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秀才家的俏長女 第七百四十七章 邊城事

《秀才家的俏長女》第七百四十七章 邊城事

今年山下的稻田在收了水稻之後,試種了一季秋油菜,這個時候正是秋油菜開花的季節。

昨日來山莊的時候,老遠就看到了一片黃澄澄的油菜花,甚是麗。

既然不著急歸府,蘇雲朵索安排大家帶上紙鷂去山下游玩嬉戲,雖說山上也有空地,卻因爲樹木較多,並不適合放紙鷂,而山下剛不同,大片的油菜地正是放紙鷂的好場所。

只是這次遊玩並沒能讓大家盡興,因爲大家剛來到油菜,正震撼於這大片的油菜花之中,卻見幾騎快馬從城裡飛馳而來。

除了幾個小的依然沉浸在花海的震撼之中,幾乎所有的人心裡都被拎了起來。

陸瑾康的目力極佳,在聽到快馬奔馳的聲音時,就已經分辨出來人是誰,趕靠近陸名揚小聲說了句什麼,陸名揚的臉頓時就有些沉重,這讓蘇雲朵的心更是拎高了幾分。

這一行四騎快馬,其中有兩人蘇雲朵在府裡見過,一個是外院的管事,一個府裡的侍衛長,還有兩個蘇雲朵並不認識,而這兩人則風塵僕僕,就他們的穿著應該來自邊城。

這一行人匆匆而來,難不是北邊城那邊出了戰事?

此刻陸瑾康的心裡也有蘇雲朵類似的疑,只是他想得比蘇雲朵更多些。

自去年陸達帶著陸瑾臻去了北邊城,這是第二次專門由親衛回來送信的,上次派親衛回來是向陸名揚爲庸城酒樓索要酒的份額,這次回來又是爲何?

更令陸瑾康覺得疑的是這次回來的人並非陸達的親衛,而是陸瑾臻邊的人。

若是邊城起了戰事,往京裡送信的人怎麼也應該是陸達邊的人,而不該是陸瑾臻的人,再就真有戰事,這信也應該往宮裡送,而不是往鎮國公府送,更不應該送來這裡。

Advertisement

這兩人下馬之後,單膝跪地給陸名揚送上了兩封信。

這兩封信雖說直接送到陸名揚的手上,其中一封卻是楊傲羣寫給蘇雲朵的。

陸瑾康眉頭皺,心裡猜測這時候來急信的原因,看這兩人風塵僕僕的樣子,至也是三百里加急趕回來的。

在收信看信的兩個人過,陸瑾康的心裡總覺得很是怪異,腦子裡也有了猜想,想必應該是自己那個父親邊的人又出什麼蛾子了。

略加思忖之後,陸瑾康對著年齡大些的三公子、四公子小聲吩咐了幾句,讓他們帶著已經興得直跳腳弟弟妹妹們去前面放紙鷂。

很快小一輩的除了蘇雲朵和陸瑾康夫婦,其他的都撒開腳在油菜地裡歡快地穿梭嬉戲起來,年齡大些的三公子、四公子一邊看護著年齡較小的弟弟妹妹,一邊還分些神出來注意長輩們的靜。

雖說這會兒大家人在野外,蘇雲朵準備得卻十分充分。

這會兒馬車邊上,已經支起了簡易的桌凳,連點心和茶水都準了個齊全。

陸名揚收了信,讓兩個送信回來的親衛起,先問了些邊城的況,知目前邊城雖說有些小的擾和紛爭卻並無真正的戰事,這才讓人帶了兩親衛在一旁坐下歇息,自己則準備拆信看信,卻發現其中一封是蘇雲朵的,隨手就將信給了正指揮僕從上茶上點心的蘇雲朵。

蘇雲朵接了信,看手邊的事也忙得差不多了,就將事給白棉等人,自己埋頭看起信來,能讓親衛三百里加急送來的信,必定不會是小事,蘇雲朵心裡也是十分好奇的。

不過收的是楊傲羣的人,就算真有什麼急事,也不應該是什麼大事,三百里加急的信應該是陸名揚手上的那一封。

Advertisement

蘇雲朵抿了抿,又看了一臉嚴肅的陸瑾康一眼,默默地坐在自己的小桌前看起信來。

只是剛拆開信,眉頭就蹙了起來。

一眼看出這信並非楊傲羣的親筆信,楊傲羣這是出什麼事了?怎麼會讓人代筆呢?

