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大唐掃把星 第1042章 此刻不瘋更待何時

《大唐掃把星》第1042章 此刻不瘋更待何時

“慶州今年再減免半年賦稅,那是陛下的仁慈,再接濟錢糧,沒這個規矩,沒這個先例。”

竇德玄從做了戶部尚書後便了一個老摳。

“不是老夫摳門,做了戶部尚書整日見到的都是錢糧,這裡要那裡要,老夫恨不能吧一文錢掰兩半用。”竇德玄很堅定的道:“告訴殿下,不可因一隅而破例。”

曾相林失之極,“竇尚書,殿下仁慈……”

竇德玄無奈一笑,“老夫知曉殿下仁慈乃是好事,可做事得有規矩。”

沒辦法了!

曾相林言又止。

“說!”

竇德玄早已到了無慾無求的境地,他真要不樂意,就算是帝后來了也不會答應。

曾相林言又止……

“罷了。”

他不能說太子和三位東宮輔臣之間發生的事兒。

張文瑾等人都是皇帝心爲太子挑選的輔臣,作爲爲太子陣的存在。

所以這三人在東宮的地位也頗爲穩固,但權力就那麼多,被張文瑾等人盯著,太子有些束手束腳。

可皇帝纔將讓太子監國,此時太子和輔臣之間的關係就至爲重要。

出了戶部後,曾相林有些猶豫。

回去?

回去怎麼說?

——戶部竇尚書說了,此事不可爲。

太子灰頭土臉,張文瑾等人的地位更加穩固。

這裡面就涉及到權力之爭。

纔多大的太子啊!

“下衙一起飲酒!”

前方有人在說話,曾相林一看,眼前不一亮。

“趙國公!”

正在和崔建說話的賈平安回頭見到是他,就說道:“崔兄你先去。”

崔建看了曾相林一眼,低聲道:‘太子漸長,那邊有人在試探太子,你可懂?’

Advertisement

“不就是想看看太子對士族門閥的態度嗎?”

賈平安一臉不屑,“蠅營狗茍之輩。”

崔建,“我便是蠅營狗茍之輩!”

“你只是蠅營,沒狗茍。”

賈平安笑著過去,後崔兄怒了,“你這說我是蒼蠅呢?”

曾相林拱手,“殿下先前和左庶子他們爲慶州之事爭執,殿下說慶州不只是要減免半年賦稅,更是該讓戶部賙濟些錢糧。左庶子他們……反對,殿下讓咱來問問竇相公……”

“竇德玄定然不答應。”

“是。”

曾相林苦笑,“他們說竇德玄這裡連陛下都說不,殿下那裡就更不能了。可陛下今日說了讓殿下監國,若是殿下的勢頭被制,張文瑾等人就要起勢了。”

這是一個敏期。

賈平安看看日頭,快午時了。

“你先回去。”

曾相林頭痛,“可殿下那邊。”

“就說竇德玄不在。”

賈平安隨口丟下一句話就進了戶部。

曾相林站在那裡,“趙國公這是何意?罷了。”

他一路回到東宮。

“殿下,竇尚書不在戶部。”

這是撒謊,若是要追查太簡單了,只需問問竇德玄今日某時在何,就能揭穿曾相林的謊言。

但他鬼使神差般的按照賈平安的代說了。

隨即懊惱。

張文瑾含笑道:“殿下,此事就此作罷。”

蕭德昭微微搖頭,“暫且放下吧。”

戴至德衝著蕭德昭頷首,讚賞的道:“此言甚是。”

這是給太子留臉面。

李弘有些惱火!

慶州之事已經很明顯了,百姓今年無法渡過難關。在這等況下該做的是賑災,是,而不是斤斤計較什麼半年的賦稅,依舊接濟。

Advertisement

太子把手中的書丟在案幾上。

呯!

聲音很大。

太子惱了!

