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 第126章 絕北道

《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第126章 絕北道

第126章 絕北道

周瑜現在對劉備的很複雜。

劉備這個人,從北到南,屢戰屢敗,卻依然被天下人視爲英雄。

劉備這個人,從一方諸侯,到寄居人下,卻依然可以讓關張二將不離不棄,趙雲千里來投。

劉備這個人.特麼這個人到底哪裡好?!

有個能瞬間想出一整套作戰方案的諸葛亮,還有個似乎文武雙全的張溪.現在邊隨便出來一個謀士都有著出的戰略眼,他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徐庶跟周瑜談之前,周瑜只認爲這是一個孫幹簡雍之流,劉備理一下文書工作的幕僚而已。

可徐庶第一句話就讓周瑜意識到,這個徐庶並不簡單。

“都督平定南郡,單單借將,恐無濟於事爾。”徐庶微笑著,對周瑜說道,“兩家聯軍,不過四五萬之數,而江陵城中,曹仁恐亦有二萬餘人,都督兵力不足,此其一也。江東之軍,不習陸戰,不善攻城,此其二也。都督江遠來,糧草全走水路,從柴桑到江陵,路途甚遠,此其三也。此三不利者,都督總能困的曹仁一時,恐亦無法攻克江陵,早晚糧盡而退也。”

周瑜頓時臉有些凝重了。

這個徐庶,一上來就說出了周瑜現在面臨的三大困難,眼可以說非常的毒辣,比起簡雍孫幹之流強多了。

徐庶說的這些,其實周瑜都知道的,作爲一軍統帥,周瑜不可能連這點本事都沒有。

說真的,周瑜當初進兵的時候,並沒有想到江陵城會那麼難打。

那個時候,曹赤壁新敗,倉皇北逃,這個時候的荊州可以說是防守最薄弱的時候。

一個,曹兵敗,荊州守軍士氣低下,第二個則是曹把荊州軍主力都帶到了赤壁,一場火下來荊州軍損失慘重,這時候荊州各地,到都是兵力不足。

Advertisement

這時候進軍南郡,最好的結果是南郡不戰而降,最壞的結果也不過是損耗一些兵力去攻城而已。

可週瑜沒想到,曹仁居然能在這麼短的時間收攏到這麼多守城士兵,而且在曹仁率領幾十騎衝陣,單獨救援牛金後,曹仁的英勇表現激起了守城將士原本低落的士氣。

再一個,周瑜也沒想到,曹仁手裡居然還有一支騎兵可用,導致江東軍數次進攻不利,讓江陵守軍堅定了堅守待援的決心。

現在的問題就來了。

跟一開始周瑜進兵的時候不同,現在的江陵守軍和曹仁都有堅守的信心,而周瑜困於兵力和將領的攻城經驗不足,一時間真的拿江陵沒辦法。

江陵作爲南郡治所,本城池堅固,城糧草充足,兵力也夠,就算被徹底圍城,估計也能堅持上幾個月的時間。

可江陵本圍不住。

江陵的北方是襄,一旦派人前往江陵北方去攻城略地,切斷襄到江陵的補給線,就意味著這支部隊要遭到來自襄的圍剿。

越往北,越靠近曹的大本營,那邊能過來支援的軍隊就越多。

而且就像徐庶說的那樣,補給線也是一個問題。

江東的補給線是走長江水路的,劉備作爲盟友,暫時還不會在周瑜的補給線上做手腳。

可如果派人去南郡北側活,那這支軍隊的補給線就會南郡切斷,唯有東面的江夏嗯?!

周瑜突然回過味來了。

徐庶突然的跟自己分析江陵城難以攻克,還舉出了一二三條出來.難道是想要派人去截斷曹軍江陵北部的補給線?!

如果劉備軍願意承擔這個責任的話,他周瑜當然是再樂意不過了。

Advertisement

只是劉備能有這麼好心?!

所以,周瑜試探著問道,“瑜亦爲此煩惱,只是無有良策先生既能看破瑜之窘境,卻不知有何策可以教我?!”

徐庶還真的一時間沒發現是周瑜的試探,因此說道,“都督何必欺我。江陵雖難攻克,然並非不可圍都督何不遣一上將,往南郡之北,絕其北道,斷絕襄、江陵之聯繫,如此江陵便是一座孤城,都督不需強攻,只需圍困,數月後,江陵必定糧盡而破矣。”

果然,跟自己想的一樣,徐庶也想到了絕北道的主意。

絕北道這個事,周瑜不是沒有考慮過,但最後被他自己給否定了。

因爲周瑜認爲絕北道不可行。

一個,是剛剛的糧草補給問題。

江東順著長江運糧,途徑江夏還好,至運糧的船隊是控制在自己手裡的。

但如果要去絕北道,那麼江夏的糧草運輸就得通過江夏,而江夏.就算是同盟,劉備也不可能同意你的軍隊在江夏隨便通行吧?!

