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食
齊州的氣候跟京城相似。炎熱的秋老虎過去,天氣便漸漸轉涼,樹梢繁茂的葉子也朝暮間換了新顔,從最初的黃綠雜,到金綠瘦,再到如今滿目金黃燦然,仿佛數日之間,抬頭遠時,已是另一番天地。
南樓外北坡上夾雜著栽了許多銀杏和槭樹,偶爾摻幾株雜樹。
這時節層林盡染,滿目紅葉金旗,秋風過,颯然輕響。
攸桐極這景致,借著地勢每日游賞,大飽眼福。待九月底一場連夜的秋雨疾風過後,樹葉雕落大半,甬道兩側、斜坡草叢,連遠的游廊亭臺上,遍地都是堆積的銀杏槭葉,紅黃雜,深淺濃淡各異,像是打翻了畫院的滿桌顔料,亦如明黃錦緞上朱綫游走,織綉天然景致。
攸桐清晨推門而出,吸一口薄涼潤的秋風,瞧著滿地繽紛,只覺清新爽快。
一路賞玩貪,不知不覺便到壽安堂外。
老夫人昨晚歇得遲了,這會兒還在用飯,因提及昨晚的驟雨疾風,難免說到園中景致。
攸桐陪坐在側,見兩位長輩又談論起城外秋景,暗自傾聽,津津有味。
猛然話鋒一轉,老夫人又提起了那位消失了近兩月的夫君——
「修平正往回趕,這趟巡邊著實吃了不苦,該準備的東西你都備下了?」
沈氏頷首道:「媳婦早早就命人備著了。」
「那就好。」老夫人應了聲,卻是垂首不語。從攸桐這邊瞧過去,便見角微微下沉,耷拉的眼皮遮住目,滿頭銀白的頭髮雖梳得一不茍,脊背卻佝僂坍塌著,頗有點無打採的意思。
屋中的氣氛,仿佛也因這垂目,暫且冷淡下來。
長房兩位夫人斂了笑容不說話,就連向來貪吃的傅瀾音都擱下手裡一枚銀卷,輕抿,瞧著茶杯出神。桌子底下,那隻白的手也揪了揪袖,輕輕地攥小拳頭。
默了會兒,還是沈氏開口,笑容有點勉強。
「修平在外奔波了兩月,這次回來,想必會多住一陣,陪陪老夫人。」
「是啊。」老夫人也察覺氣氛過於低沉,嘆了口氣,抬手道:「昨兒一場雨,後院裡景致怕是極好,你們也不必拘著,都散了吧。」說著,又向沈氏道:「你多坐會兒,過兩天的事,咱們再商議商議。」
衆人聞言紛紛起,攸桐讓兩位嫂子先行,出了壽安堂一抬頭,就見傅瀾音已不見蹤影。
這就怪了。
傅煜巡邊歸來,本該是高興的事,怎麼卻都像有心事似的?
這種事不好跟周姑打探,但倘若不弄清緣由,事涉傅煜,終究人不踏實。
攸桐想了想,回南樓後,便了春草和陪嫁而來的廚娘夏嫂,叮囑今日要做的菜。
……
南樓的小廚房閒置太久,裡頭積了厚厚的灰。攸桐花了好幾天的功夫,才將裡頭打掃乾淨,挨個將下廚用的連同常用的香料調味置辦齊全。
如今再踏進去,裡面已是淨幾明窗,格外整潔。
秋風過後,蟹腳正,外面才送來一筐,俱是黃滿膏。
夏嫂是廚房的老手,廚藝不錯,一手家常小菜做得極好。遇見沒聽過、不會做的,但凡攸桐能說出做法和菜的香滋味來,也能琢磨明白,做出來雖不算絕佳,卻也能有七八的味。
從去歲臘月至今,這大半年下來,已了攸桐搗鼓食的左膀右臂。
待攸桐囑咐菜後,夏嫂便將那筐蟹挑出幾隻,人去洗乾淨,拿酒泡著。而後取了新鮮鯽魚洗淨,備好酒、香油和蔥、椒、醬等,待鍋中油熱了,將魚炒出滿屋香味來,再加湯慢煮,只待火候足了出鍋。
手腳麻利,這邊做著魚,另一邊人切了蘿蔔,往麵糊裡打兩隻鶏蛋。