這不是壞事。

戴至德三人換了個,微微一笑。

讓太子知曉什麼事不能幹,什麼事能幹,這便是他們的職責之一。

……

“慶州那邊的況遠比你想象的嚴重。”

“再減免半年賦稅已經了不得了!”

“接濟!”

“不可能!戶部也沒有餘糧!”

“可我在倭國卻吃到了前隋留下的糧食!”

“那只是巧合!”

“你希未來的帝王是守財奴嗎?”

“……”

竇德玄認真說道:“自然不希。不過你要知曉,慶州之事太子掃了宰相們的臉,他此刻說接濟,這便是再掌,你真以爲宰相們沒脾氣?”

賈平安默然片刻,“算我的!”

竇德玄罵道:“你就一個人,能承?”

賈平安微笑道,“債多不愁,蝨子多了不。可許多事一旦錯過了便是絕大的患。”

“宰相們的面子呢?”

竇德玄問道。

賈平安淡淡的道:“他們若是覺著自己的面子能凌駕於百姓之上,那我再狠他們一頓又能如何?”

“你瘋了!”

“人就只能活數十年,此刻不瘋更待何時?”

……

太子依舊沒有靜。

張文瑾和戴至德等人商議。

“陛下才將說殿下監國,此刻終究不好掃臉太過。”

戴至德說道:“讓太子知曉敬畏不是壞事。”

蕭德昭點頭,“太子和趙國公學了新學,看著有些跳,該制一番不能遲疑。陛下那邊也並未不滿,可見也是樂於見到我等磨礪太子。”

三人晚些去了太子那裡。

Advertisement

“收拾了吧。”

太子在置自己的私人品。

“殿下。”

三人行禮。

太子說道:“這幾日你等也忙,無事就各自忙碌吧。”

張文瑾輕笑道:“是。”

太子難爲了。

“殿下,慶州之事臣以爲當再看看。”蕭德昭知曉弓不能拉的太滿,“若是不妥當,等初夏時臣便去慶州一趟,覈查一番。”

這便是讓太子下臺階。

太子神平靜,但在案幾下的手卻已經握了拳。他微笑道:“孤知曉。”

這是妥協了。

皆大歡喜。

一個侍在外面探頭。

張文瑾皺眉,“鬼鬼祟祟的作甚?”

侍進來。

“殿下,戶部那邊來了人。”

張文瑾微怒,“竇尚書這是遣人來說教?告訴他,東宮有我等!”

蕭德昭也冷笑道:“竇德玄這是得意忘形了。”

所謂井水不犯河水,太子的建言是一回事,你竇德玄拒絕是一回事,但你別嘚瑟。

李弘說道:“讓他來吧。”

他目前依舊是小明,虛懷若谷是必須的。

至於氣,那就忍吧。

一個小吏進來。

行禮,隨後小吏說道:“殿下,竇尚書遣我來告知殿下……殿下仁慈,慶州之事戶部欠考慮了,竇尚書剛進宮,準備和陛下建言向慶州發送錢糧,好歹讓百姓今年能緩過勁來。”

張文瑾,“……”

這是假的竇德玄吧!

蕭德昭失態的道:“前日禮部只是想要三萬錢,就被竇德玄當朝罵的狗淋頭,這賙濟慶州說要十萬錢以上,竇德玄竟然答應了?”

這不儒學!

連戴至德都摳摳耳朵,不敢置信的道:“陛下說大明宮還差些宮殿,被竇德玄當朝反駁,這一轉眼怎地就變這樣了?”

三人看向太子。

太子平靜,但案幾下的雙手握拳。

三人起行禮。

“臣等妄言了!”

曾相林看著王霞,二人眼中都有彩。

太子制住了輔臣,在這個當口堪稱是好消息。

三人灰頭土臉的,隨即告退。

看著他們出了殿門,曾相林回,就見太子在興揮拳。

……

隨後宰相們也知曉了。

“太子這是覺著老夫的臉不夠紅?”

儀也惱火了。

來報信的員說道:“是啊!如今外面都在說殿下仁慈睿智,相公們鄙……”

儀想原地炸裂!

