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 第118章 苦肉計

《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第118章 苦肉計

第118章 苦

這次南下,也是有自己的戰略規劃的。

首先的目的,是擊敗劉表和劉備,全據荊州之境。

這個目標進行的還算順利。

南下途中,劉表病故,劉琮上位,在荊州世家的裹挾下,劉琮選擇不戰而降,讓曹幾乎兵不刃的佔據了大半個荊州。

唯一可惜的是劉備跑了,不僅跑了,還跑去了江夏,跟公子劉琦和江東結盟,盤踞江夏茍延殘

本來曹南下的目的,並不包括進軍江東,曹也知道,一口氣吃不大胖子。

但誰知道荊州得的這麼容易,自己沒有任何損失不說,還白白的得到了荊州十萬士卒的補充和荊州府庫的財

然後曹就膨脹了,他覺得自己是天命所歸。

因此,曹要南下,平定江東。

不過呢,曹這時候也沒有完全昏頭,知道江東也不好打,所以最好是能夠跟荊州一樣降對方,所以寫了一封信給孫權,明面上是邀請他一起共破劉備,但實際上字裡行間都是在炫耀武力。

結果孫權不是劉琮,人家不上當不說,還跟劉備結盟,一起對抗他這個大漢丞相。

然後曹就怒了,開始計劃進軍江東的事

而如果要進軍江東,那麼荊州東部的江夏郡就一定是要拿下的再說那邊還有自己的老對手劉備,曹纔不會放任劉備在一邊茍著發育呢,一定要趁劉備不行的時候迅速解決他。

所以曹分兵三路,進軍江夏。

北路由漢、淮之間的章陵太守兼都督護軍趙儼,率領張郃,李典等人從汝南郡出發,攻擊江夏北部。

中路軍則是由徐晃爲主將,再加上悉地形的荊州本土將領文聘爲輔,從襄出發,沿漢水南下進攻夏口。

Advertisement

西路軍則是由曹親自率領的主力,沿長江順流而下,跟徐晃等人會與夏口,夾擊劉備。

可目前來說,這三路軍的進軍都不順利。

北路軍的銳基本都被曹給調走了,趙儼現在在江淮之地只能新募士卒作戰,後勤保障也需要先滿足荊州方面的要求,趙儼這邊連基本的軍械都不能得到滿足。

這也就導致了,曹都已經在江邊跟周瑜對峙了,趙儼這會兒還沒有正式出兵呢。

中路軍倒是已經從襄出發了,但荊州水軍主力在曹那邊,襄的水軍只能充當運輸隊,作戰主力還得是靠著青徐軍.可青徐軍現在嚴重水土不服,不是上吐就是下泄,大大的影響了戰鬥力,所以中路軍也是被關羽率領聯軍擋在了竟陵,無法東進。

至於西路軍嘛曹最有發言權了,他被周瑜搶佔了陸口,失去了有利地形,又在江面上作戰不利,不得不退守北岸,以水寨敵。

三路大軍進軍都不順利,而且從目前的局勢來看,曹發現,只有自己這一路的把握大一些,只要擊敗周瑜,那麼剩下的事就是順江而下,攻擊夏口,進而策應中路軍和北路軍。

一旦三路大軍齊下,那麼平定江夏指日可待,再攜這戰勝之威進兵江東,沒有了水軍的江東,絕對不是自己的對手。

因此,曹在鐵索連舟,解決了青徐軍不能在水上作戰的問題後,頓時再次志得意滿,準備擇日跟周瑜水軍決戰。

而周瑜,這會兒也確實想跟曹決戰,而且在周瑜看來,曹輸定了。

大江之上,居然鐵索連環,這要是等到合適的時機使用火攻,他曹的戰船想跑都跑不掉。

Advertisement

沒有了戰船,曹還憑什麼南下江東.游泳游過來麼?!

至於合適的時機周瑜在等,等東南風。

是的,是周瑜在等,不是急到吐後沒辦法,只能求著看諸葛亮裝

作爲江東的水軍將領,又是常年率軍跟荊州征戰的統帥,周瑜怎麼可能不知道長江上的水文氣候。

冬天的長江,偶爾有幾天會刮東南風的事兒,周瑜再清楚不過了,不然他也不會一看到曹鐵索連舟就察覺到破曹時機已到。

沒有什麼諸葛亮借東風,這場東風,完全是周瑜自己等來的。

只是,在等東南風之前,周瑜還是想做點其他的準備,以確保火攻的功率。

其實在曹鐵索連舟的時候,火攻的功率就已經很高了。

只要東南風一起,周瑜只要指揮前部軍隊,用船裝載引火之曹軍水寨,那麼這把火自然就能燒起來。

能不能大破曹軍不好說,但戰船一旦燒燬,至意味著曹軍短時間不可能再南下,江東就算是保住了。

但周瑜反正要等東南風麼,也想減一點江東軍的損失,儘可能的擴大戰果,如果能借此機會大破曹軍,甚至能擒獲曹,那不是更好?!

