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这是要效仿画眉的温款款啊!居上从善如流,端端在他面前坐了下来。
凌溯从妆匣中挑拣,挑他觉得最好的,一样样替到发髻上。先来一只金,富丽堂皇,再来一双玉环,明丽可。然后是茉莉玉笄、闹蛾花树钗、金镶宝梳篦
药藤和候月的笑容终于僵在脸上,到最后面面相觑,彻底呆住了。
居上等得焦急,“好了吗?”
凌溯满意地打量,又上前调整一下,好了。
于是居上顶着一头簪环,梗着脖子移到了铜镜前。打眼一,满目朱翠,眼花缭乱,难怪比刚才的金翠花钿还要重。还有这簪花的技巧,简直见针、毫无章法,充分说明北地男子审真的很差。
就着铜镜他,怨怼地嘟囔:这分明是妆匣了啊。
凌溯愣了下,回头长史,长史把视线移向了别,恰巧从内侍上发现了一线头,装模作样替他扯了。
来所有人都觉得他手艺不佳,他有点尴尬,抬手拔下两支花钗,又撤了当头那个衔珠的金。但居上犹不满意,把所有东西都卸下来,只留两支虫草钗,半月形的扇面掩住两鬓,像他戟架上的偃月刀。
左右转动脑袋,居上说,这样不错吧?一两点睛就够了。人生就像簪花,兼顾得越多,越让人闹头疼。
总是不意间展现的智慧,十七岁的郎,对活着很老道,也很有法。
反正不管是不是人眼里出西施,凌溯眼中的怎么都好,盛装有盛装的雍容,就算荆钗布,也自有的素雅。
长史在这里站了半日,有点麻,见时机正好,便拱手道:宫中文都送来了,郎君稍待,臣去整理。顺便把碍眼的一众婢和史都遣走了。
外面风过树梢,吹得呜呜作响,天沉沉地,偶尔吹过零星的雨丝,拂在脸上轻纱一样。
居上回头,见凌溯正把那些簪环一样样收进妆匣里,了一支花钗,拨浪鼓一样在指尖旋转。
居上好奇地问:今日皇后殿下怎么赏我这么多首饰呀,别不是你在殿下面前说了什么吧?
凌溯说没有,今日是十月初一,按着北地的风俗,姑舅要给妇送花钗。
可能他自己不知道,他心虚的时候,表现真是昭然若揭。居上没有拆穿他,将计就计道:我家阿妹正好也许了北地人,等我回家问问,的婆母给了什么首饰。
主要这谎撒得不圆满,天底下没有这么送东西的。人家一般挑上一两样换个高兴,哪像皇后殿下似的,简直要把国库搬空了。
说起来,皇后殿下与太子母子都是一样耿直爽朗的人啊。居上对这位婆母了解不多,只知道是真正的开国皇后,北地贵妇中的传奇人。初次见面很畏惧的威严与份,但中秋那日接触下来,着实是一位慈母。
凌溯呢,知道这谎容易破,只好含糊补充:每家的习惯不一样。
居上说:不是北地的风俗么,怎么每家又不一样?
凌溯不善于在这种小事上计较,大而化之一摆手,总之是阿娘赠你的,你收着就是了。先前也提起了房娘那只跳脱,原本是阿娘中了,要送给你的,不想被裴贵妃捷足先登了。
这样说来,那位贵妃不是寻常人,就算换做普通人家,懂规矩的妾侍也不会与嫡妻争抢,结果到了帝王家,贵妃居然能够先皇后一步把东西截下,可见贵妃确实独蒙圣宠,一般人奈何不了。
居上是个聪明的姑娘,不用多言,就明白凌溯之前为什么对纳妾如此反了。想是见过皇后的难,母子连心,他懂得推己及人。
拍了拍他的肩,说:你我多有先见之明,上回说不许宠妾灭妻,就是这个道理。
可以纳妾,但不能宠妾灭妻,听上去像嫡妻最后的挣扎。
当初在北地的时候,太后也曾这样告诫圣上,圣上答应了,他没有灭妻,但他肆无忌惮地宠妾了。如今裴家逐渐势大,这不是个好兆头。他说着,脸上倒是显出一种淡漠的,轻视的神气来,不过问题也不大,要论势,元氏远在裴氏之上,那些雕虫小技,我能够应付。
居上也是第一次听他如此正地说起政局,才知道他也很不容易。
门外已细雨漫天,居上的心也湿了,脉脉着他道:郎君,我以后会好好怜惜你的。
他听后动不已,那你外面凄风苦雨,要不然我留下吧,你睡上,我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