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瀾一路換乘小舟,弄小舟的船夫基本都不識字,沒人來問要路引。靠著一路問,一路換乘,晝夜不歇地趕路三日,沈瀾終于到達了乾寧驛。
乾寧驛是大驛,位于滄州,距離蘇州才走了四分之一的路。若再不斷的換乘小舟,提心吊膽不說,恐怕得猴年馬月才能到蘇州。
況且到了蘇州,路引問題未解決,走在街上便是戶。戶若不投靠世家大族,又沒有鄰里親朋,被人打死在街頭都沒人報。
沈瀾當機立斷,必要乘著蘇州府與滄州距離甚遠,分屬兩省的機會,拿到滄州路引。
只有這般,將來去了蘇州,兩地間隔如此之遠,府調黃冊不易,才不會穿幫。
“敢問兄臺,此地可有估鋪?”沈瀾隨意在街上笑問道。
“喏,往前走兩里地,那打金店旁頭便有一家估鋪,尚算公道。”
沈瀾隨機在大街上問了好幾個,卻得了幾個不同的回答。無奈只好挑了最近的一個,進去買了件天青直綴。
襕衫多是士子生員專用,可直綴便滿大街都是了。穿著這件平平無奇的直綴,沈瀾出了門,又是一路問,到底被問到了一家窮困潦倒且家中只有老人小孩,無青壯年的人家。
河邊茅草屋,兩岸蘆葦瑟瑟,天上雨,地上風,沈瀾深一腳淺一腳跋涉過泥坑,跟著給指路的那位大娘,終于找到了地方。
“趙三哥,快出來!”王婆子嗓門嘹亮,隔著一里地就喊:“大喜事!你家親戚來了!”這親戚穿得鮮,看著也不像是來打秋風的,自然是喜事。
“你是哪個?”剛撿柴火回家的小孩著屁蛋,腳上一雙草鞋底已經磨爛,兩只胳膊瘦得跟竹竿似的,手抱著一捆細樹枝,正抬頭。
沈瀾了他的頭,笑道:“我是你家親眷,來投親的。”
“爺爺——”那小孩大喊一聲,便沖著屋子里跑去了。
沈瀾只回招呼那王婆子,笑道:“王娘子,我已尋到了人,勞煩你了。”說罷,取了兩文錢給。
雖不多,可不過帶了個路,白得兩文錢,自然高興:“哎呀,這多不好。”王婆子推辭著,到底接了過來,又熱招呼道:“可要我幫忙?”說著,還探頭探腦往里看。
沈瀾笑道:“我與叔公許久未見,想聊一聊。”
王婆子見聽不著什麼,便怏怏地回去了。
沈瀾見走了,便想去敲門,那小孩卻正出來守在房門前,張道:“我爺爺說沒親戚。”
沈瀾心道,現在不就有了嗎?笑起來,只掏出五文錢遞給小孩:“給你買糖吃。”
那孩子滿心歡喜道:“謝謝恩公賞!”家里窮,吃著百家飯長大,皮子自然要甜。
“恩公進來。”說罷,一抹鼻涕,便要帶沈瀾進去。
沈瀾這一路,即使見多了窮苦人家,心中依舊會到難。只嘆息一聲,跟著那孩子推開了破舊的木門。
房間小才能聚熱氣,故而這房間小到只有一張破木板,堆滿了臟兮兮的稻草,旁邊還有些破罐爛瓦,墻角堆著一卷卷蘆葦席。
沈瀾低頭,見稻草堆上坐著個干枯黑瘦的老頭,一雙手紅腫皸裂,分明是積年凍瘡未愈。穿著一臟兮兮的土布裳,手片刻未停,正不斷用蘆葦編制蘆葦席。
怪不得要住在河邊蘆葦遍地的地方。
“你做甚?”那老人分明是想呵斥無故闖,卻又怵于著鮮,生怕惹怒貴人,以至于一句話被他說得心虛氣短。
“老人家,我有一樁買賣想與你談一談。”沈瀾笑道:“可否先這孩子出去。”
那老人家只一把摟過孫子,沖呸了一聲:“俺不賣孫子!”
