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冒牌皇后醫天下 第一百一十六章 寧平侯府來人

《冒牌皇后醫天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寧平侯府來人

謝喻雖然弱,可這個人的眼界,實在是不得不人佩服。

董集比他年紀要大一些,經歷的事也要多一些,他本來以為,謝喻雖然腦子聰明些,可不過都是些小聰明,畢竟沒怎麼接過外頭的人,更沒經歷過任何的風雨。

在董集的眼裏看來,謝喻這樣的人,本就跟養在深閨的姑娘們沒兩樣。

他雖然不至於與世隔絕,但對朝局,大約知之甚

然而今日一番談下來,董集才發現,謝喻對人心,了如指掌嗎?

他不免有些心驚。

他在謝喻這麼大的時候,大概……他仔細的回想,那時的自己,已經不是個無知年郎,可更多的,是因為他常年跟在肖宸宇的旁,邊兒有肖宸宇這麼個嫡出的皇子,多謀算計,他早見識過,又或是從肖宸宇的口中聽到過,早已由最初的暗自心驚,到後來的波瀾不興了。

謝喻和他是不同的。

果然肖宸宇看人從不走眼,他說過,謝喻是個可塑之才,如果有朝一日能夠為他們所用,那將來即便是寧平侯府仍舊置事外,絕不涉足朝堂事,對他們而言,單單一個謝喻,也已經是極大地收穫和助益。

彼時他不屑一顧,只是面上不顯得如何而已,深以為肖宸宇對謝喻的評價,也許是太高看了謝喻。

不過是個涉世未深的頭小子,就算有幾分小聰明,又能到哪裏去了?

到底是他小看人了——

這頭董集因自己心中有愧疚,覺著先前小看了謝喻,之後同謝喻還有蘇菱悅談起來,便多出幾分耐心和真心,一番談,他更是深覺謝喻此人深藏不的很,心中越發生出親近之意來。

正好那頭肖宸宇同董將軍說完了話,底下的奴才引著他到正堂這邊過來,他一進了門,見三個人相談甚歡的模樣,下意識的蹙攏了眉心,仍舊把目先定格在了蘇菱悅的上。

Advertisement

謝喻與董集二人紛紛起了,他一擺手,才轉而看向董集:「你爹那裏,朕都與他說過了,從前的事他不會過問,往後的事,他也只當做不知,有的話,他不會問你,你也不必想著如何才能應付了他了。」

董集長舒了口氣,果然又謝喻給說中了。

他上前去,抱拳拱手,剛謝過,外頭小廝又進了門,說是寧平侯府來了人,請他們世子同世子的諸位朋友,回侯府一聚。

這小廝話音落下,三個人側目去看謝喻,他果然臉大變。

蘇菱悅心下明白。

謝喻先前說過的,這次他是跑下山的,誰也沒驚,本來只是想出來散散心,常年住在山裏頭,實在悶得慌,如今趁著他師父閉關去了,沒人能轄的住他,他才溜出來。

只不過聖醫谷的人發現他不見了蹤影,勢必第一時間通知寧平侯,而寧平侯夫婦雖不在京城,據蘇菱悅所知,寧平侯那個一母同胞的親弟弟,當年是被他留在了京中主事的。

寧平侯府的那宅子,是昔年先帝封贈給謝家的,後來寧平侯了兵權,自請離開京城,也是想要遠離朝堂,而退,只是京城諸多事,還有謝家在京郊的幾莊子,總歸不能沒人打理,而他那個弟弟,從年輕的時候,就是個不肯朝為的閑散子,到那時候,竟剛剛好,正適合把他留在京城。

一來他不在朝堂,要仔細說起來,原不過一介白,二來嘛,他畢竟又是寧平侯的親弟弟,在京城也沒有人敢輕易小看了他。

一來二去的,他也就在京城寧平侯府住了這麼些年了。

蘇菱悅估著,這回之所以會驚了他,還是為著方才在街上鬧的那一媧書庫www.newbookku.com

Advertisement

此刻去看謝喻,果然見他面上出懊惱神,於是抿略想了想:「方才你若不是亮明了份,想要嚇退那些人,大約也不會驚了你家裏?」

謝喻聽語氣多有關切之意,下意識去看肖宸宇的面,果然是不大好,於是他忙解釋了兩句:「倒也不是,我這趟跑出來,原也沒指能一直瞞過我二叔。谷中師兄弟們早晚會寫信告訴我爹的,我爹又一定會知會我二叔,估計二叔早幾日就開始留意我的行蹤了,直到今日街上鬧了一場,他才知道了我在何。」