而另一個,也是最關鍵的問題——周瑜實在想不出來,江東軍諸將誰能做到真正的絕北道。

絕北道這個事就非常的冒險。

派人深到南郡北部,斷絕襄對江陵的支援,這也就意味著,這支部隊時深敵後,孤軍作戰,本不會有任何的支援,還得依靠自己面對來自北面襄,甚至汝南的曹軍威脅。

這就要求了這支軍隊的將領要有非常高超的指揮能力和膽略,需要在面臨曹軍力的時候,自己做出選擇和判斷,既要完絕北道的任務,還要頂住曹軍進攻的力,保全自己的戰鬥力。

反正周瑜遍觀江東諸將,好像除了自己親自去絕北道,否則還真的沒有一個將軍能完這樣的任務。

Advertisement

再者,絕北道也需要派兵,兵力不能多,否則行不便,但也不能了容易被敵人輕易擊敗,無法完任務。

起碼的,得有個四五千人,才能去絕北道。

而周瑜現在手頭上的兵力不足,用來圍困江陵城還勉強可以,再分兵給人去絕北道,他有點忙不過來。

於上面的種種考慮,周瑜否定了自己絕北道的想法。

可現在不一樣啊,這個絕北道的計劃,是劉備軍提出來的。

劉備軍,是有這樣的條件的。

糧草供應,劉備軍可以通過漢水運輸,走漢津口送到南郡北部。

反正曹赤壁一敗後就沒有水軍了,漢水上就是江夏軍的天下。

兵力,劉備軍應該有,而且只是用來守衛江夏有點浪費,多消耗一點劉備的力量,周瑜也非常樂見其

大將劉備軍不是有關羽麼,這是被曹都認可的當世名將啊。

當然,最重要的是,劉備軍去絕北道,如果功了,對周瑜進攻江陵是非常有利的,但如果失敗了.損失的也是劉備軍,不是他江東啊。

周瑜瞬間心思閃過,然後做出一副苦惱的樣子,對劉備和徐庶說道,“徐先生所言有理,只是.欸,瑜遍觀江東諸將,多爲庸碌之輩,恐無承擔此大任之將啊!絕北道之事,不言也罷!”

劉備看看周瑜,再看看徐庶算了,我不說話,就看你們倆演戲吧。

反正徐庶也不能坑自己這個主公,那麼大概率的,現在徐庶是在設計坑周瑜。

不過看周瑜的樣子,好像還樂意被坑的。

徐庶一見周瑜苦惱,微微皺眉,似乎不想看到自己的計策不被採納的樣子,一臉急切的說道,“都督勿憂。都督既然想到借將,豈不聞關將軍威名?!關將軍乃當世名將,極善遊擊,當初白馬斬良便是此例。都督何不請關將軍出馬,絕南郡北道?!”

周瑜頓悟,一副“我怎麼沒想到”的架勢,剛要說話,卻又看了一眼劉備,說道,“罷了,此事兇險異常,關將軍乃劉使君之弟,豈可爲江東之事,輕陷險地。”

這話說得的,劉備不得不開口了。

“周都督何出此言,兩家同盟,共同伐曹,豈分你我?!”

雖然不知道伱倆這齣戲演的是什麼,但你周瑜說什麼是“江東之事”,難不是打算以後攻下南郡後獨吞南郡不?!

要知道我們也是出力的,不僅派兵派將,現在還在幫著你解決江陵城外的營寨呢。

咋地,這麼快就要翻臉不認賬?!

而劉備這麼一說,周瑜立刻告罪,然後說道,“既是同盟之義,那便有勞劉使君,遣關將軍率兵絕北道,待功之日,關將軍當爲首功!”

不是,首功不首功的倒是無所謂啊,關鍵是首功拿什麼好啊?!

你總不能讓我們免費你給你打工吧?!

周瑜當然也知道不可能,所以嘛,他對劉備說道,“若關將軍真能絕北道,日後攻下南郡,東南諸縣歸玄德公,其餘,歸江東所有,可否?!”

對嘛,這纔是盟友應該有的樣子嘛。

南郡在江夏西面,南郡東南的幾個縣正好跟竟陵接壤,這樣也算擴大地盤了。

至於像江陵這樣的郡治城市或者是要塞,劉備也知道江東不可能輕易放手,沒有希自然不會失

周瑜當下跟劉備敲定了口頭約定,又跟劉備商議了一下出兵的細節。

到了商量出兵兵力的時候,徐庶又說話了。

“絕北道之事,宜早不宜遲。待關張兩位將軍回營,我等便拔營出發,先回江夏,順漢水而上,前往南郡之北”

周瑜一聽這不行啊.我還沒借將呢?!

沒有擅長攻城的將軍,靠自己手下的士卒和將軍,就算圍城,也圍不踏實啊。

“玄德公遠來不易,何必如此早走?!”周瑜趕的阻止,說道。

你人走可以啊,但把張飛和士卒給我留下啊!

“江夏兵銳盡在此,若不撤兵,何來兵力北上?!”徐庶也是嘆的跟周瑜解釋。

我們人啊,難不你還要我們兩線作戰不?!

“既如此”周瑜想了一下,說道,“不如請張飛將軍與元長率一千士卒留下,瑜另調二千江東士卒隨關將軍北上絕北道如此可好?!”

徐庶樂了。

“但憑都督調遣!”

行了,這事兒算了。

(本章完)

給朋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