沈瀾搖頭道:“我不是牙人,是來與你買這蘆葦席的。”
老者一愣,只沖著自家孫子推了一把,他出去。見孩子出去了,這才警惕道:“一張席子五文錢,不賒賬!”
日里辛苦,一日也就能編兩張,掙上十文。
沈瀾暗自嘆息,取出五十文錢,只將其一字排開,放在床沿上。
老人一愣,連忙道:“你要十張席子?”
沈瀾嘆息一聲道:“不是席子,老人家,不瞞你說,我本是從外地來做生意,誰知路遇黑心船夫,那船夫本想殺了我劫財,多虧我機警,棄了貨跳船逃生,幸好在中封了夾袋藏了錢,否則如今連件裳都買不起。”
“我當日抱著河中一塊爛木頭漂來了這里,劫后余生,本想報,卻又覺得衙門大門難進,如今只想尋個保人給我開路引,好我歸鄉去。”
那老人聽完,只猶豫不決。
沈瀾見狀,又取出了五兩碎銀道:“老人家,那五十文是訂金,事之后,這五兩碎銀便是你的了。”
瘦到干枯的老者神茫然了一瞬,像是沒反應過來一般。待過了一會兒,這才渾抖,牙齒磕絆起來:“好好好!五兩!五兩!我保!”
沈瀾便笑道:“既然如此,老人家去向里長要路引時,可否描述,只說高六尺,面白無麻點,左手手腕有一紅痣。”
拔高量,點一顆朱砂紅痣做偽裝,這一次裴慎便是查路引,也無法從路引中分辨出是。
老人家見了那五兩銀子,只勉強鎮定道:“好。”五兩啊!就算這是個強盜他也認了!
沈瀾便笑道:“既然如此,傍晚我來取路引,可好?”
老者點點頭,即刻將孫子喊進來,只說他看著家門,自己去請里長。
沈瀾叮囑道:“老叔,財不白,還請老叔對外莫要提起我,只說我是來投親的,如今要外出做生意,才要一張路引。”說罷,見老者答應了,這才轉離去。
待到傍晚,沈瀾終于拿到了路引。不僅如此,這路引上正兒八經的記載著,“滄州乾寧鎮河坡巷王覽,年十九,長六尺,面白無麻點,左手手腕有一紅痣。”
現如今,便是戶籍滄州乾寧鎮河坡巷人士了。
路引到手,沈瀾即刻去了另一家估鋪,穿著平平無奇的直綴,買了一新的寶藍襕衫。
沈瀾高約一米六五,穿上千層底布鞋,加上四方平定巾,看著約有一米七左右,在南方,這個高的男子很正常。
這也是沈瀾為何南下,卻不北上的緣故之一。北人高大,沈瀾這個高頗有些突兀。
雖白皙,面部廓和,可如今著襕衫,這是讀書人的裝扮,讀書人手無縛之力,白皙極是尋常。
加上用高領中單擋住結,穿寬大襕衫遮掩纖細腰肢,弄了些墻遮蓋已愈合的耳,刻意低聲音說話,昂首大踏步走路,如今的沈瀾,看著便是個貌若好、略有幾分瘦弱的讀書人。
換上新襕衫,略作喬裝,沈瀾直奔碼頭,挑了艘去往蘇州的大型客船,驗過路引,便登船直奔蘇州而去。
這一晚,沈瀾睡在狹窄的船艙里,隔著小小的窗戶出去,見外面朗月高懸,星子低垂,江面風煙俱凈,水波溶溶漾漾。
看著看著,沈瀾便輕笑起來,只躺在床上,放松了思緒,漸夢鄉。
第二日,雄報曉天下白,沈瀾吃過饅頭,便打算去客船甲班上走一走。昨日,挑船時刻意問過船工,這船上有幾個著襕衫的士子。
剛出客艙,沈瀾一眼便見穿著襕衫的那幾個士子在甲板上聚一團閑聊。
其中兩個雖穿著湖綢,可腳上的鞋卻只是普通藍布鞋。另兩個錦銀帶,香囊玉佩,一看便是富貴人家出。
沈瀾瞥了兩眼,卻未曾多言,只閑立風景。
立了一會兒后,那幾個人中便有一人站出來搭話:“這位兄臺,可也是去蘇州府參加鄉試?”
