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攻城先拔寨
劉備回到軍帳,當即與關張二兄弟及張溪、徐庶商議,商量明天出兵攻城的事兒。
既然帶兵來到了這裡,劉備也知道不可能不打一仗.周瑜沒那麼好心。
仗肯定是要打的,而且得打的漂亮點,讓周瑜看到江夏軍的戰鬥力。
而且今天的試探進攻大家也都看到了,對於曹軍的守城策略也有了瞭解,那麼明天這一仗該怎麼打,大家也得商量一下。
當然,劉備主要的問的是自己的兩個兄弟,關羽和張飛。
徐庶一直以來是負責政務和出謀劃策,並沒有領兵打仗的經驗。
張溪雖然有領兵經驗,但他的經驗跟關張比起來,實在不夠看。
所以嘛,這種時候劉備很分得清,該問誰,不該問誰。
而關羽和張飛呢,則對視了一眼,由年紀大的關羽先發言。
“曹仁守城方略無甚奇特,倒是那一千騎卒頗爲難纏。”關羽捋了一下鬍子,說道,“昔日三弟在長阪坡時,能以步卒對抗虎豹騎不落下風,不如明日便由三弟出馬,只需纏住騎兵,爲我等拖延時間,我等儘快率軍攻破營寨,營寨除,則騎兵必退回城。”
道理是這個道理,在平原上用步卒對抗騎兵,除非預先設伏或者利用地形優勢,否則只能拖時間外,本不存在破敵的可能。
張飛對此沒啥大意見,只有一個小問題損失太大怎麼辦。
現在的況跟長板坡時不同,長阪坡時,張飛只需守衛住長板橋,曹純的虎豹騎就過不去。
可江陵城下,自己要攔截來去如風的騎兵,就靠他帶來的數千人,本無法形圓陣防,只能呈圓弧形的佈置,儘量拉長武剛車的防守範圍,纔有可能擋住曹仁的騎兵。
只是無法形圓陣防守的話,武剛車陣的防能力會下降一半,再沒有騎兵的配合張飛雖然還有信心能指揮大家做好防守,拖延時間,但估計自己帶來的這些士卒,傷亡不會小。
劉備軍是來幫忙的,不是來拼命給別人打江山的.就算劉備帶來的這五千人全部戰死了,等打下南郡,周瑜也不會有任何憐憫之心,更不可能把南郡給劉備來管理。
因此嘛.怎麼降低傷亡,也是一個需要討論的地方。
而這個,徐庶則微微一笑,說道,“此便是庶問周公瑾要兵之故!”
倒不是徐庶早就想到了這些攻城方略,純粹是徐庶覺得明天攻城不能就是自己軍出力,讓江東軍看著,所以才問周瑜要了點兵過來.以防萬一嘛。
你看,現在不就用上了。
當然,張飛和關羽也不是要把江東軍當炮灰,這倆帶兵雖然風格不同,但也不至於讓江東軍白白送死。
江東軍攻城不順,在張飛和關羽看來,士卒能力問題是其次,真正的原因是江東軍本沒有用步卒對抗騎卒的經驗。
這種經驗,江東軍沒有,可劉備軍有啊,而且很富.雖然大部分都是失敗的經驗,但總也有功的時候嘛。
隔天,周瑜派淩統率領三千人來到劉備軍,配合劉備軍作戰。
關張二人當即給淩統軍配備了任務——在劉備軍面前,面向江陵的方向,以鋒矢陣迎敵。
淩統聽得差點跳起來。
步兵對騎兵,還用鋒矢陣迎敵.鋒矢陣是進攻陣型,重攻不重守的,這是要讓自己去送死麼?!
