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三國之群雄逐鹿 第116章 會見舊臣

《三國之群雄逐鹿》第116章 會見舊臣

“沒錯,正是在下,袁公子數月不見,依舊那麼神。”李元上下打量袁燿,袁燿依舊一子的驕氣,可見袁有多慣他。

袁燿覺自己在做夢,他一心想著要報仇的人竟然是大名鼎鼎的李元,要是早知道對方的份,給他一百個膽子也不敢得罪。

“我聽說你找我很久了,貌似是為了報仇,如今我人在這里,想要報仇的話盡管沖我來好了。”李元來到袁燿的前,久戰沙場的他上散發出無形的金戈殺伐之氣,只是站在那里而已,已經讓人不寒而栗,不敢直視。

“我……不敢。”袁燿吞了一口口水,出幾個字,不是他不想報仇,而是實力相差甚遠,報仇只是送死。

李元也知道,以袁燿的本事和膽量也不敢搞謀詭計,說道:“你父袁雖已死,但我李元絕不是趕盡殺絕之人,只要你日后不要妄想報仇,我便放過你們一家,讓你等離去,但是我只給你們一次機會,如若還想繼續和我作對就不要怪我心狠手辣了。”

“不會不會,我絕對不會再和你作對。”袁燿連忙搖頭,能活命他已經到很幸運。

李元點了點頭,讓人放了袁燿一家,讓他們自行離去,或許他們以后不會再見面。

理完袁家眷后李元便前往太守府,與袁舊臣會面,因為一些臣子已經趁逃跑,所以抓到的只有兩人,分別是閻象和袁渙。

Advertisement

議事廳,戲志才和程昱早已在此等候,閻象和袁渙被綁在地上,看見李元的時候神有些慌張,但很快就恢復正常。

“給他們松綁吧。”李元在主位上坐下,讓士兵給閻象和袁渙松綁,這兩人看起來就是手無縛之力的文人,所以李元也不怕他們會對自己做不利的事。

士兵給他們松綁后,李元開口道:“說吧,想讓我怎麼理你們?”

“要殺要剮悉聽尊便。”閻象抬起頭,看起來非常倔強,也不愿意和李元多說話。

“袁渙,那你呢?”李元把目看向袁渙。

“袁敗給你,證明他技不如人,平心而論,李將軍無論哪方面都比他高,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伺,如若李將軍不嫌棄,我愿意效力。”袁渙倒是看得很開,愿意投降李元。

袁渙愿意投降其實也在李元的想象之中,在歷史上袁渙先被袁任用,后來投靠呂布,呂布敗給曹后又轉投曹,也不能說此人三心兩意不忠誠,只是選擇合適的明主輔助而已,不一定說自家主公死后就一定要以死相隨。

袁渙雖然追隨過不人,但都是盡心盡力,以敢諫直言稱名,在投靠曹后拜沛南都尉,后又任諫議大夫,郎中令等職,可見是有才之人。

在劉備死后,群臣皆向曹慶賀,唯獨袁渙沒有,因為劉備曾經舉其為茂才,所以袁渙沒有慶祝,依然記得劉備曾經的恩惠。

Advertisement

李元對袁渙的印象還算不錯,有能力,品德好,是一個值得信任使用的部下。

看到袁渙愿意投靠李元,一旁的閻象盯了他一眼,似乎想說什麼,最終還是沒有開口說出來,雖然他不喜歡侍奉二主的行為,但畢竟人各有志,無法強求他人。

“閻象,不知道你可曾聞言孫策拿玉璽跟袁換回孫堅舊部的事?”李元向閻象問道,“歷史”上的袁在一兩年后才開始稱帝,所以閻象現在有可能不知道此事。

閻象和袁渙聞言皆是不自抖了一下,似乎都聽說過此事,但玉璽一事事關重大,恐怕也只有孫策,袁和袁一些心腹方才知道真相。

“閻象,我知道你是一個正直的人,應該不會對我說謊,對不對?”李元地盯著閻象,想給閻象一些力。

閻象的確是個正直的人,猶豫了一會說道:“我的確有聞此事,但是真是假我就不清楚了。”

“袁渙,你覺得呢?”李元又問袁渙。

“我也略有耳聞,但不確定真假,據說只有袁的心腹紀靈和楊弘才了解真相。”袁渙沒有猶豫,老實回答。

“哈哈哈哈,我可以明確地告訴你們,這件事是真的,”李元大笑,讓戲志才把玉璽拿出來,“志才,把漢升找到的玉璽拿出來給他們看看。”

Advertisement

“是,主公。”戲志才把裝著玉璽的盒子遞給李元。

李元接過盒子,將其打開,只見里面裝著一塊玉璽,彩奪目。

傳國玉璽是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用和氏璧鐫刻而,為中國歷代正統皇帝的證憑,其方圓四寸,上紐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命于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為“皇權天授、正統合法”之信

秦之后,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為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也,得之則象征其“命于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為“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為世人所輕蔑。歷代謀帝王之位者你爭我奪,致使該傳國璽屢易其主,輾轉于神州赤縣凡兩千余年,忽忽現。

“不愧是傳國玉璽,的確是個寶。”李元拿出玉璽放在手上把玩。

閻象和袁渙看到此玉璽皆是驚訝不已,沒想到袁還真的拿到了傳國玉璽,看來稱帝之意不是流言,而是確有此事。

“李元,莫非你也想拿玉璽稱帝?”閻象的聲音有些抖,他這話一說,戲志才和程昱也是張地看著李元,擔心李元抵擋不住,畢竟皇帝不是誰都可以當,在傳統觀念中只有天命在的人方能稱帝。

“主公,切莫玉璽的,如今稱帝百害而無一利。”戲志才連忙勸說道。

“哈哈哈哈,志才莫要誤會,我豈會不知道稱帝的危害,現在稱帝只會為眾矢之的,被天下諸侯群起而攻之,我又豈會做如此愚蠢之事。”

李元其實對稱帝本就沒有什麼興趣,他清楚地知道并不是說誰拿到玉璽誰就能稱帝,正所謂有那麼大的頭才能戴那麼大的帽子,沒有實力稱帝只會為別人的目標,如若你有實力了,即使沒有玉璽別人也愿意奉承你為帝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