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謀
張溪決定去江夏。
一方面,張溪很怕死,能不經歷長阪坡這種殘酷的戰鬥,儘量別經歷比較好。
這年月的軍中,連袁紹這種被層層保護的人都會被流失所傷,何況張溪一個文弱書生。
另一方面,張溪覺得,只要自己把握好時機,能快速出水軍接應劉備,可能比自己在長阪坡帶著武剛車阻敵,要有效果的多。
畢竟北兵不善舟楫,騎兵難道還能殺到水面上來不?!
至於徐庶的老母親.以徐庶的格,如果不是真的被殺散了,徐庶怎麼可能會離開他的母親太遠。
而如果徐庶都被殺散了,那麼劉備肯定也跑不了.這不就又回到了張溪能不能及時增援接應的問題上來了麼。
張溪覺得吧,自己去江夏,說不定是好事兒,起碼不用跟演義裡似的,還要關羽去江夏搬救兵,一來一回的浪費時間了。
因此,張溪答應了劉備去江夏的請求。
接下來劉備又跟張溪聊了好一會兒,無非是一些到了江夏之後的注意事項劉備讓張溪寬心,在江夏要是遇到什麼爲難的事兒,可以跟陳到商量。
劉備怕張溪不知道陳到的真實份,還特意跟張溪了一下.張溪能不知道這個?!
陳到和趙雲誰更強的問題,後世都曾經吵出過幾百層樓來。
接了劉備的諄諄教誨後,張溪起告辭,離開了左將軍府,回家考慮一下去江夏要準備的事。
這不是說走就走的出差,張溪得把在新野這邊的事先安排好後,才能出發去江夏。
可張溪纔剛剛回到家裡,小七寶就告知張溪,今天又客人來訪。
來的不是別人,就是徐庶,外加一個張溪意料之外的人——諸葛亮。
一番客套之後,徐庶示意張溪屏蔽衆人張溪心說我家就這麼點大的地方,能屏蔽到哪兒去?!
可徐庶那一臉認真樣,又是諸葛亮在場,張溪也不得不遵從,把小七寶支走,讓他去後院跟小七小八一起呆著,沒召喚不準來前廳。
之後,三個人開始謀。
“此番元長去江夏,我與孔明有諸事相托,還請元長見諒!”徐庶首先開口,對張溪拜託道。
張溪不解的看著諸葛亮。
不用看徐庶,這貨有話一般都直說,能這麼拐彎抹角的,肯定是諸葛亮的意思。
諸葛亮先是對著張溪拱手一禮,然後才說道,“此番元長去江夏,亮有幾言,請元長細聽。”
張溪趕肅容整冠,回禮說道,“請軍師言明。”
徐庶在一邊看著直撇,心說這倆有話不能好好說,非要搞這種形式幹啥。
諸葛亮卻是依然認真的說道,“江夏之地,乃主公未來基,元長需小心經營,不可懈怠。亮已手書兩封,一予公子劉琦,一予主簿黃,此二人當不會與元長爲難。只是,元長需小心戒備江東,亮以爲,江東必不肯善罷甘休,早晚當再有圖謀江夏之舉,元長需謹慎提防。”
張溪默然不語,心裡卻在嘀咕.這諸葛亮也太聰明瞭吧?!
歷史上孫權一共打了三次江夏,第三次幹掉了黃祖,佔據江夏東南部幾個縣城可現在黃祖都不在江夏了,孫權還會再打第三次麼?!
好吧,張溪稍微想一下就知道,肯定還會打。
打黃祖孫權可能還要顧慮一下傷亡,可打劉琦換了張溪在孫權的位置上,張溪也打啊。
劉琦是誰啊,一個公子哥而已。
不是誰家的兒子都劉循的。
果然,對於劉琦的能力,徐庶也不放心,口說道,“公子劉琦乃無才之輩,縱有陳到將軍相助,亦恐難敵江東。元長此去,當巡視隘口,整肅軍備,重拾黃祖舊例,小心提防江東纔是。”
徐庶也不看好劉琦,認爲劉琦比起黃祖來說,水平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但張溪就不太能理解,徐庶爲啥會看好黃祖,讓他重拾黃祖舊例要沒自己折騰,諸葛亮順水推舟的話,黃祖會在孫權第三次征討江夏的時候被人宰了啊。
黃祖自己都失敗了,怎麼他的防措施反倒讓徐庶看在眼裡了?!
