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日升青鸞 第131頁

《日升青鸞》第131頁

走過庭院時,風裡依稀傳來幾句言語,

“……都是騰龍圖案,皇太殿下住, 日日對著, 不合適……”

幾名員見了,急忙過來行禮。

都是工部的員,圍攏著薑鸞, 說起他們整修東宮的重點打算:

“臣等提議, 東宮裡的騰龍圖案都要修一修, 繪飛天彩!”

薑鸞笑了笑,抬眼打量四周可見的騰龍祥雲圖繪,

“誰的好主意,本宮自己都沒想到。實在是出類拔萃啊。”

為首的工部郎中興得滿臉紅,“是工部應侍郎的提議,臣等也覺得好!”

薑鸞不置可否,召了廊下迎出來的秋霜,“帶幾位工部郎中去喝茶,歇息歇息。看他們忙活得滿頭是汗。”

又召了淳於閑過來,帶著笑悠然問,“他們提議把東宮殿室的所有騰龍全改,你覺得如何?”

淳於閑不吭聲。

薑鸞吩咐下去,“帶話給幾位工部郎中,他們回去自己商議著。本宮覺得花費過於奢侈,不想改。若他們堅持要整修的話,寫個奏本,寫明預算,正式遞進中書省。”

Advertisement

淳於閑剛才還有些不準,如今聽了那句‘遞進中書省’,倒是確定了薑鸞的心思。

“奏本遞到裴中書的手裡,他們幾個的仕途也算是到了頭了。”

淳於閑搖搖頭,“裴中書最為厭惡表面文章。浪費巨資錢財,隻把龍改為,於國於民何益呢。”

薑鸞哧地笑了,“於國於民當然無益,於仕途或許有益?他們是在明晃晃的拍馬屁啊。”

隨意地坐在長廊欄桿上,抬頭看頭頂的騰龍柱。

“國庫窮著呢。裴中書費了大力氣扳倒了盧氏,抄家得的錢財還沒進手又流水般花了出去。陣亡將士的恤金至今隻發下了一半。明日工部那幾個如果堅持上奏,裴中書見了奏本,只怕要恨得骨。”

“殿下剛才為何不勸一勸。”

“我勸什麼?了歪心思的人,還留著做什麼?裴中書如今勢大,借他的手用一用,索清除一雜草,把位子讓出來,讓給心思沒那麼歪的人。”

薑鸞說著,轉過頭來笑問,“淳於手邊有沒有什麼人選舉薦?名字職務報上來,我這邊先預備著。”

Advertisement

淳於閑斟酌著諫言:“皇太打算的做法,於朝廷大有好,但和裴中書的關系融洽並無好。若是傳出去,對殿下自己的聲譽也不大好。自古東宮重賢德……”

薑鸞瓣翹起,開口:“錯了,淳於。”

淳於閑愕然,“臣屬哪句話說錯了。”

“說的話句句都對,但時機錯了。”薑鸞隨意地倚靠欄桿,向頭頂金繪製的騰龍圖案,

“淳於,你是寒門出、飽讀詩書經義的賢臣,未經歷過京城的政局傾軋。詩書經義的道理,是局勢安穩時治國用的。現在我安穩嗎?”

淳於閑啞然無語。

地拍了拍淳於閑的肩頭,“沒有責怪的意思,只是本宮從前吃的虧太多了,虧出不經驗,私下裡說與你聽。”

“人都不安穩,賢德名聲有什麼用。”前頭是往下的臺階,三級並做兩級,蹦蹦跳跳地往下走。

“賢德名聲能讓大權在握的裴中書聽我的話嗎?能免了我每日的讀經義寫文章嗎?能讓我去前殿觀政嗎?賢德名聲只會牢牢地困住我的手腳,讓我連在殿裡聽聽曲兒,看看歌舞都不行。”

Advertisement

“更何況,”豎起纖長的手指,晃了晃,

“我還不是正大明立儲的皇太子,而是半路出家的皇太。自古世道如此,子要立,比男子更艱難百倍。你瞧著吧。如果立起了賢德名聲,以後有的是人順著這點拿我。”

回頭笑問,“我說的對不對,謝舍人?”

謝瀾走上兩步,毫不遲疑接口,“殿下說得極是。如今勢已經被人掣肘,若再循規蹈矩,賢德,大度,寬仁,謙和,忍讓,是高潔品質,亦是重重枷鎖加。”

“說得很好。看得出是一心一意為我著想了。”薑鸞一拍手,“幫我想個法子,有什麼辦法衝破如今被人掣肘的不利局面?”

謝瀾不假思索,“風起於青萍之末,千尺長堤潰於蟻,從細微開始。”

————

傍晚時,裴顯從政事堂出來,斜夕照,遠山蒼茫,秋風裹挾著枯葉飛過庭院,自有一種蕭瑟

他站在臺階高,駐足觀看了一陣。

自從八月京城那夜,他立下了從龍之功,被時勢推到了如今的位子上。

同時攬著軍務、政務,兩邊的大權,風頭幾乎蓋過了朝堂裡執政數十年的王相王懋行,說一句權柄煊赫,當朝新貴,並不算過。

卻也是是他三月從河東領兵勤王時,並未想到的局面。

八月初十當夜薨逝的天子,是裴太后的親子,他脈相連的嫡表親。他扶持登基的新帝,溫吞寬和,更適合為天子,卻和裴氏並無脈關聯。

延熙帝山陵崩,死因並不像放出來的‘驚病重薨逝’那麼清楚乾淨。離宮那邊的裴太后連續發書信痛罵他。

罵到現在,他已經連信都懶得打開了,直接往書房的故紙堆裡一扔了事。

遠在河東的裴氏家主是他的嫡親叔父,寫信謹慎地表達了家族的不安。

Top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