灶中火燒得正旺,隔壁鍋中油燒到五熱,便取了大勺,舀些麵糊進去,在夾上蘿蔔,另澆麵糊蓋住,放到熱油裡慢慢炸。這蘿蔔雖不起眼,經熱油一炸,又有鶏蛋麵糊裹著,慢慢便有香氣撲鼻溢出,毫不必餅遜。
攸桐站在院門外,瞧著遠漸漸走近的影,頻頻回頭給春草使眼。
春草明白的意思,待夏嫂的第一個蘿蔔餅出鍋,當即盛到瓷盤,端出去給。
外面天朗氣清,南樓幾十步外,正瞧銀杏紅槭的傅瀾音聞見一陌生卻人的香味,那賞景的心思便按捺不住,兩隻眼睛各瞄,遲疑著翻過矮丘,看向南樓。
這一瞧,就見攸桐站在那籬笆墻外的小漆凳上,對著跟前的盤子,一副垂涎滴的模樣。
而那香味,也在翻過矮丘後濃了許多。
——顯然,香味來自南樓。
傅瀾音雖非嚼舌之人,卻也聽過京城裡一些傳聞,在傅煜婚前,也被老夫人過去耳提面命,提醒不許跟魏氏學。是以攸桐嫁過來月餘時間,雖好奇,卻不敢親近。
此刻,亦是腳步踟躕。
生在高門,珍饈饌大多都嘗過,甚至偶爾能憑著香味辨別菜。但此刻竄進鼻子裡的,卻頗爲陌生,只知是炸了東西,卻不知是什麼。看遠魏氏那副迫不及待品嘗的模樣,似乎……滋味也極好。
傅瀾音不自覺地吞了吞口水,想著祖母的叮囑,極力想扭頭離開。
然而兩隻腳卻被鼻子牽著似的,忍不住往南樓挪了兩步。
這般掙扎落攸桐眼中,忍不住笑了笑。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鈎,沒藏壞心思,既然傅瀾音不是太抗拒,就無需顧忌了。
遂接過春草新遞來的蘿蔔餅站起,往那邊走過去。
兩人的目遙遙撞見,傅瀾音家教頗嚴,總不能對嫂子視若無睹,心裡那點猶豫消失殆盡後,徑直往這邊走來。漂亮的眼睛落向盤中,的聲音也帶了點笑,「這是什麼?好香!大老遠就聞見了。」
「猜猜看。」攸桐賣關子,將瓷盤遞過去。
傅瀾音沒推辭,試著咬了一口,只覺這淡黃的餅子外,脆鮮香。
舌尖上熱騰騰的味漾開,滿都覺得香人,忍不住又嘗一口,將半個餅吃了,才遲疑道:「難道是……」猜測呼之出,卻不肯相信——長這麼大,當然吃過不蘿蔔,涼拌脆的、湯裡糯的、炒了清香的,可手裡這個……
攸桐覷著,眼底笑意愈來愈濃,終是忍不住輕笑,「沒錯,是蘿蔔!」
「當真?」
「嗯!」攸桐頷首佐證,就勢帶往南樓走,解釋道:「南邊兒有許多這樣的吃食,都是百姓家裡做的,不花幾個銀錢,滋味卻未必遜於名貴菜。」
傅瀾音走到近,聞到那源源飄來的香氣,也自笑了,「我竟從沒嘗過。」
「進去嘗嘗?」攸桐隔著竹籬指了指廚房,「裡頭還有旁的好東西。」
南樓是傅煜的居,傅瀾音既到了此,又被善意邀請,哪好推辭,遂跟著進去。瞧見那廚房,便忍不住笑了,「這兒日冷清,添上廚房倒有煙火氣了。我瞧瞧——」說話間,也不自持矜貴份,往廚房裡瞧了眼,嘆道:「果然好香!那蟹是要蒸了吃麼?」
「打算做蟹圓子。」攸桐接了新出過的蘿蔔餅遞給,「夏嫂手腳麻利,過會兒就能做出來。既然來了,就嘗嘗?」
傅瀾音眨了眨眼睛,「好呀。」
……
蘿蔔餅炸到一半,鍋裡燜著的魚也到了火候。
春草自盛出來,澆了燜魚的湯端過去,魚炸後煮爛,濃香撲鼻。傅瀾音拿筷子送到邊嘗過,只覺,齒頰留香,點頭贊道:「味道很好。二嫂常這樣做飯吃麼?可真有口福。」