張溪不解,這事兒事關自己的家命,張溪不能不問清楚。
而徐庶和諸葛亮聽了張溪的疑問後也不覺得奇怪,而是耐心的跟張溪解釋起來。
張溪是潁川人,之前沒來過荊州,更別說去江夏實地考察過了,自然不知道黃祖這麼多年經營江夏,給江夏打造了一個很完整的防系。
黃祖是有能力的,他打造的防系能擊退數次江東的進攻,本說明防系沒問題。
後來黃祖被江東所殺,有偶然因素,也有必然的因素,
一方面是黃祖老了,膨脹了,打了這麼多年的仗,想一下了。
他這一,他手下的士卒也就跟著了,練都沒有了。
任何堅固的堡壘,如果沒有了優秀士卒的控,那它也堅固不到哪兒去。
另一方,江東在那次征伐中,運氣實在好的出奇,而淩統,呂蒙這倆人也在那場戰鬥中開了無雙形態,再加上週瑜擅長的把握戰機能力,黃祖失敗的一點都不冤。
張溪其實並不知道黃祖第三次失敗的細節,他只知道黃祖這個人輸了,所以覺得黃祖的防措施也就那樣。
但諸葛亮仔細跟張溪講解後,張溪就覺得丫黃祖你最後到底是怎麼輸的?!
按照黃祖對江夏防守的規劃,一共分兩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當然是水軍。
大江之上爭鋒,靠的肯定是水軍,這點毋庸置疑。
所以黃祖對江夏水軍的投是真的不吝嗇的,大船小船無數,僅靠江夏一郡的水軍,在水上作戰本不怵江東的水軍。
第二部分,則是黃祖在沿江設立的“炮臺”。
當然,黃祖的“炮臺”不是真正的炮臺,上面放的不是火炮,是牀弩。
黃祖在江夏縣城臨江的一面佈置了很多的牀弩,還在沿江山崖上修建了很多的箭臺,讓士卒們能居高臨下的箭,打擊在江邊靠岸,試圖登錄的江東水軍。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黃祖在江夏沿岸的縣城上,可以說是下足了功夫,不僅嚴格督造城牆,而且每個縣城都造了甕城,縣城以外還修建了不的堡壘措施來遲滯江東軍的進攻。
這三項加起來,就構築了一個從江面到縣城,立縱深完備的防守系。
江東軍可以擊敗江夏水軍,也可以突破沿江火力網,可等江東軍突破完這兩道防措施來到江夏的縣城下時,他還能剩下多人,又能有多士氣,還剩下多攻城械可以攻城?!
更別說就江東士卒那個陸戰能力了.真的,荊州軍看的都覺得自己是天下強軍呢。
上次戰,要不是黃祖沒想到江東會在十二月份進軍,被江東襲一下子得手三個縣,黃祖纔不會陷那樣的被呢。
聽完了諸葛亮對江夏防務的講解後,張溪瞬間明瞭,爲啥諸葛亮一定要囑咐自己要重拾黃祖的防策略了。
策略是完全沒問題的,對江夏地形的利用也可以說是恰到好.只要別跟黃祖似的驕傲自滿,認真的做好防工作,江東還真的啃不下江夏這個地方。
而一個完整的江夏,對劉備的重要,簡直是不言而喻的。
張溪趕拱手對著諸葛亮表示,自己一定不負所托。
而諸葛亮的話還沒完。
“防備江東,只是其一。”諸葛亮繼續說道,“還有一事,需得元長小心行事.若事真如元長所言,那主公恐怕只能棄新野,走樊城,沿漢水而下。介時,還需元長及時派軍接應,否則,恐事有不諧矣。”
張溪一愣,隨即明白過來,諸葛亮說的是曹軍南下的事兒。
看來,之前張溪給諸葛亮打的預防針,終於還是有效果的。
諸葛亮現在已經在考慮將來曹軍南下,正巧遇到劉表病故,荊州世家順勢投降的可能了,也已經開始幫劉備規劃他的去了。
按照諸葛亮的計劃,實在不行就讓劉備南下,不管是去南郡還是走江夏,都先沿著漢水而下,到時候張溪只要接應到位,接走三四千劉備軍和家屬,都是很簡單的事。
但張溪只想說——孔明先生,你考慮的太簡單了。
你就沒想過,咱們的主公這些年真的做到了“仁義播於四方”,而那些百姓又懼怕曹軍屠城.攜民渡江啊!!!
