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多個人工排班確實涉及到一些數學問題,在場除了李咎,只有初窺門徑的小蓮大概能弄清楚。
李咎接過阿柱的小本本,算了算人頭,說道:“這三個管打掃園子、劈柴擔水的,一個上午空得出來,一個下午空得出來,還有一個等明天卸完石料就得了閑。算起來是兩個人可以派過去。”
李咎在紙上打出格子,按列頭事橫格時間排下去,將人名填到叉的地方,就是時間地點誰做什麼事兒的排班了。
“石墨還沒著落,用來燒筆芯的黏土滿破有三車就足夠。再多下去,咱們家也放不下。今天一車,明天再一車,運回來后,這幾個人繼續在那邊淘澄燒水泥窯的黏土。過幾日等房那邊再送人來,先將荒山那邊的土窯壘上,好趁著春耕前先燒制一批水泥來。是以排班也這麼排……初三哪,等孟田旺回來和他說,務必教會兩個人分辨黏土,以后水泥的用量大了,他一個人不夠用。”
初三掏出本本來飛快地記上了。
李咎又說:“以后,我預備在李園里,做個教習各技藝的百工學堂。到那時候手上有技藝的也不怕年紀大了沒活干會死,也不用怕教會徒弟死師傅……只有這樣,做的人多了才能掙更多的錢。”
至于為什麼會的人多了,能掙更多的錢,李咎沒詳細說,此時也沒到詳細說的時候。
將一點小事點好,李咎順手理了其他人的活計分配,多余的人手全都算到了荒山那邊的前期整理工作上。
然后李咎發現,現在自己的人手實在太了,所以起窯的事和淘泥的事不能同時進行,砌水渠、化糞池的事和荒山那邊修建民房的事也不能同時進行,如果他還想每天留點時間保持上課的進度,可用的時間就更了。
“初三哪,明天去問問王得春下次的人幾時來。荒山那邊要準備開荒,磚窯燒首先得給開荒的人起幾個屋子住,這幾天就得開挖地基。到那時卸裝貨、挖黏土、燒水泥就得五六個人,整地還得仨呢,人不夠啊!”
初三點點頭,又在自己的本本上記下了這件事。
阿柱也注意到初三等人都是有自己的小本本和鉛筆的,平時放在一個布做的口袋里,要用就掏出來用。李咎經常隨口安排工作,有了這個本做記錄才能保證不掉什麼。李園的人做事效率很高,和識字率以及簡單的鉛筆和本本是有關系的。而且他們使用的特殊字符,顯然在記事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阿柱有種直覺,李園人用的這些符號,說不定意義比什麼鉛筆、皂都重大。
王縣令送阿柱來,主要是為了讓他看懂務農方面,以確認李咎是否在騙他,并沒有其他打算。王縣令并不想從商,亦沒有打聽李咎的獨門技、配方的打算,他是個清高的文人,心里除了忠君報國,就是民牧民。
阿柱一直覺得王縣令是過于君子了點兒,他被派過來時,已經做好了被提防的準備,卻沒想到李咎對他一如自己人。
李咎并不把阿柱當外人對待,除了最核心的倉儲中心外,別的都沒對阿柱保。
阿柱看著初三郎記下的待辦事項,忍不住問道:“初三郎,上面這幾個字是什麼意思,我沒見過?”