所以呢,周瑜想著,要不要派人去曹軍營寨詐降一下,讓引火部隊能更深的進曹軍水寨的話,那麼這把火放的會更容易,曹軍的損失也會更大。

只是思來想去,周瑜沒法下定決心。

詐降這事兒弄好了,當然可以擴大戰果,但弄不好,讓曹識破有了防備,反而不利於後面的火攻計策施展。

而以曹的多疑,要用詐降,必須是要用苦計.這個還是算了吧。

Advertisement

反正能贏,贏了江東就能保住了,剩下的無非是贏多贏的問題,幹嘛要折騰自家的將軍呢?!

但黃蓋表示不同意。

黃蓋也發現了曹軍鐵索連舟的弱點,並且面見了周瑜,獻上了火攻之計。

周瑜很訝異這個三代老臣敏銳的戰機把握能力,但對於黃蓋提出的詐降之計表示了反對。

要詐降就得用苦計,不然還不如直接進攻.周瑜把自己的想法跟黃蓋和盤托出。

然後黃蓋就表示,不就是苦計麼,我來!!!

周瑜震驚了,然後就的無以復加。

對於黃蓋程普這些老臣,周瑜一向都是比較尊重的,畢竟是孫堅留下來的班底,對孫家也是忠心耿耿,當初陪著孫策打江東的時候,雙方也是一起並肩作戰過的。

但周瑜只是尊重,並不覺得這些老臣有什麼特別的地方,甚至有時候,這些老臣倚老賣老的地方,同樣讓周瑜很頭疼。

但現在,周瑜見識到了這些老臣的忠心,忠心到了可以爲孫家付出一切的地步。

要知道,現在並不是沒有破敵的辦法,而這些老臣只是爲了能讓江東減損失,擴大破敵戰果,就可以把命給豁出去。

計本就很危險,黃蓋年紀那麼大,萬一出個好歹的,周瑜都沒法向孫權代。

而詐降就更危險了,一旦被曹識破,黃蓋必死無疑。

周瑜本不想同意,但架不住黃蓋說的太讓人心疼了。

“某孫氏三代大恩,雖肝腦塗地不足報也,何惜此?!今破賊在即,若能捨黃蓋一人而致全功,便是當死,某亦有面見老主公矣。萬都督助蓋全此功名,勿負我心。”

黃蓋這是用命報效主公,也是爲了全自己的名聲周瑜沒法不答應。

只是,這到底是三代老臣啊,真要拿黃蓋施展苦計,黃蓋的名是就了,可他周瑜往後在江東就不太好做人了。

淮泗集團裡,這幫老人的勢力還是很大的,哪怕黃蓋是自願的,但架不住別的人會不會產生其他的想法。

因此,周瑜猶豫了一下,打算曲線的勸說一下這個忠心報主的老將軍。

“老將軍請起!”周瑜扶起黃蓋,頓了一下,卻說道,“瑜願助老將軍就威名,只是大江之上,細作往來不便,若無人通報於那曹賊,恐曹賊亦不會輕信.此事容後再議吧!”

這個確實是傷。

沒人幫著通風報信,就算周瑜真的對黃蓋用了苦計,人曹又不知道,更不可能親自過江來“視察”一下,人家也得信啊。

如果沒人通風報信的話,用不用苦計的區別並不大。

黃蓋也是一時無言以對,只能鬱悶的告辭。

但沒過兩天的時間,周瑜突然接到了通報,說是荊州蔡氏派人來降,來者是蔡瑁的兩個弟弟,蔡中,蔡和。

好傢伙,這下通風報信的應有了.周瑜又開始頭疼了。

用苦計吧,真怕黃蓋有個好歹,不用苦計吧上天都安排的這麼了,不用不是可惜了?!

再說了,黃蓋也不放過這個機會啊。

因此,黃蓋再次夜訪周瑜的軍帳,跟周瑜再次商量起苦計的事兒來。

到了這個地步,周瑜不想全這個老將軍都不行了。

(本章完)

給朋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