧著個七八寸長的方匣子,行個禮道:“夫人見諒,太子妃娘娘有恙,不便見客。”

說著將匣子遞過去:“這是娘娘一點心意,請夫人笑納。”

Advertisement

阮夫人總不能在東宮前哭鬧,只能謝了賞接過來,噙著淚登上了馬車。

那匣子沉甸甸的,到車上打開一看,卻是一匣子銀錠。

阮夫人冷笑了一聲,對婢道:“這是把我這姑母當花子打發呢!”

頓了頓,咬牙切齒道:“我倒要看看能風到幾時!”

說罷起車簾,一瞬不瞬地盯著東宮,直到巍峨的宮門漸漸融化在冬霧里。

馬車行至武安公府門外已是掌燈時分,忽有一個悉的影從墻角的暗影中竄出來,攔在阮夫人的馬車前。

有奴仆認出他來,驚道:“趙長白,你怎麼在這里?”

阮夫人一聽這名字,恨意幾乎要將渾都煮沸,不顧份掀開車簾跳下車,尖聲道;“將這惡仆拿下,我要將他千刀萬剮!”

奴仆們面面相覷,不明就里,因為清楚底細的只有阮夫人母子——揚州那段日子實在不堪回首,難以啟齒。

趙長白臉上卻毫無懼意,反而帶著笑向阮夫人行了個禮;“奴拜見夫人,夫人與世子別來無恙?”

阮夫人恨得眼睛幾乎出:“你找死!”

趙長白道:“夫人想必知道我如今是誰的人。”

阮夫人一愣,整個人瞬間癟了下來,好似一個破了氣的豬尿泡——趙長白當初被齊王收買,跟著趙清暉一起去揚州,日日折磨待他,以至于如今趙清暉杯弓蛇影,一聽見這個名字就抱著膝蓋蜷一團簌簌發抖。

阮夫人自然恨齊王,可如今神翼軍虎符又到了齊王手上,他們武安公府卻搖搖墜,甚至無法保全他們母子,更不用妄想著復仇。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