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大宋文魁 第795章 景祐改制

《大宋文魁》第795章 景祐改制

因為“景祐改制”詔書尚未下發,因此,還是以前的套路,王質寫完圣旨,給了張唐卿,張唐卿、賈昌朝、宋綬、王隨都同意了,隨后,圣旨給舍人院新任中書舍人歐修。

修立刻雙手舉著圣旨,外出宣布。

“文彥博,擬旨,頒景祐改制詔。”

“臣遵旨。”

文彥博又快速書寫完了景祐改制詔,過一會,歐修將會再次出去宣旨。

“文彥博,擬旨,封王隨為中書侍郎,參知政事。”

“文彥博,擬旨,封宋綬為門下侍郎,參知政事。”

“文彥博,擬旨,封李昭玘為尚書左丞,參知政事。”

“文彥博,擬旨,封徐奭為尚書右丞,參知政事。”

“文彥博,擬旨,加封三司使馮元為參知政事。”

“文彥博,擬旨,封張觀為史大夫,參知政事。”

一道一道的敕封圣旨,代表著政事堂的所有職都塵埃落定,也意味著張唐卿要進行的改革,在潛移默化中正式開始了。

可以說,張唐卿做不到一手遮天,因為政事堂的門下侍郎和中書侍郎是范仲淹的鐵桿,何況還有徐奭這種呂夷簡看重的保守派的老人。

更別說李昭玘這種沒有站過隊的人。

但大家都心照不宣的支持著張唐卿的改革。

Advertisement

政事堂相關員任命完畢后,張唐卿召開了第一屆政事堂擴大會議。

參會的,除了七位政事堂相公以外,樞院三位相公,趙禎,相王質,知開封府劉渙、判兵部宋守約、判工部胡拱之,全都出席了這次會議。

在政事堂承旨司一事上,宋綬等人提出了反對意見。

按照張唐卿的意思,政事堂承旨司都承旨和樞院承旨司都承旨一樣,都是正四品。

但宋綬等人認為,政事堂承旨司應該有別于樞院承旨司,起碼品級上應該高于樞院承旨司,這樣才能突出政事堂的地位。

宋綬還是覺得面子比天大。

最后,還是趙禎一言而定,樞院承旨司都承旨從三品。

改革,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完的,畢竟牽扯到了很多人的位。

罷三司之權,權歸戶部和工部。

罷流銓、審院,權歸吏部。

罷審刑院,權歸刑部。

重頭戲來了。

張唐卿奏請趙禎,請中書省制定的《景祐寄祿格》,終于被擺到了臺面上。

《景祐寄祿格》作為《景祐改制》的第二大核心容,可以說,牽扯到了天下百的利益。

宋朝的員組復雜,分別由差遣、本階、散階、勛、爵位,職等組。宋太祖建立宋朝開始,就對中央制作了調整。中樞制是中央集權的軸心,其特點是用設分職、分割各級長事權的辦法來削弱其權力。

Advertisement

員的品級和俸祿,不是來源于他職位本,也就是差遣,而是來源于寄祿職等品級。

這就造了俸祿系和品級系的混

最簡單的例子,曹佾的父親曹玘,現任尚書虞部員外郎,這是他的差遣,員外郎本只有從六品,但實際上曹玘的俸祿來源于他的團練使的記祿,拿的是正四品的俸祿,比曹玘的上的俸祿還要高。

而《景祐寄祿格》卻將品級和差遣合二為一,讓員的俸祿、品級與他的職務想匹配,如果沒有職務,則幾乎拿不了多俸祿,減員在其位不謀其政的現象,也減員之間職務界限不明,相互扯皮推諉的想象。

如果單單是這個,很多人還很容易接,可關于俸祿,則了文系所有人的利益。

武將除外,因為武將的俸祿早就被降低了將近一半。

以張唐卿為例,他以前做銀州知州時的俸祿,和改制后的正二品俸祿幾乎相當。

以趙元儼為例,按照以前的規矩,趙元儼除了王爵的俸祿以外,還要再拿一份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俸祿,再拿一份檢校太師的俸祿。

而《寄祿格》卻只能允許趙元儼選擇王爵的俸祿,哪怕趙元儼想選擇檢校太師的俸祿都不行,因為新的《寄祿格》中規定,檢校太師只是榮譽,連個品級都算不上。

Advertisement

至于像是開府儀同三司之類的職,在致仕之前不授予,致仕之后,因為沒有了相應的差遣,也不給工資。

張唐卿的改革,把兩個老丈人也一起得罪死了。

不過,寄祿格也不是沒有好

起碼三省六部的位多了很多。

例如以前的吏部,只有正三品尚書一人,從三品左右侍郎二人,正四品郎中四人,從六品員外郎十六人,以及三十多個正七品的判

可《寄祿格》中,吏部流增加到了一百五十多人,流外一百多人,還有公人一百多人。

最大的工部,人數是吏部的兩倍多。

從這一點上來說,大家又都支持新政。

趙禎問道:“張卿,一下增加這麼多員,戶部可能支撐得起?”

馮元接話道:“我們戶部測算了一下,按照《寄祿格》改制后,員俸祿支出不增反降,每年俸祿支出將會減五百萬貫左右。”

張唐卿說道:“這個數不準確,因為還沒有考慮到地方的改制,這五百萬貫的結余,只是中樞改革的結果。”

因為害怕太過駭人聽聞,所以張唐卿這次拋出來的是中樞的改革。

至于地方,張唐卿害怕一拿出地方的改制方案,可能趙禎就先否決了。

在趙禎看來,只要能節省開支,他很樂意這種改革。

《景祐寄祿格》還是沒有獲得一致通過。

等第一次會議開完,大家才猛然發現,張唐卿竟然沒有用他使相的權力。

以往,所有的改革,都是通過強權著進行,但這次,張唐卿竟然還是堅持充分醞釀,爭取大多數人的支持。

《景祐寄祿格》一直到七月份時,經過了中書省數次修改條款,終于獲得了趙禎的批準。

景祐六年七月,對于大宋歷史來說,還有一間大事發生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