(本章完)
分給朋友:
她是天圣皇朝云王府唯一的嫡女云淺月,亦是人人口中的紈绔少女,囂張跋扈,惡名昭彰,賞詩會為了心愛的男子與人爭風吃醋命喪黃泉。 她是國安局最年輕最具才華的上將,一朝為國身死,靈魂墜入異世,重生在天圣皇朝云王府唯一的嫡女云淺月之身。 紈绔少女對上少年將軍,她的到來讓表面平靜的天圣皇朝幡然巨變。 說我囂張? 說我紈绔? 說我就是一個頂著云王府嫡女的名頭,打著內定太子妃的幌子,占著整個王朝最尊貴女子的身份,其實就是天圣皇朝第一廢物? 靠! 非要逼我告訴你們我這一切其實都是裝的? …… 佛曰:裝也不容易啊! 紈绔少女重生,是繼續紈绔到底,還是為了正名而展現溫婉才華? 上一世恪守嚴謹,日日勞累。這一世難得上天眷顧給了這樣一個身份,怎麼也要活出一個安逸來。 奈何你想安逸總有那麼一些人不給你機會。 那姑奶奶就自己開辟出一條安逸的路來。 驚才艷艷,智慧無雙,且看一雙纖纖素手如何挑起腐朽皇朝的乾坤盛世,譜寫一場盛世榮華下的錦繡篇章。 本文一對一,一生一世一雙人。
穿成狗血文女主,黎清玥開局就把三觀炸裂的狗男主丟進了池塘。為了遠離狗男主,轉頭她就跟大反派湊CP去了。原書中說大反派白髮血瞳,面貌醜陋,還不能人道,用來當擋箭牌就很完美。然而大反派畫風似乎不太對…… 她逼他吃噬心蠱,某人卻撒起嬌: “玥兒餵……” 她缺錢,某人指著一倉庫的財寶: “都是你的。” 她怕拿人手短,大反派笑得妖孽: “保護好本王,不僅這些,連本王的身子都歸你,如何?” 【1V1雙強,將互寵進行到底】
李青穿越明初,機緣巧合下拜張邋遢為師,一直過著清閑日子。 恰逢馬皇后病重,御醫束手無策,朱元璋為治好馬皇后,派錦衣衛尋找仙人張邋遢。 無良師父率先跑路,李青被錦衣衛逮個正著,只能硬著頭皮進宮為大明皇后治病,至此開啟了他的大明之旅。 他曾經歷洪武一朝的血雨腥風,也曾卷入靖難之役的殘酷戰爭。 他看過永樂萬國來朝的風華,也見過仁宣之治的繁榮盛世。 他曾做過錦衣衛,也曾入閣拜相。 他戰過韃靼、瓦剌,也打過倭寇。 他與王陽明是摯交好友,也和唐伯虎游逛青樓、風流狎妓…… 他是一個被時間長河遺忘的人。
兵荒馬亂的世道,趙康一朝穿越成乾國九品縣令。 胸無大志的他並不想爭霸天下,只想當個混吃等死,為非作歹的土皇帝。 於是在元江縣出現了許多奇奇怪怪的東西。 老八洗浴城、二狗情感慰問所、張三養生保健店...... 直到有一天女帝微服私訪元江縣...... 趙康:「陛下您聽我狡辯,我真的只是想要解救失足婦女啊! “ ”那鋼管舞呢!” 趙康:「那是藝術! ”
重回高中時代的周牧言不小心渣了自己的白月光,原本只希望這是一場錯誤,沒想到白月光追到了大學,面對眼前的白月光,與身後一直等著自己的青梅,周牧言很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