可是信裡們約定的暗號卻赫然在目,這封信的確是楊傲羣給的沒錯。

蘇雲朵沉下心思,細細看起信來。

看完信,蘇雲朵終於明白爲何不是楊傲羣的親筆信了。

這封信主要說了兩件事。

首先說的自然是北邊城“雲裳”的經營況以及接下來需要的主要貨

自從楊傲羣與蘇雲朵合作在北邊城開了“雲裳”分鋪之後,每個月蘇雲朵都會利用酒坊往往北邊城運送醫用酒的機會,隨車隊往邊城送貨。

雖說貨從京城送到邊城要大半個月的時間,卻保證了北邊城“雲裳”分鋪與京城總鋪上新的同步,這大半年的時間楊家和楊傲羣因爲“雲裳”獲利甚

楊傲羣在信中代表自己和楊家向蘇雲朵表示深深的謝。

同時也明確告訴蘇雲朵邊城的“雲裳”被人惦掛上了,要從中分一杯羹,爲此鬧出了許多事。

這個惦記“雲裳”利潤的人,雖說信裡沒有直接點出名字,接下來的第二件事,卻已經足夠說明了這人是誰了。

就算不看後面的信,蘇雲朵也能猜到這個人是誰,自然非跟著邊城照顧陸達的貝姨娘莫屬。

對於貝姨娘的心思,說起來蘇雲朵也是能理解的。

貝姨娘雖說只是陸達的妾,卻是陸瑾臻的生母,也就是楊傲羣真正意義上的婆母。

若北邊城的“雲裳”只是楊傲羣個人的產業,貝姨娘只怕不會生出什麼心思來,畢竟貝姨娘名下也就陸瑾臻和陸玉樺這一兒一

Advertisement

就算楊傲羣賺來的錢屬於的私房,可楊傲羣是陸瑾臻的妻子,手上的錢財越多,陸瑾臻這一房也越是興旺,貝姨娘只是樂見其

可是北邊城的“雲裳”卻並不獨屬於楊傲羣,楊傲羣孃家佔了四,一想到楊家要分走四紅利,而自己卻一文都沒有,貝姨娘就覺得自己的心肝肺像被貓撓了一樣難能忍到現在著實不易。

於是就有了信中所說的第二件事。

楊傲羣是四月裡發現懷孕,那時正是“雲裳”換季的時候,幾乎整日裡忙著“雲裳”的生意,就不知道自己假借養生的避孕藥被貝姨娘給換了,自然也就不知道一直用著避孕藥的自己會懷上孕。

那幾日一直食慾欠佳,而且還有些嗜睡,一直以爲是太忙沒有休息好的緣故,直到突然在暈過去,才發現是懷上了孕,一查之下居然是貝姨娘擅自換了的藥,自然是又氣又急,卻又捨不得將孩子打掉。

只是原本想要給貝姨娘兩“雲裳”份的念頭這乙酸被給掐滅了。

貝姨娘也不知從哪裡聽說楊傲羣要給最終卻還是將那兩給了楊家,自然又氣又怒,不好明著與楊傲羣爭,畢竟楊傲羣肚子裡懷著孩子。

可是私下的作卻不,先是時不時在楊傲羣耳邊唸叨,做人要賢惠,既懷了孕不方便侍候陸瑾臻,就應該給陸瑾臻安排通房妾室。

楊傲羣在親前就與陸瑾臻之間達了共識,除非楊傲羣不能爲陸瑾臻生下子嗣,陸瑾臻方可納妾提通房。

楊傲羣自然不可能主爲陸瑾臻納妾提通房,陸瑾臻既與楊傲羣在婚前達了共識,他自己作爲庶子,就算鎮國府嫡庶之間沒有很大的差異,在外人的眼裡他終究是庶出,打小就明白自己與作爲嫡子的陸瑾康有著諸多不同,更是看多了京城世家庶出子的艱難,自是不希自己生造幾個庶出的子世人的歧視。

夫妻倆一致同心,對於貝姨娘的嘮叨都選擇了無視。

貝姨娘既已生了心,又對楊傲羣有了嫌隙,自然不會罷休,中秋這日趁著陸瑾臻喝多了酒,將自己邊的大丫環翠青送上了陸瑾臻的牀。

在貝姨娘的眼裡,陸瑾臻正是氣方剛的年齡,又是纔剛開葷不久的頭小夥,翠青裳絕對能夠爬牀功。

當年陸達與大徐氏之間也有類似的共識,可是還不是功爬了陸達的牀?!

