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條不大,但看得出來,書寫的人文字水平十分的高。
他隻用了一張小小的布條,卻清楚地說清楚了方大勇以及他們的遭遇。
看著手中的書,江棠棠心裏生出一怒氣。
其實穿越這麽長時間,也遇見了不毫無人的事。
但之前一直不願意接自己穿書的事實,經常用這隻是作者太壞,故意設定這麽悲慘的世界,來讀者這種理由,來安自己。
可現在,已經明白,這絕對不是一本書那麽簡單。這些人都是活生生的生命。
每個人都是有有,有知,有喜怒哀樂的。
可這些人,卻被當權者抓去,肆意地迫。
而且這個睿王和端王一樣,都不是一個好東西。他們本不把普通百姓當人看。
先前端王放縱自己的部下,從難民之中抓孩子,隻為了滿足他變態的。
這個睿王和他也是一丘之貉,為了開采鐵礦,竟然讓人隨意抓人去礦裏幹活,還本不把礦工的命當命看。
就他們這樣的人,要當上了皇帝,正是百姓的浩劫。
絕對不能讓這樣的人稱帝。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說了好半響,才發現江棠棠緒不對。
“穀長,你這是怎麽了?是哪個給你寫的信?你咋個不高興了呢?”
還不等江棠棠回答,又有人看向蘇氏,猜測道:“該不會是你家三郎在外麵找了人吧?”
“男人有權就變壞,你戲文裏不都說了嗎?要我說啊,穀長,你就該出去,把你正房的位置守好了。”
“對對對,男人就沒一個好東西,那長得好看的男人更是招蜂引蝶。”
……
眼看人們越說越不像話,江棠棠連忙揚了揚手中的布條,為陸時晏正名。
“不是我夫君在外麵養了外室,是方大勇出事了,想辦法讓礦上會文的人寫信,想辦法讓烏送過來。”
接著,江棠棠把方大勇被郭萱彤丟下,之後又抓到黑礦的事說了一遍。
聽說方大勇被抓到黑礦去了的事,眾人都是一驚。好些婦人都心有餘悸地按著口,心裏慶幸,他們能在這山穀中安家。
若不然,就外頭那般,說不得他們也被抓裏麵去了。
而田桂枝知道後,則是差點暈了過去。
但是沒有暈,而是朝著崔氏衝了過去,一把抓住崔氏道:“都是你教的好閨,要不是你閨慫恿我兒跟著出山穀,我兒也不會遭遇這樣的事。你陪我兒子,你快把我兒子給弄回來。”
這回難得的,許多村民都站到了田桂枝這邊。都覺得那郭萱彤不厚道。
怎麽出去就將方大勇丟了呢?這不是過河拆橋嗎?
村裏有好幾個之前心,最終沒跟郭萱彤一起出山穀的小夥,在前些日子得知方大勇跟著郭萱彤一起出山穀心頭也暗暗後悔過。
這會兒卻隻有慶幸。
“你先放開我!”崔氏現在也很尷尬,任由田桂枝抓著自己道:“我們先想個辦法,先把人救回來再說。”
她是二十一世紀的國宴大廚,意外穿成了不受寵的將軍夫人!明明是嫡出大小姐,卻成了家族受氣包。明明是堂堂將軍夫人,卻成了全京城鄙視的對象。
鄧如蘊來自鄉下,出身寒微,能嫁給西安府最年輕的將軍,誰不說一句,天上掉了餡餅,她哪來的好命? 鄧如蘊聽着這些話只是笑笑,從不解釋什麼。 她那夫君確實前程廣闊,年紀輕輕,就靠一己之力掌得兵權,他亦英俊神武,打馬自街上路過,沒人不多看兩眼。 鄧如蘊從前也曾在路邊仰望過他,也曾看着他頭戴紅纓、高坐馬上、得勝歸來的晃了眼,也曾,爲他動過一絲少女心絃... ... 如今她嫁給了他,旁人豔羨不已,都說她撞了大運。 只不過,當他在外打了勝仗而歸,從人群裏第一眼尋到她,便眸中放光地大步向她走來時,她卻悄悄退到了人群的最後面。 鄉下來的尋常姑娘,如何真的能給那樣前程廣闊的年輕將軍做妻? 這左不過是一場,連他也不知道的契約而已。 契成之日,他們姻緣結締;契約結束,她會如約和離。 她會留下和離書,從他的人生中離去,自此悄然沒入人海里。 * 那年鄧如蘊兩手空空,一貧如洗,沒法給年邁的外祖母養老,也沒錢給摔斷腿的姨母治病,還被鄉紳家的二世祖虎視眈眈。 這時將軍府的老夫人突然上了門來。老夫人問她願不願意“嫁”到滕家三年,只要事情順利完成,她可以得到滕家的庇佑和一大筆錢。 好似給風雪裏的人送上棉衣,鄧如蘊沒猶豫就應了下來。 她需要這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