沈瀾輕笑一聲,穿了這麼多日讀書人才穿的襕衫,要等的貴人終于來了。
沈瀾轉過來,已然笑臉迎人,拱手道:“諸位兄臺,小弟不是去參考鄉試的,只是家貧,想往蘇州府尋個生計罷了。”
語罷,只苦笑一聲道:“我原是滄州人,只是先考妣俱亡,實不愿意再耗在科舉上。好男兒志在四方,聽聞蘇州府匯聚天下風,便想著前去闖一番。將來若有功名就之日,也好告先考妣英靈。”
這話條理清晰,明顯是讀過書的,還頗顯豪氣,同行的四個士子便不再懷疑。
他們四人原是同窗,雖年便在外讀書,但雙親俱全,聞言便有些憐憫。
其中一個頗為俊秀的士子開口道:“不知兄臺貴姓?”
沈瀾與他們通了姓名,序了齒。方知在四人當中行三,最小的那個才十六。
也是,江南一地文風鼎盛,年輕些的士子十四五歲便下場考舉人了。
最小的那個原以為沈瀾生得俊俏,想來年歲也不大,正期待對方比他小,誰知竟還大他三歲,一時便怏怏的。
沈瀾見他悶悶不樂的樣子,便笑道:“景弟,你還不知道年紀小的好。”
李景納悶道:“年輕有何好?”
沈瀾笑道:“年輕跑得快,先折秋桂來。”
眾人一愣,霎時哄笑起來。
這打油詩泛著一促狹勁兒,卻又有祝賀他蟾宮折桂之意,李景自己也忍不住發笑。
一時間,空氣里都充滿著快活的氣息。
全是十七八的年輕人,有個俊秀的即刻促狹道:“景弟年輕跑得快,為兄老邁不堪摘,還請景弟歇歇腳,先令秋桂兄懷。”
這下沈瀾也忍不住笑起來。
李景被調侃地惱,“惟學兄,你年不過十九,哪里老邁!”
楊惟學連忙擺手,正道:“到底不如景弟年輕。”
于是眾人又笑作一團。年紀最大的王志全笑著指了指楊惟學,又指了指沈瀾道:“楊惟學啊楊惟學,你怕是沒料到自己有朝一日竟能棋逢對手,將遇良才!”
楊惟學只覺這王覽小兄弟頗為風趣,便道:“是極是極!只是目前我與覽弟也分不出個高低來。”
說著,他目在周圍人上不懷好意的轉了一圈:“只等來日挑個好時候,再挑個促狹的對象,好在他上一決勝負。”
“別別別!”周圍人立時求饒。
沈瀾便正道:“小弟認輸,惟學兄當得起江南第一促狹鬼之稱。”
眾人復又哄笑起來,楊惟學自己也笑得打跌。
鬧過一出,沈瀾與眾人距離拉近,便想趁機問問蘇州城哪里的客棧安全、哪里的牙行可靠等等。
楊惟學自詡與沈瀾惺惺相惜,便道:“覽弟勿憂,為兄家在蘇州還算有幾分聲,屆時指派個老仆帶你便是。”
沈瀾心喜,這便是撞貴人的好了。八月秋闈,士子們回返原籍參考鄉試,尤其是著華貴的子弟,俱是當地大族。
有了這些大族子弟照料一二,便不懼被衙役欺凌、惡糾纏,辦事也有人引路。
沈瀾心喜,連忙道:“今日蒙楊兄恩德,來日若能幫得上楊兄忙,楊兄盡管吩咐。”
楊惟學見頗為知恩,心里也暢快,便道:“覽弟千里迢迢來蘇州,為兄焉能不盡地主之誼?屆時到了蘇州,為兄帶你去松鶴樓,好生祭祭五臟廟!”
沈瀾拱手道:“若松鶴樓太貴,我便只能留在樓里洗碗抵債了。”
眾人大笑起來,王志全指指楊惟學道:“那松鶴樓便是他家開的,覽弟盡管吃!”
