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火硝煙遠離之後,歐洲各地又開始迅速發展起來。
這裏曾經發了兩次工業革命,相比於世界絕大多數地區來說,人才儲備更加充沛,底子更好。
就算經歷了一次戰火的洗禮,其恢復和發展的速度也比世界其他戰區要快很多。
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裏,大不列顛、法蘭西、意大利、北歐等民生經濟已經快速恢復了,或許再有一個年頭,就能恢復到戰前水平。
相比於這些地區,德國的恢復速度要慢很多。
主要原因有兩個。
第一是在戰爭末期,德國各主要城市的基礎設施遭的破壞最為嚴重,城市中餘下大量的廢墟和瓦礫,當時便有人估計,要想將這些瓦礫完全清除,至需要30年的時間;
第二是戰敗后的德國被分了四大部分,中夏、紅帝國、大不列顛和合眾國各控制一部分。
這使得地區的資源無法進行統籌,封鎖線、邊界線更是嚴重的限制了人員和資的往來。
整上依舊於被封閉的狀態。
馬歇爾計劃剛剛實施第一階段,將主要的資金注到了大不列顛和法蘭西,暫時顧及不到德國佔領區。
南亞次大陸和倭島發生大規模戰爭之後,馬歇爾經濟援助計劃的規模被迫削減,所有國力都傾向於支援戰爭。
等到戰爭結束之後,合眾國將致力於自的恢復和發展,馬歇爾經濟援助計劃是否還能繼續,已經很難說了。
紅帝國從來沒有打算認真的恢復東部德國的民生和經濟,在他們看來,日耳曼人自作自,必須承戰爭失敗的代價,日子過得越是艱難越好。
只有南部德國在真真正正的進行戰後重建工作。
南部德國為中夏的佔領區。
在看到了法西斯勢力註定失敗,中夏遠征軍將勢力擴大到黑海沿岸之後,北平便正式開始了戰後的部署工作。
解放中歐和東歐一眾中小國家的同時,民間的經濟力量隨軍隊一起進這些地方,一邊作戰一邊開始戰後重建。
經過兩三年的發展,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已經漸漸恢復過來了,戰爭的創傷正在一點點的癒合。
儘管這些國家的國計民生產業都控制在遙遠東方的手中,但是必須承認,遙遠東方在控制這些產業的同時,也提高了當地人民的生活質量,讓他們徹底從戰爭的霾中走出來。
在戰後的歐洲南部,德國又簡稱新德。
與東德和西德並列。
得到這個簡稱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在三大佔領區中,新德的經濟發展最好,民眾的生活水平不僅恢復到了戰前水平,還在不斷的提高。
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都取得巨大發展果,新德經濟在整個歐洲獨樹一幟。
新德的經濟與中夏支持的中歐和東歐國家連一,發展勢頭強勁,前景廣闊。
普通老百姓都嚮往好且富足的生活,新德經濟蒸蒸日上,東德和西德地區的人才通過各種各樣的渠道進新德。
他們懷揣著期待和理想越過封鎖線,義無反顧。
這些人給新德的發展注了活力,東德和西德只能不斷地加高圍牆,加固封鎖線。
如此大力發展新德,中夏難道不擔心會適得其反嗎?
所有的發展都在中夏北平的掌控和規劃中。
新德沒有自己的軍隊,國防安全需依靠佔領軍來維持;
現在沒有強大的重工業,未來也不可能會有。工廠里的設備和一些高端人才都已經被轉移到了遙遠的東方,如今主要是承接一些低端的製造業。
其國家的教育系、科學發展系,民眾的價值觀等都被中夏用一些潛移默化的手段悄悄的影響和控制著。
可以讓民眾擁有富足安定的生活,但是新德的環境永遠不可能再造就出一個希特拉。
在經濟發展的初期,新德的絕大多數經濟利益都需要上,用來償還戰爭賠款。
這將是一個長久的枷鎖。
新德的很多老百姓也在關注著次大陸方向的戰爭,當他們從報紙、廣播和電視上得知第九軍集投降的消息時,很多家庭都沸騰了。
在廣播、報社和電視的有意引導之下,新德的民眾對合眾國的仇恨最大,合眾國在戰場上失利,他們最為開心。
中夏歐洲聯合作戰司令部便設立在新德,除了管理在歐洲地區的海外駐軍外,還負責訓練和監督新德的警察部隊。
警察部隊的高級領導人為中夏遠征軍手下敗將,保盧斯、曼斯坦因、古德里安等。
他們在中夏的庇護下逃了戰後的審判,先擔任治安軍領袖,戰爭結束之後又為警察部隊的高層。
次大陸的戰爭發之後,他們經常聚會討論戰爭形勢,預測戰爭雙方的作,將一系列軍事行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歐洲戰場作比較,自己代角,玩得津津有味。
中夏歐洲聯合作戰司令部總司令小蔣和副總司令金大銀偶爾也會與他們討論戰局。
華盛頓沒有勇氣將戰爭擴大化,因此歐洲聯合作戰司令部的工作還算輕鬆。
軍的第九軍集投降之後,西歐的很多國家也老實安分下來。
歐洲聯合作戰司令部連製造,發泄心中憋屈和鬱悶的機會都沒有了。
塔讀@<>
相較於倫敦和莫斯科的張凝重,這裏的氛圍輕鬆的仿若在度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