他一面說,一面嘆了口氣:「只是要勞煩皇上和皇後娘娘,恐怕要陪著我到侯府走一趟了。」

對於寧平侯的那個弟弟,肖宸宇也是早有耳聞,只是從前不多上心罷了。

他早有了拉攏謝喻的心思,今日鬧的這樣,還驚了謝家的人,他當然樂得陪著謝喻回去一趟,故而連連擺手:「既是你叔叔相邀,朕便陪著你走一趟也無妨。」

他說完了要邁開步子的,卻臨行之前瞧見了董集那個晦的眼神,當下一怔,又頓住腳步,稍稍一側,乾脆把路讓開來:「朕還有幾句話代董集,你們先去,朕隨後就來。」

肖宸宇這麼說,便是接下來要說的話,不大想他們聽見了。

謝喻是沒覺得如何的,橫豎眼下他不過是個外人,有些事,有些話,本就該避諱一下才最好,而蘇菱悅心中卻多不是滋味,但此時懶得計較那種複雜的緒到底由何來,只是訕訕的收回了目,嘖了一聲,聲兒也不大,正好鑽肖宸宇的耳朵里而已,而後便邁開步子出了門,連頭都沒有再回一下。

實際上董集留下肖宸宇,所要說的,也不過是與謝喻有關。

Advertisement

謝喻的事,他先前沒有接過這個人,在肖宸宇的面前,其實說過一些要肖宸宇小心留意之類的話,如今想來,實在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雖說他也的確是為了肖宸宇好,但裏頭還是有些自個兒的小心思,今日真正接過謝喻,他才曉得謝喻此人的妙

肖宸宇站在那裏聽他說了好半天,的品出味兒來,到後來便笑出了聲,笑意也是直達了眼底去:「你今日同他一番談,對他大為改觀?」

董集有些不大好意思,反手撓了撓後腦勺:「先前臣總是覺得,他十幾歲的一個孩子,又沒經歷過事兒,什麼風浪都沒見過,什麼場面也都沒經歷過,即便人生的聰明,也不過都是些小聰明。皇上您看重他,也許他的確是個可塑之才,可是臣總是怕您心太急,過於高抬著他,回頭他再壞了您的事兒。但是今日一見,這位世子,果然不俗,倒是臣先前小看了人家了。」

肖宸宇知道他在尷尬些什麼,很多事,大家心照不宣,不過是看破不說破罷了。

有些時候,不過就是一道關,邁過去,也就過去了,都在人的一念之間而已。

那條線如今橫在中間,董集先前看不開,梗在了那裏,今日他同謝喻見過,也談過,徹底放下了心中的戒備和忌憚,也願意把謝喻引為知,既然如此,從前的很多事,倒不如就不要再提了。

肖宸宇一抬手,腳步也,略往董集前邁上兩步,手臂再一落,拍了拍董集的肩頭:「你既確定了他的確是沒有問題的,將來也的確是能夠幫助咱們的,以後好好相,從前的心思收起來,都不要再提了,也免得以後他知道了,難免要生出嫌隙。你們二人都是君子,無謂為了這樣的事,傷了和氣和以後的分,也朕夾雜中間為難。」

他說吧,董集耳朵尖兒一紅,欸的一聲應下來,餘下的便都不再多提,一路送了他出門去,再不多說半個字了。

而謝喻和蘇菱悅二人是在府門口等他的,這會兒見他二人一前一後的出了門,蘇菱悅先迎了上去,秀眉蹙著:「寧平侯府又派了人來催了兩次,我估著,謝喻那個二叔,這回怕是氣大了,不然不會短短的時間裏,接連派人到將軍府來催的。」

這倒的確出乎肖宸宇的所料。

寧平侯的那個弟弟,其實也算是個圓的人,長袖善舞,八面玲瓏,不然不會這麼多年他一個人在京中支撐,卻一點兒錯都不給人拿著,且也從沒有丟了寧平侯府的臉面。

京中富貴雲集,他能把這些做的這樣好,便足可見能力不俗。

可是今兒個他接二連三的派人到將軍府來催,竟也不怕一時惹惱了董家,而且正經說來,這樣的行徑,實在是有失禮數。

如果說是董集在街上遇上了謝喻,認出他的份來,請了謝喻到將軍府小坐,這是無可厚非的,那怎麼謝家的人就要三催四請的,非要催著謝喻儘快回家呢?這不是擺明了不願謝喻和董家有過多的往來,連謝喻在董家多待一刻,他都不能接嗎?

太過失禮,實在是太過失禮,也實在不像是謝喻的那個二叔會做出來的事

肖宸宇側目去看董集,見他面無異,才稍稍放寬了心,沉聲恩了一回,點了點頭,徑直下了臺階,同謝喻等人一起往寧平侯府去了不提。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