可惜,陸瑾臻不是陸達,就算喝高了酒,陸瑾臻依然保持著警惕,翠青剛爬上牀,就被陸瑾臻一腳給踢下了牀,而且這一腳還特別的重,翠青連吐幾大口生生去了半條命。

消息自然很快就傳到了楊傲羣耳邊,楊傲羣自然不能讓陸瑾臻獨自與貝姨娘鬥法,自然要配合陸瑾臻,就算落下不賢的名聲又如何?

日子是他們自己過的,只要他們自己過得開心快活,別人怎麼說怎麼看,作爲武將之的楊傲羣是真的不在乎,於是很快就傳出楊傲羣了胎氣。

這個時候楊傲羣已經有產七個月的孕了,按理這個時候的胎相已經很穩當纔是,偏這個時候了胎氣,就算翠青的事沒有傳揚開去,楊家人也不會就此善罷甘休。

楊母一得到消息就帶著兩兒媳直奔大帥府,直接就要接楊傲羣回家去,話裡話外直指貝姨娘不慈,直接把原本就因爲陸瑾臻的不配合而鬱悶之極的貝姨娘氣了個倒仰,對楊家、對楊傲羣更是多了幾份怨恨,折騰起楊傲羣來更是手段頻出。

也是貝姨娘這大半年在邊城過得太過舒心了些,陸達邊沒有正妻,開始的時候需要眷的應酬基本由楊傲羣這個媳婦出面,並沒有貝姨娘什麼事。

待楊傲羣懷了孕,有些應酬自然就不好讓楊傲羣出面的,貝姨娘漸漸地就走到了人前。

陸達是北邊城的大帥,陸達到底在北邊城經營了六七年,在北邊城的百姓之中還是相當有威的,雖說貝姨娘只是個妾,奈何陸達並沒有帶正妻來,討好奉承貝姨娘的人不在數,漸漸地還算謹慎的貝姨娘也開始自大起來,開始以貝夫人自居。

了人們眼中的“夫人”,貝姨娘怎麼甘心被楊家和楊傲羣如此忤逆,於是婆媳開始的一次又一次的鬥法,中秋之事更是了婆媳大戰的導火索。

事實上陸瑾臻軍職在,除了休沐日其他時間多半住在軍營,貝氏算計陸瑾臻的機會並不多。

楊傲羣則不同,與貝姨娘都住在大帥府,就算住得不是一個院子,卻依然可以說是擡頭不見低頭見,揹著陸瑾臻折騰算計楊傲羣不要太方便。

楊傲羣也不是個好相與的,貝姨娘讓立規矩,也立,只是立了不到一刻鐘就抱著肚子喊疼,貝姨娘明知有假卻也生怕真的將楊傲羣肚子裡的孫子給折騰沒了,只得啼著後牙槽放楊傲羣回去。

如此鬥了幾日,那個被陸瑾臻踢吐的翠青終於養好子,回到貝姨娘邊侍候。

原本出了事之後,陸瑾臻一意要將翠青打殺了,貝姨娘卻以爲楊傲羣肚子裡孩子積福的名義留下了翠青的命,甚至還請了大夫爲翠青療傷。

翠青對陸瑾臻早有心思,故而並沒有從這次事件中吸取教訓,反而恨上了楊傲羣,急急回到貝姨娘邊侍候就是在找機會暗害楊傲羣。

楊傲羣對翠青自然有所警惕,邊侍候的丫環婆子對翠青也防得很,奈何只是千日做賊的,沒有千日防賊的,這日楊傲羣剛送了陸瑾臻去軍營,剛轉就被個小丫環給衝撞了。

雖說邊的丫環眼疾手快一把將人扶住,沒讓楊傲羣摔倒在地,腰部卻被小丫環撞了一下,這次是真的了胎氣而且還見了,如今被大夫勒令臥牀養胎。

陸瑾臻得知消息飛馬趕回府,震怒之下自然用了雷霆手段,很快就查明瞭真相,那撞了楊傲羣的小丫環自是沒有好下場,被直接賣了出去,翠青被直接打殺,貝姨娘作爲始作繭者被陸達收了大帥府的掌家權,足在自己的院子裡爲楊傲羣肚子的孩子祈福。

楊傲羣的這封信應該是邊的大丫環按照楊傲羣的口述寫的,雖說基本沒有離楊傲羣的口氣,其中卻不乏丫環自己的一些緒,最後在寫到貝氏被收了掌家權和被足時,幸災樂禍的口氣不要太過明顯!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