“啊,這個是拼音。剛才老爺說的‘磚窯’我不會寫,但是我會拼啊,就拼上上去,看,左邊是zh,右邊是uan,拼起來就是‘磚’。等有空的時候,我再找老爺問明白怎麼寫的就行了。”
阿柱讀過書,所以他馬上就懂了這是什麼意思。
古代其實很早就有給字注音的辦法,一般稱之為反切法。反切法是用兩個常見的字給一個字注音,其中一個字取聲母,另一個字取韻母。比如“缸,古倉-切”,意思就是“缸”這個字的聲母同“古”,韻母同“倉”,合起來就是“gang”。為了避免注音字太雜,有專用的反切字,但即便如此,反切字本也是字,也是要認得,且數量也不,是以主要還是讀書人用的多。
李園的拼音法本質上和反切法一樣,但是用到的字符很,總共也就二三十個,書寫也簡單。初三郎將自己在這頁上用過的幾個教給阿柱,阿柱馬上就能認出另一頁里的注音,并且結合上下文看懂了是什麼意思。
如果所有的書都有注音,那麼只要學會了這二三十個符號,一個文盲也能誦讀四書五經了。
阿柱把這一筆記下來,無比期待李咎說的“等人員到齊每天還要上學倆時辰”。
將僅有的這十七個人并阿柱手里的活兒理清之后,下午就按照重新梳理過的分工干活。
這天下午,啞和后來的一個泥工開始給水渠加工,用的是剛送來的石塊和李咎從倉儲中心拿出來的水泥。
沒人見過這種灰青的“泥”,聽完李咎的描述也想象不出來這種灰的東西如何輕松達到夯土的結實程度。
李咎不似其他主家,有空的時候他也會參與勞作,比如攪和水泥這件事,他不僅代得清清楚楚,還親自上手示范。
染織陳著手來給李咎報喜,被十八郎帶到了攪拌水泥的現場,眼珠子都要掉下來了。
只見李大老爺挽著袖子,穿著一灰不拉幾不知道什麼布做的服,正擱那和泥。
染織陳自家也有染坊,作為一個非常合格的染織行當的生意人,他自己也和過染缸、織過布、紡過線。這是整個江南商人和工坊的風氣,主家、掌柜都一樣,不做不行,不親手調弄就容易蒙蔽,再者遇到農忙的時候,為了多出點貨,主家也愿意全家一起撲上陣。
但是他染織陳是生意人,是外面人看不起的商人,在他們看來為了多掙幾個錢、為了減被騙的可能,親自勞作是應該的。
李大老爺可不是。李大老爺還教家里的長工仆婢們念書,在染織陳看來,至也算是地主富戶里的讀書人。
地主和商人之間還差著倆級呢!
小地主常有親自下地的,或收割或澆水,但大地主金奴銀婢還不夠呢,還能自己做和泥這樣的臟活?
梨園行的臺柱子許春秋紅遍九城,一睜眼竟然成了個唱跳俱廢的花瓶愛豆。流行歌再難能有戲曲難?女團舞再難能有空翻難?你這唱得什麼?你管這叫戲腔?讓開我來!一代名角兒教你做人!等等,這個陸總怎麼這麼眼熟,他不就是上輩子一手捧紅她的那個富商陸大少爺嗎?「但凡是你在這戲檯子上唱一天,我便捧你一天,唱一輩子,我便捧你一輩子。」「若是唱到下輩子,我便轉世投胎來,無論富貴貧賤,定然還是捧你。」許春秋×陸修前世:富商×名伶今生:總裁×女明星
一朝穿越,都市精英女醫生李海棠降級成父母雙亡的可憐小白菜,家中豺狼虎豹,極品親戚圍繞。啥?被賣給半截身子入土,嗜好重口味的老頭子了?麻溜的打包袱逃婚纔是正經!誰料,逃婚路上,竟遇見村裡人人懼怕的野人。野人有三寶,勤快,寵妻,耐力好!胸肌,腹肌,人魚線,樣樣不少。李海棠:野人夫君,來來來,一起種田養包子
魏劭篇: 起初,燕侯魏劭的謀士是這樣勸他娶喬女的:“喬家三世踞于東郡,雖式微,卻樹恩深厚,猶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主公龍驤虎步,胸吞萬流。今喬家既求好于主公,喬家之女,主公何妨取,用之便可?” 后來,魏劭終于知道了,自己打自己的臉,疼,真特馬的疼。 小喬篇: 嗯,男人確實都是賤骨頭。皇帝老子也一樣。 …… 架空,仿東漢末年軍閥混戰背景,部分人設參歷史人物原型,或拆零散或糅雜。考據免,謝絕扒榜。 此小喬非三國里的小喬,只是覺得順而且好聽,所以借用了。 女主只負責美美美,除此沒有閃光點,別找。
丫頭穿越了,穿到了一個窮困人家。后來丫頭被賣到陸府,當了一個小小的丫鬟。 丫鬟也好啊,雖然干的活累了點臟了點,不過遠離是非,圖得安靜清閑。不過,上天老是與她作對——先是看清二少爺真面目,接著被誣陷。要不是那個心地善良的大少爺,自己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好了,到了大少爺安身立命的“河心苑”,自己總該能圖個清靜了。誰知道大少爺少根筋,老是鬧事。好歹是受過大少爺恩澤的人,自己怎麼能見死不救呢?她只好一次一次拋頭露面,解除大少爺的危機。 嗯不過,這大少爺也忒自戀了,喜歡二少爺房里的綠喜不說,還懷疑她喜歡他? 向來很少情感波動的丫頭,依舊不動聲色。 但是,大少爺坐不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