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房,你覺得,本王該怎麼做?」劉邦扭頭看向張良問道。
張良稍稍思索了一番,說道:「大王,項羽剛除就對齊王手,有些不妥,畢竟,這一戰,齊王居功至偉,若是在這個時候,大王殺了齊王,未免讓其他將士們寒心,楚地還未攻下,這天下還未歸於大王之手,若是軍中出現變故,恐有意外發生。」
劉邦微微皺眉,「難道,就任由齊王存在?你應該知道,他的存在,對本王的威脅有多大。」
「屬下自然清楚。」張良回道:「屬下是說這個時候不能殺齊王,但並不代表,我們就要對他聽之任之。」
「哦?你有什麼想法?」劉邦問道。
「明日擊敗楚軍之後,大王帶人進齊王營營帳,以天下已定為由,奪了齊王的兵權,齊王這些年,打仗太過頻繁,相當勞累,如今天下已定,是該歇歇了,大王這是為了齊王著想,其他將領也說不出什麼來。」張良說道。
聽到張良的話,劉邦眼睛一亮,稱讚道:「子房此計甚妙!」
張良笑了笑,說道:「不僅如此,大王還不能讓齊王返回齊國歇息,齊國乃是齊王的大本營,齊王在那裏經營日久,不管是在軍中還在民間,威都頗高,若是讓其返回齊國,齊王利用自己的威,很容易重新聚集起一支軍隊,再加上他的練兵手段,這支軍隊的戰鬥力會提升很快。」
「子房所言極是!」劉邦說道:「若是讓齊王返回齊國,必然後患無窮,子房,你覺得,本王應該讓他去哪待著?」
「楚國!」張良立刻接話道:「讓齊王去楚國最為合適!」
「為何?」
「霸王項羽在楚國人的心中,威很高,是他們心中的英雄。」張良說道:「而擊敗項羽的這場大戰中,齊王居功至偉,這一點,天下誰人不知?所以,齊王絕對是楚國人心中,最為討厭、敵視的人,大王可以改封齊王為楚王,封地在楚國境,收了他的兵權之後,安排他去楚國,縱然他有天大的本事,想要在楚國境發家起兵,也是難如登天。」
張良的話,讓劉邦連連點頭,之前滿是憂的臉上,此時已經佈滿了笑容,他拍了拍張良的肩膀,說道:「子房,你為本王解決了一個大麻煩!齊王的事,一直在本王的心頭,如今有了你的這番建議,本王是徹底放心了,想要什麼賞賜,你儘管開口。」
對於韓信,劉邦始終心存忌憚,如今,張良的建議,可以很好的解決韓信的問題,劉邦算是徹底放心了。
面對劉邦的誇讚,張良面容依舊冷靜,恭敬的回道:「屬下不敢要什麼賞賜,為大王分憂,乃是屬下分之事。」
「好,好。」張良的話,讓劉邦笑得更加開心了:「你的功勞,本王絕不會忘。」
張良只是笑笑,並未說什麼。
然而,在心中,張良同樣心生警惕。
劉邦能夠對幫助他很多的韓信手,未必就不會對他張良手。
正是因為有這份警惕,張良在劉邦的面前,一直小心翼翼,謹小慎微,從不做容易引起劉邦猜忌的事,可即便這樣,張良也不敢保證,劉邦就永遠不會對他下手。
就在劉邦和張良兩人各懷心思之時,突然看到營地東南方向,傳來陣陣火,伴隨著火出現的,還有一陣陣廝殺聲。
「怎麼回事?」劉邦皺起了眉頭,問道:「難道,楚軍襲營了?」
劉邦的話音剛落,營地的西南、西北、東北等方向,幾乎同時有火出現,火勢頗為兇猛,瞬間照亮了整個夜空。
偌大的漢軍營地,歌聲不見了,取而代之的則是一陣陣廝殺聲。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看到這個況,劉邦有些慌了:「楚軍全部出,準備拚死一戰了?可也不對啊,他們即便全部出擊,也不可能有這麼大的聲勢,而且,外圍負責警戒的斥候,不可能發現不了啊。」
劉邦慌了,也疑了,他搞不懂這是怎麼回事。
一向沉穩的張良也慌了,看著四出現的火,他的心在往下沉,因為,他想到了一個可怕的況。
「報!漢王,我部遭到齊王部隊攻擊,損失慘重,趙將軍請求漢王支援!」
「報!漢王,我部遭到齊王部隊攻擊,損失慘重,劉將軍請求漢王支援!」
「報,漢王,我部......」
......
一個接一個的傳令兵,出現在劉邦的面前,他們全部都是來向劉邦求援的。
而劉邦聽到這些傳令兵的話,整個人呆愣在了原地,裏呢喃道:「怎麼可能?韓信瘋了嗎?他為什麼要這麼做?本王已經冊封他為齊王,他還有什麼不滿足的?他到底要做什麼?」
劉邦的裏發出一個又一個的疑,他實在想不通韓信為什麼要這麼做。
若是在被冊封為齊王之前,那個時候,天下局勢還未明朗,韓信這麼做,還有可原,但現在,楚軍已經陷絕境,他也已經答應了韓信的請求,冊封他為齊王,韓信沒有理由,會在這個時候,做這種蠢事。
劉邦實在是想不通韓信這麼做的目的。
「大王,如今之計,還是趕派兵去支援,屬下也準備親自去見齊王一面,和齊王好好談談。」張良對劉邦說道:「現在正是攻楚的關鍵時刻,若是讓楚軍緩過氣來,只怕我們的況會更糟糕。」
張良還算冷靜,他知道,此刻一定要在楚軍反應過來之前,平息這場莫名其妙的,否則,楚軍趁勢而來,他們會遭到重擊,圍殲楚軍的事,也將無疾而終。
很顯然,張良並不知道韓信已經和項羽達了一致,他只當韓信此刻的行為,是韓信的獨自行,為的是從劉邦這裏獲得更多的好。
聽到張良的話,劉邦連連點頭,說道:「對,子房,你趕去見韓信,代表本王和他談談,不管他有什麼要求,全都答應他,等圍殲楚軍的戰事結束,本王再和他好好算賬!」
很顯然,劉邦也覺得韓信此舉是為了在最後索取更多的好,因為形勢所,劉邦準備答應韓信的所有要求,但事後,勢必要讓韓信將這些話好,全部都給吐出來!
韓信一而再再而三的趁火打劫行為,已經讓劉邦出離憤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