關張二人顯然沒那麼小心眼,對淩統詳細說明了這個鋒矢陣的重要。
雖然列陣是鋒矢陣,但沒讓淩統向前進攻,是用鋒矢陣作爲陣型,全軍豎起長矛堅守,頂住曹仁騎兵的第一波衝擊就好。
目的,是利用曹仁急於救援營寨,同時有騎兵對步兵優勢的驕傲心裡,迫曹仁分兵。
以往江東列陣阻攔曹仁的騎兵,基本都是圓陣,這樣比較方便調兵馬防守。
防守用圓陣是沒錯,但對方是騎兵,騎兵一旦衝起來,可以從圓陣的一點殺,以點破面的擊破圓陣,而圓陣一旦被割裂後,再要重新組陣就會很麻煩,所以屢次讓曹仁得手,救援曹永的營寨。
現在關羽讓淩統用鋒矢陣防守,是利用鋒矢陣前段的鋒銳和厚重的陣型,阻擋騎兵的第一波衝擊。
只要擋住了第一波衝擊,曹仁肯定不會跟一個防守面積有限的鋒矢陣較勁,一定會分兵前進,而這時候,張飛的車陣已經在淩統後結陣了,淩統軍就可以後撤了。
一千人同時攻擊車陣的一個點,張飛就算有信心守住,估計也會損失慘重。
但一千人分兵爲兩,攻擊車陣的兩個點,這樣對張飛來說,指揮還是同樣的指揮,但對於曹仁的騎兵來說,攻擊力就弱了很多。
至於曹仁察覺後會不會重新整軍這個張飛無所謂啊,反正他就是拖時間的,你曹仁要後撤重新整軍,他張飛不得呢。
解釋完了這些事後,淩統雖然明白了這次作戰的目的,但他還是覺得心疼。
確實,這麼做對劉備軍大有好,也能給張飛防減輕力可在前面頂著騎兵第一波衝擊的人,可是自己的士卒啊。
騎兵衝擊,第一波是速度最快,陣型最完整,因此也是威力最猛的啊。
自己頂在最前面,如果擋不住曹仁騎兵,導致關羽攻打營寨失敗,那責任是自己的。如果擋住了騎兵的第一次衝擊,迫騎兵分兵,那固然功勞最大,但自己士卒的傷亡恐怕也是最大的。
周瑜派他淩統來協助作戰,可不是來當炮灰的
淩統有心回報周瑜,請周瑜定奪但又覺得回報了也沒什麼用。
不管這個計劃到底能不能,周瑜也不可能爲了自己這點人的損失就駁回劉備軍的作戰計劃。
要知道這次除了自己的三千人,剩下的劉備軍五千人都會投到戰鬥中去,如果自己因爲心疼損失就不好好幹,那以後劉備軍會追責不說,萬一有樣學樣的擺爛,周都督也拿人家沒半點辦法。
所以.著頭皮上吧。
淩統回營後整備隊伍,分發長槍,以鋒矢陣的陣型在江陵城方向列陣。
而張飛則率領一千士卒,攜帶兩百輛改良版武剛車在淩統後布圓弧形車陣。
關羽親率三千士卒開始對曹永的營寨發起攻擊,張溪率領一千人前往攔截牛金營寨可能出來的接應援軍。
至於徐庶,則陪著劉備和周瑜,一起站在昨天觀戰的地方,登高觀看劉備軍攻擊曹永營寨。
對於劉備軍的排兵佈陣,周瑜其實很疑的,尤其是不理解爲啥讓淩統擺鋒矢陣,以及淩統後張飛帶的那一千人,擺車陣就算了,怎麼士卒兵還這麼五花八門的。
可等到真正開戰後,周瑜纔算是大開眼界。
首先是關羽圍攻曹永營寨的三千軍,幾乎在第一時間就用了蹬弩,對曹軍營寨進行了箭矢制。
這個倒不是什麼新鮮事兒,攻城的時候大家都會這樣做,關羽軍中的蹬弩還是問江東軍借的。
只是,攻城時候用蹬弩,是因爲蹬弩威力大,程遠,要到城牆上靠強弓弩恐怕還是有點不行。
但打一個小小的營寨,不存在程的問題啊,爲啥要用蹬弩呢給人覺有點浪費箭矢。
隨後,周瑜就明白了關羽的用意——利用蹬弩的威力制曹軍營寨中的弓矢,得曹軍只能舉盾自守,不敢箭回擊。
再然後,周瑜又發現了一個關羽指揮的不同之。
關羽並沒有等箭矢停止後再下令攻擊營寨,而是在最後一箭矢結束前,就命令士卒出陣,向前進攻。
這時候曹軍營寨中的士卒被最後一批蹬弩出的箭矢給制了,這會兒全都在舉盾躲箭雨,等箭雨停了,曹永營寨的士卒想箭阻擋攻城部隊,卻發現攻城部隊已經快靠近自己的營寨了。
關羽的士卒就這樣躲過了敵方守軍的箭雨還擊,快速靠近了營寨。
周瑜陷了沉思.這不是什麼了不得戰,但之前自己一直就沒有考慮過這方面的事。
如果前幾次自己的士卒能這麼快速的靠近曹軍營寨,不說能不能攻下,但至損失會很多。
再接著,又一個讓周瑜驚訝的場面誕生了。
江陵城方向,曹仁發現曹永營寨這麼快的就被圍了,當下也決定再次出城救援。
一千騎兵衝出江陵城南門,曹仁親自領兵,衝著淩統的鋒矢陣就過來了。
雖然不懂這次江東軍是不是派了個蠢蛋來領兵,居然用鋒矢陣阻敵.但曹仁可不會客氣,該衝擊就衝擊。 ωwш▲Tтkд n▲C○
然後曹仁的騎兵就跟淩統率領的長矛鋒矢陣撞在了一起。
曹仁的騎兵當然有傷亡,但傷亡更大的,肯定是淩統軍,畢竟是步兵。
但淩統還是頑強的指揮著自己的士卒,努力的守住了曹仁騎兵的第一波衝擊,並沒有被曹仁在第一波衝擊的時候衝散了陣型。
這讓周瑜很訝異。
如果說之前圍寨順利是因爲關羽率領的江夏軍素質高,能做到冒著箭矢前進的話現在這個可是自己手下的兵啊。
前兩天,同樣是這些士兵,在淩統的指揮下,本沒擋住曹仁的第一波騎兵衝擊.可今天居然擋住了?!