「閒著無事便琢磨這些,也算是自娛。你若喜歡,有空多過來嘗嘗。」
傅瀾音笑而應了。
外面蟹已醉好,夏嫂人切開剝乾淨,剔出來,加上蛋黃、藕和鹽,拌勻了再澆薑、醋和酒,打算做圓子。回頭加上鶏湯、筍片、蘑菇膾出來,那香滋味,想想便讓人口舌生津。
不過這是個細活兒,頗費功夫。
傅瀾音已嘗了兩道味,哪捨得錯過蟹圓子,遂安心等著。
姑嫂倆閒坐無事,難免提起兩人都牽扯的傅煜。攸桐在南樓住了近兩月,對這屋捨家悉後,也有了夫人盡地主之誼的姿態。香茶糕點番擺上來,說起傅煜過兩日就要回來時,微微蹙眉,道:「今日在壽安堂,聽老夫人的意思,夫君回來後府裡要安排些事兒,是麼?」
食於無形間拉近距離,傅瀾音觀察攸桐的言行已有許久,還算有兩分信任。
聽提及此事,便輕輕嘆了口氣。
趙長寧是世家大族的嫡長孫,被選拔入嚴苛的大理寺為官。 環境艱苦,對手眾多,她小心謹慎,步步艱難。 直到有一天,她的冷酷上司,惡毒對手,甚至是虎視眈眈的庶弟都知道了自己的秘密…… 咦,怎麼感覺他們都一反常態,比自己還要小心翼翼,日常接觸變得怪怪的。 ———————— 大理寺論壇熱帖: 我對手/下屬/突然變成女孩紙了,我現在跟她說話接觸變得很緊張很羞澀該怎麼辦,在線等挺急的 —————— 正式版:能科舉,能入仕,能當官。她是家中的頂梁柱,老太太眼里最重視的第一人,所有的嫡小姐和姨娘都要對她客客氣氣的。她也不用宅斗, 因為她是嫡長孫。 ——————————————————————————— 本文甜寵,蘇文! 1:人物復雜,站男主請慎重。 2:蘇文作者筆下都是蘇文,滿朝文武愛長孫,雷此可撤退。 3:背景大明,請勿嚴格考據。
重生前商君衍看蘇辛夷:卑鄙無恥,陰險狡詐,心狠手辣,做夢都想休妻。 重生後商君衍看蘇辛夷:人美心善,光明磊落,心怀大義,做夢都想娶她。 重生前蘇辛夷看商君衍:寬仁敦厚,穩重可靠,端方君子,可嫁。 重生後蘇辛夷看商君衍:小心眼,裝逼犯,真小人,死也不嫁。 上輩子的蘇辛夷活得不容易,從鄉下小村姑一躍成為京都齊國公府四房唯一的女兒,她戰戰兢兢,小心翼翼。齊國公府其他三房覬覦四房產業,將認祖歸宗的她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恨不能除之而後快。 出嫁後丈夫厭棄,婆婆不喜,為了讓丈夫娶高門貴女逼著她去死。蘇辛夷一把火燒了平靖郡王府,那大家一起死好了。 重生後蘇辛夷什麼都不怕了,首先把自己的婚事給毀了,然後好好孝順嫡母,讓她長命百歲,最後報答前世太子對她的援手之恩,見人就誇殿下良善仁厚,扶困濟危,是個大大的好人。 大好人太子殿下:聽說有人四處宣揚我是好人。 被人誇著誇著入戲之後的太子,卻發現滿口誇他的小女子正在與別人相親,滿口謊言的小騙子! 他這樣黑透的一顆心,漸漸因為一個人有了這人世間的溫度。 後來的後來,小騙子嫁給了自己誇出來入戲十分成功的太子殿下,渣前夫成了殿下的馬前卒。
人到中年的歸閒靜只想在古代做個閒妻,和丈夫相敬如賓相安無事,直到丈夫要接外面的女人回府,那就一別兩寬各自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