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大理寺小飯堂 第343章 魚丸湯(八)

《大理寺小飯堂》第343章 魚丸湯(八)

提起在長安城買宅子之事,劉元立時來了興致,開口話進來:“如何?距離買得長安城的宅子,溫師傅還差幾年?”

這話一出,溫明棠還未說話,對面捧著小臉的湯圓便唉聲嘆氣起來:“幾年哪夠,得十年往上吧!”說著,打開了話匣子,“若是要尋個位置不至於遠的每日來衙門同出城一般的,有差役巡邏,、鬧之事一些的,就算是個破落不堪的宅子,我等要存夠拿宅子的錢怕也要這個年限了,再者,裡頭若是多些波折,遇上坐地起價什麼的,便還得再借些,親朋好友大方,不要利錢,都要好些年才還得清,更別提若是借不夠,怕是得尋些別的法子了。”

“別的法子”四個字一出,劉元便立時道,“高利的錢最好,利滾利的,吃不消的。”

湯圓點了點頭,看著那廂對著算好的賬皺眉沉思的溫明棠嘆了口氣,道:“近些時日宅子價格漲得比我等想的要快些,倒是前些年,聽我爹說價格不怎麼漲,有幾年還跌了,若是早幾年上溫師傅便好了。”

這話一出,正在提筆記賬的紀採買便停下了手裡的作,看向湯圓搖了搖頭,道:“你小孩子家家不懂,那幾年宅子價錢是跌了,可不是什麼好事啊!”

一旁正嚼著鍋的白諸跟著點頭,道:“確實不是什麼好事!”

那幾年宅價之所以下跌是因爲城中不人賤賣了長安的家宅,離開長安的緣故。

這天下無數大榮百姓都以一睹京師繁華爲榮,如此……又爲何要賤賣了長安的家宅,離開長安?還不是先帝那幾年縱著仙師們胡作非爲,死了不人,眼見親眷、四鄰無端被波及,唯恐這把火燒到自己的上,到時候再跑怕是命都沒了,這才賣了家宅提前跑了?

Advertisement

好在許是常年修仙問道的,上天看先帝實在虔誠,乾脆將先帝早些帶走了。若非如此,還真要鬧出大子來了。

眼下價錢漲了,正是因爲百姓覺得新帝登基是件好事,這才又回來了。當然,如此……宅價漲的快,於想要在城中買宅子的溫明棠等人而言,怕是又困難了不

當然,先帝的事,私下裡也提爲好,白諸只大概提了提是不離開長安的人又回來了的緣故。

那廂徹底將賬算完的紀採買把賬目拿給三人看了看,按照先時出外賣檔口時定下的規矩,雖說買不了宅子,到年關,三人連同紀採買都有一筆不小的進賬。

“此事慢慢來吧!”紀採買也覺得有些可惜,不過也沒有就此放棄,只對溫明棠道,“真到那一日,怕是要做的吃食不,溫師傅打造的那些鍋什麼的,一兩副怕是不夠的,且先練手了,能應付了,再想這事吧!”

話還未說完,紀採買便翻了下眼皮,擡手製止了劉元:“打住,我知曉你想做什麼。”說著,頓了頓,不等劉元說話,便繼續說了下去,“是我想辦法借關係打聽打聽什麼管事、牛管事的事,可對?”

劉元點頭,才待要開口拍兩句紀採買的馬屁,便見紀採買擺手,道:“沒用!”

這纔是最重要的,設個外賣檔口,折騰了好些時日才辦下來,要讓務衙門那裡開口允許衙門外頭給個位置,怕不是一件易事。

所以,他們仰仗的是陛下。可天子也是人,有七六慾,有些人的臉面便是大得很,足夠他讓底下的人去繞路。

Advertisement

這些都是問題,不過也並非沒有轉圜的餘地,最重要的還是……

“咱們這外賣檔口的生意不錯,只是還需務衙門那裡多改改規矩什麼的,”紀採買說著,指了指外頭,道,“最好能在衙門外頭給個位置,這靠口口相傳什麼的,到底不夠廣,再者不人對進衙門這件事是有牴的。多還是有些傳不開。”

“還有那莊子上給的食材也不夠。”阿丙接話道,“紀採買雖是打了招呼,莊子上卻只比素日公廚吃飯給的多些,做不了多吃食的。”

“我原先便是想去務衙門那裡爲在衙門外頭給個位置的事套套口風來著,結果還不等套話,便同我關係好的那幾個管事給堵了回去,道因著管事的死,務衙門上頭已經收到消息,不準他們胡說話,連我這等同案子風馬牛不相及的事,都給堵回來了。”紀採買說著瞥了眼那廂脣,似乎還想說話的劉元同白諸,想了想,乾脆一腦兒將關係好的幾個管事同他說的話說了出來,“我勸你們也莫想了,不讓務衙門瞎摻和案子事的是宮裡頭的靜太妃。”

“休沐日接檔私活無妨,這正兒八經的開到外頭去,有另起爐竈之嫌,要打通關節定然麻煩的。”溫明棠搖了搖頭,說道。

溫明棠點頭,“嗯”了一聲,繼續低頭看向賬簿上的銀錢,正盤算著待年關放了銀錢,可要拿些出來爲自己添置兩件新裳時,聽劉元開口問一旁的紀採買打探起了消息:“紀採買務衙門那裡的人……”

Advertisement

祭出“靜太妃”這號人時,劉元同白諸待要繼續開口追問,溫明棠便開口了:“那倒最好還是繞過務衙門,用旁的辦法去查案子的好。”

湯圓、阿丙兩個還未想那麼多,只是聞言,垮著小臉唉聲嘆氣:“原本以爲今年跟著溫師傅忙活了一大場,外加外賣檔口做的還算不錯,這還當真有希自己買下一宅子,回頭好跟家裡炫耀說去。現在麼,怕是下個館子什麼的可以,買宅子這種事還久的很。”

如今大理寺衙門查起舊案這般不留面,或許有林斐同新帝當年的誼,可誼什麼的,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還是因爲新帝想要整肅一番先帝時候留下的麻煩。

“陛下乃先帝髮妻所出,先帝胡來,髮妻氣結於心,早早便去了,後來其妻妹,也就是如今的靜太妃便進了宮,”溫明棠說道,“我在宮裡頭時聽他們說過,當年宮中的很,恐年的陛下被人謀害,靜太妃舍了青梅竹馬的未婚夫,退了婚,舍了自己,爲的便是進宮照顧陛下。”

“靜太妃膝下無子,對陛下視若己出,那些年一直是保護的陛下,陛下也拿靜太妃當生母看待。”溫明棠說道,“如今陛下登基,自己雖節儉,靜太妃那裡卻是特殊的,名爲太妃,待遇什麼的卻是太后的用度。我在宮裡時,聽聞陛下雖癡,後宮只皇后一人,可掌管後宮以及宮中務的印實則是在靜太妃那裡的。”

這位靜太妃許是先帝在時被了多年,心中憋著一氣,陛下登基後,就將後宮連同宮中務的掌控一塊兒包了。

當然,做的如何,溫明棠因爲離宮早,還不知曉是個什麼形。不過想來宮中被陛下放還了不人,管起來當沒那般困難。

“宮中務也要同務衙門打道的,”溫明棠想了想,道,“許是靜太妃管的還算順手,便將整個務衙門一塊兒包了?”

章節報錯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