雖然損失慘重,估計第二波衝擊是很難再擋住了.但前兩天如果淩統能擋住了第一波衝擊,自己就有時間調兵遣將組織第二道防線,也不會被曹仁的騎兵一衝就破啊。
同樣的士兵,同樣的統帥,不同的.只有陣型?!
別說什麼鋒矢陣可以用來防守,這麼違反軍事常識的事兒周瑜不會信的。
但面對騎兵,這個鋒矢陣確實有點效果,再配合那個張飛的車陣的話
周瑜一邊想著,一邊看著,看著曹仁分兵兩路,繞過淩統軍,撲向了後方的張飛車陣。
然後,周瑜完全傻眼了。
(本章完)
分給朋友:
同樣是穿越,女主沒有金手指,一路艱難求生,還要帶上恩人家拖油瓶的小娃娃。沿街乞討,被綁架,好不容易抱上男主大腿結果還要和各路人馬斗智斗勇,女主以為自己在打怪升級,卻不知其中的危險重重!好在苦心人天不負,她有男主一路偏寵。想要閑云野鶴,先同男主一起實現天下繁榮。
打工人辛晴,一朝穿越,高粱地里遇險,卻被個俊美少年訛上了。凌云璟:我救了你,你得報恩。辛晴:這劇情好熟悉……什麼?我穿書了?眼前這痞帥少年就是將來一統天下的男主?身為炮灰,她當即拍板:抱大腿,蹭光環,保小命!從此一路開掛,披荊斬棘,踏上人生巔峰。只是少年看她的眼神,也慢慢不對勁兒了。凌云璟:大腿給你抱了,光環給你蹭了,身子給你看了,心也被你占了,你想拍屁股走人?門都沒有!跟朕回宮,皇后娘娘!
常聽穿越,一朝穿越,一起穿越的竟然還有個素不相識的老鄉?本來還有些懵逼的張司九一下冷靜了下來。順手指點了老鄉蒙騙之路后,她也去熟悉自己的新身份。嗯,只有八歲?啥?驚聞噩耗母親難產命懸一線?好不容易搶救下來一個,張司九主動扛起了養家的責任。新生兒沒奶吃怎麼辦?張醫生卷起袖子:我來!一大家子生計艱難怎麼辦?張醫生卷起了袖子。大宋醫療環境差怎麼辦?張醫生又卷起了袖子。張司九信心滿滿:只要我醫書背得夠快,一切困難它就追不上我。至于老鄉嘛——張司九禮貌詢問:請問你愿意為醫學而獻身嗎? 各位書友要是覺...
秦牧穿越大唐,成為長孫無忌遠房外甥。本想咸魚混日子,卻意外覺醒系統。叮!系統檢測,宿主已在教坊聽曲兩個時辰,符合咸魚行為,獎勵【琴仙傳承】。叮!系統檢測,宿主已在府邸酣睡...”從此,書法,琴技,賦詩,武藝..秦牧無不精通。李二:秦牧,朕嫁個女兒給你好不好。突厥:駙馬爺饒命,我們真的沒動長公主。五姓七望:論財力之雄厚,我們不及秦牧之一二。秦牧哀嘆:我真的沒想變強,我只想咸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