……

“你不怕宰相們對太子不滿?”

竇德玄辦事結束回來,見到賈平安還在戶部蹲守不就怒了。

“宰相們還能活多年?”

賈平安的話梗的竇德玄想吐,“老夫也活不了幾年了。”

賈平安認真的道:“竇公之名定然千古流芳。”

竇德玄指指他,“別以爲那些人是傻子,此事不在於慶州,而在於太子監國。一羣人默不作聲,看似平靜,可暗流涌啊!帝后一旦去了九宮,太子監國……此後太子漸漸就能干涉朝政,若是其他幾位皇子也就罷了。可太子學的是什麼?新學!”

竇德玄咬牙切齒的道:“宰相們想利用此事來制太子,東宮蕭德昭他們也是如是想,一門心思就想讓殿下更穩沉些……”

“學了新學便不穩沉?”

賈平安當然知曉宰相們和東宮屬的用意,“陛下從去歲就開始扶持磨礪太子,有數的幾次言行讓宰相們有些慌,他們跟不上了!”

賈平安目睥睨,“他們跟不上太子的思路,一個往東,一羣人往西。他們慌了,東宮屬也是如此,他們慌什麼?慌的是自己從未學過新學,就不懂殿下的言行。”

這便是代差!

“這不是壞事!”

賈平安說道:“你希大唐未來的帝王是平庸之輩?”

歷史上李弘監國時,因爲原因,另外也有些別的緣故,政事多是蕭德昭他們置。所謂監國只是掛了個空名!

竇德玄搖頭,“大唐蒸蒸日上,可終究立國時日尚短,若是一任帝王弱或是昏聵,國勢便會天翻地覆。老夫寧可來一個刻薄的帝王,也不願意來一個看似仁慈,實則弱的帝王。”

賈平安微笑道:“那你還在等什麼?”

竇德玄擡眸,“你是說……太子和宰相們在暗地裡鋒?那陛下……”

“你以爲呢?”

賈平安說道:“宰相們對太子的刁難對於陛下而言是好事,他在坐視太子的窘境,並在旁觀太子的應對。”

竇德玄心中一驚,“你是說……在陛下的眼中,此次宰相們便是太子的磨刀石?”

賈平安點頭,“但東宮那些人突然出手制太子,這是窩裡反!你可明白?”

歷史上蕭德昭等人控制住了太子監國時的政事,難道都是在憐惜太子的

竇德玄想通了前因後果,“於是你便怒了,說服了老夫,不但了宰相們一掌,更是給了蕭德昭他們一記耳。他們怕是要沒臉見人了!”

賈平安說道:“許多人你不能給他們好臉,給了他們好臉便會蹬鼻子上臉。該狠的時候別猶豫!”

……

“阿耶,大明宮有趣嗎?”

兜兜很好奇。

剛到家的賈平安還來不及喝口水,就被纏著問。

“還行吧。”

蘇荷坐在邊上幫衛無雙看賬本,“太極宮溼,不宜人居,但比大明宮漂亮多了。”

“這樣啊!”

兜兜雙手托腮,有些小失

後世人對大明宮這個名字悉的不能再悉了,但更多是從影視劇中獲取的信息。

伴隨著大明宮的是烈火烹油的帝國,那些帝王將相,那些公主皇子們演繹出了一幕幕悲歡離合。

但在賈平安的眼中大明宮也就那樣。

“大明宮頗大。”

大明宮的規模是後世北平故宮的四五倍。

“哪日帶你進宮看看。”

賈平安自己都沒去看過。

蘇荷擡眸,“好呀!”

我沒你!賈平安:“……”

“蘇荷!”

衛無雙在外面喊。

“啥?”

蘇荷把賬本塞在案幾下。

衛無雙進來,“可算出來了?”

蘇荷搖頭,“算了一早上只算了一半,剩下的等下午再說。”

兜兜拿起賬本,“很簡單呀!”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