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太子殿下每天都想套路我 第69章:那麼普通,卻那麼自信

《太子殿下每天都想套路我》第69章:那麼普通,卻那麼自信

因為這事季夫子還曾被人詬病,說他逛青樓買婊子,不配為人師。

幸好有帝后支持,否則他這個院長可就要當到頭了。

當初這事鬧得非常大。

季夫子是個骨頭,他寧可不當院長也要買下秦夫子。

他欣賞秦夫子的才華,覺得由來教音樂再合適不過。

青樓子又如何?

別說賣藝不賣,哪怕賣,只要才華出眾,沒有傳染病,怎麼就不能教孩子們音樂了?

秦夫子又不是自己想進青樓的。

說起秦夫子被賣青樓這事,得從父母那一輩說起。

母親原是大戶人家的小姐,而父親,則是一個窮書生,母親不顧父母反對,背井離鄉,跟父親私奔了。

瘋狂的子,往往得不到婆家的認可。

免費得來的媳婦,沒有人會珍惜。

母親生下后,婆家人嫌棄生的是個丫頭片子,對越來越冷淡,稍有不順便拳打腳踢。

至于父親,在母親懷著的時候,跟一個有夫之婦搞上了。

母親跟父親私奔時,是帶著銀票首飾的。

這些銀票首飾,沒多久就全都進了父親的口袋里。

金錢就是男人的翅膀,有了金錢,想飛去哪兒便飛去哪兒。

三年后,這個有夫之婦以的名義,秦夫子的母親下堂。

Advertisement

秦夫子的母親被休了。

又病又窮,還帶著一個三歲的秦夫子。

走投無路之下,投河自盡了,留下一個三歲的小娃獨自一人面對生活的冰刀霜劍。

秦夫子了大街上的一個乞兒。

父親,則靠著秦夫子母親當初帶出來的錢財,過上了好日子。

那個有夫之婦也跟丈夫離婚了,嫁給了秦夫子的父親,還生了個兒子。

只是,好景不長。

生了兒子,世人只會想到這是好事。

殊不知,有些兒子,是來討債的。

秦夫子父親的這個兒子,就是來討債的。

他賭博癮,十幾歲的時候就敗了家里的錢。

家里沒錢了,秦夫子的父親這才終于想起了自己還有一個兒。

這時候的秦夫子,已經不是乞兒了。

已經是一家茶館的一個很優秀的琴師了。

一開始,太小了,只能做乞兒。

稍微長大一點后,就找了一家茶館的工作。

工作之余努力練琴,終于為了一名優秀的琴師。

只是可惜,琴師當了沒幾年,從來沒有管過的父親突然從天而降,將賣進了青樓。

幸好秦夫子有一技之長,靠彈琴免去了賣

后來,又被季山長買下,來青云書院做了一名夫子。

對于秦夫子,蘇婳是非常同的。

Advertisement

每次聽說這樣的故事,都會無比懷念二十一世紀。

在這個變態的世界里,父親賣兒是合法的,天經地義,秦夫子連反抗的機會都沒有。

好在,如今,秦夫子已被季山長買下。

從名義上講,已經是季山長的人了。

這跟出嫁從夫是一個道理。

父親已經沒有資格再買賣了。

秦夫子的琴技果然很好。

該大氣時大氣,該細膩時細膩,該磅礴時磅礴,該清雅時清雅,無論是音質還是旋律,都掌控得非常到位,雅俗共賞。

就在秦夫子教習學子們彈琴時,門房突然趕來,說父母在青云書院門口大吵大鬧,還吸引了很多人圍觀,場面很不好看。

秦夫子的臉瞬間變得蒼白。

不想看到那惡心的一家三口。

可如果不去,也不知道那三人會鬧什麼樣。

青云書院的名聲,不能被給連累了。

吩咐學子們好好練習后,秦夫子站起,打算去門口看看。

蘇婳跟著站起:“夫子,學生陪你一起去。”

此言一落,學子們紛紛站起,都表示要陪秦夫子一起去。

秦夫子不希自己的私事占用了學子們寶貴的時間。

剛想拒絕,卻見季山長大步走來。

“讓孩子們都過去看看吧。”

說完,他率先朝大門口走去。

Advertisement

秦夫子心中愧疚。

朝學子們點了點頭,然后急忙跟上季山長的步伐。

那三人鬧事的本事一等一的好。

就這麼一會工夫,大門口早已人山人海,聚集了很多圍觀百姓。

“秦雅,你個不孝!白眼狼!老子真是白生你了!你為我秦家的兒,就應該把月薪全部給我們,怎麼能獨自私吞呢?”

秦父在大門口大大咧咧地罵著,引來無數人議論紛紛,指指點點。

秦雅正是秦夫子的名字。

見秦夫子出來了,繼母張氏沖上前去,一臉委屈地道:

“秦雅,你弟已經二十好幾了,到現在還沒娶媳婦呢,你為姐姐,月俸那麼高,理應幫你弟弟一把,你怎麼能這麼自私呢?咱們老秦家,可還指你弟弟傳宗接代呢。”

“就是!”

秦父一臉兇惡地瞪著秦夫子,理直氣壯地道:

“你娘那個沒用的,生了你這麼一個賠錢貨出來,對得起我們秦家嗎?你要替你娘贖罪,就該把所有銀子都給你弟弟,否則你還活著干什麼?有什麼價值呢?”

秦夫子的弟弟秦貴冷哼一聲,一臉傲慢地道:

“賠錢貨,還不趕把錢全都拿出來!你要是夠聽話,說不定還能有機會上我們秦家族譜,否則,你這輩子都休想上族譜!”

看到秦貴,蘇婳忍不住想到二十一世紀網上流行的一句話:

你那麼普通,卻那麼自信。

說的,大概就是像秦貴這樣的男人吧。

明明就是個渣,卻總以為自己是金疙瘩。

秦夫子冷冷地掃了一家三口一眼。

母親去世時,才三歲,什麼都不懂。

后來,慢慢長大,聽說了母親的一些事后,就開始怨恨母親。

為了男人拋棄父母,恨懦弱無能連自己的錢財都守不住,恨爭不過外面的垃圾人,無分文還被趕出門,恨不夠堅強,走投無路之下一死了之,不為年僅三歲的兒想一想。

二十多年過去了。

也想明白了,知道自己沒資格恨母親。

因為就是那個錯誤的存在。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