一行人有說有笑地聊起了蘇州風,一時間滿船都是歡聲笑語。
此時此刻,置于人群之中,縱談,無拘無束,沈瀾方有劫后余生之。
慶幸之余,只極目去,見遼闊碧空之下,河面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數艘大船風帆鼓,破浪而行。
天高河闊之景,盡中郁氣!
那楊惟學見了此景,竟轉頭沖著沈瀾眨眨眼,笑道:“覽弟見了此景,可是詩興大發?”
沈瀾心知他這是又要來戲謔,便朗笑道:“倒想起了李太白的詩。”
楊惟學沉道:“可是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沈瀾朗聲一笑,接話道:“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兩人相視一笑,只覺湖海豪氣,關塞風景,萬里山河俱在懷中。
社畜姜知言,過勞死後穿越了。 現在放在她面前的是一份協議。 月薪十萬,合約三年,結束後還能拿到一套價值五百萬的房子和一百萬現金。 條件是……假結婚? “姜小姐,在結婚期間你不能干涉我的任何事,這些在合約上都已經列出來,如果有意見……” “沒有!沒有!” 望著面前的頂尖高富帥,姜知言很是上道地表示,“三年後我一定自動滾蛋。” “三年內,您有緋聞我替您澄清,您帶愛人回家我就是掃地阿姨,您要有孩子我把他當親生的照顧!” 望著一臉高興的薑知言,郁南衍把後半句“還可以再談”咽了回去。 他以為給自己找了個擋箭牌,實際上…… 郁南衍加班到十二點時,姜知言追劇到凌晨再睡到中午。 郁南衍連軸出差時,姜知言吃著空運過來的新鮮水果躺在花園吊椅上擼他的貓和狗。 郁南衍被底下蠢員工氣到腦疼時,姜知言和小姐妹拿著第一排的票看相聲,笑到肚子疼。 郁南衍:…… 姜知言:感謝組織感謝老闆,給我這個當鹹魚的機會!
別人穿越是麻雀變鳳凰,趙宛舒偏是反著來,是被世家掃地出門的冒牌千金。家徒四壁,親戚奇葩,更有真千金虎視眈眈。本以為倒霉透頂,沒想到是掉進了福窩窩,父母和四個兄弟把她寵上了天。 “誰讓我家乖寶不高興,就叫你們一世不舒坦!”趙宛舒小日子過得美滋滋,就旁邊這個腹黑美郎君是怎麼回事? “媳婦兒,看我看我,我上能舞文弄墨揍流氓,下會乖巧聽話疼媳婦!”
一個陰錯陽差她穿越了,只不過穿越的時機不太對,竟然穿越到了古墓里。還遇見了被人追殺的世子,將他救下,但是她并沒有如穿越小說那樣得到垂青,在古代過得風生水起,相反的過得十分凄慘。也因此開啟了和世子相愛相殺的日子。…
上一世馮艷紅被丈夫一家人算計,到一無所有,家破人亡,百病纏身,飲恨而終。 如今睜開眼,回到了一九八七年,還沒有訂婚,一切都還來得及,她要拆穿那麼人渣的真實面目,要讓那一家的人渣血債血償! 創業賺錢保護家人,平安康樂,富足一生....... 目睹了前世恩人被退婚現場,馮艷紅站在門前大喊'你不要我要,你嫌棄他我不嫌棄! ’
秦瑱穿越三國,成了一個寒門士子。 為了改變命運,四處求學,最終投入曹操麾下。 憑著超越時代的見識,屢次建功。 本想輔佐曹操成就霸業,沒想到卻因功勞太大,引起曹操忌憚。 正逢宛城之戰,眼見老曹要一炮害三賢,秦瑱再次勸誡,卻惹得曹操怒斥。 於是秦瑱果斷掛印而去,你老曹不是多疑嗎?那這軍師不當也罷! 至此,秦瑱轉入劉備麾下,以一人之力,提前改變天下大局。 奪淮南、戰呂布、敗孫策、取荊州,短短數年之間,輔佐老劉成就霸業。 多年之後,曹操遲暮,病榻之前,謂眾人云: 「孤一生行事,但無悔過,唯秦子瑄離去,孤之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