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日升青鸞 第124頁

《日升青鸞》第124頁

文鏡就守在門外,立刻出聲安殿裡,“督帥剛才遞了消息過來,政事堂已經議出結果了。他很快便過來,迎公主出去。督帥的原話,請公主稍安勿躁,耐心等候。”

薑鸞嘀咕著,“我肚子。”

在室轉了幾圈,沒有宮人伺候,茶水當然早就放冷了。喝了口冷茶,又回門邊,繼續砰砰地砸門,“連口熱水都沒有!——”

沉重的兩扇木門左右應聲打開了。

裴顯就站在門外。

他此刻穿的不是中午領進宮時那利落的袴褶袍子,而是換了正式端肅的朝服,頭帶武冠。

繁複的朝服層層疊疊,最外層的圓領紫袍大袖朝服,修長的脖頸出白紗質襯裡,金魚袋一不茍地佩戴在腰間犀皮帶上,薛奪在後替他拿了笏板。

薑鸞裡不做聲,視線上下打量著他的穿戴。

裴顯這人談吐倒是講究禮儀規矩,做事從來不遵循規矩。這還是頭一次見他在宮裡穿起覲見用的正規朝服。

就在站在門邊打量的當兒,裴顯已經後退兩步,行君臣拜禮,

Advertisement

“臣裴顯,參見漢公主。還請漢公主移步太極殿。王相,李相,等朝廷三品以上重臣,已經全部聚居在太極殿等候。”

薑鸞微微一怔。

如果沒有記錯的話,自從四月初一那天的兩儀殿外第一次見面起,為宗室公主,空頂著個君臣綱常的名號,裴顯從未拜過

連帶著他今日種種不尋常的神作,一個不太好的猜測從心底約升起,薑鸞不肯出門去,反倒往門裡退了半步。

輕笑了聲,“今天太從西邊出來了,頭次見裴督帥行禮拜我。說說看,究竟是怎麼回事。三品以上的重臣們聚在太極殿等我做什麼呢。”

“聖人病重崩殂,中書省已經草擬詔書,晉王殿下登基為新帝。”裴顯行禮起,極平靜地陳述道,

“晉王殿下在病中,嫡子尚未出世,為社稷安榮長久計,國不可無嗣君。循祖製,臣等請立漢公主為皇太主東宮承嗣。”

聽清楚話裡意思的時候,薑鸞的表空白了一瞬。

本能地想往後退,但剛才已經退了半步,退得足夠多了。骨子裡有什麼東西,阻止著繼續後退的弱舉也不地站在原地。

Advertisement

“……皇太?”翹了下角,嘲諷地說,“大聞朝的規製還有這個東西?以前只聽過八十年前的一任君,是我孤陋寡聞了。”

“太皇帝開國初期定下的禮部舊製章典,”裴顯的聲音依舊沉穩和緩,和平日並無不同,

“天子病危,國嗣不穩,危及社稷傳承時,皇主東宮為嗣君,為皇太。如今聖人崩殂,新帝即將登基,龍尚未康復期間,皇太為嗣君。”

薑鸞點點頭,表示聽見,“長見識了。”

生得玉白,下卻被自己無意識地咬得嫣紅,兩邊澤對比強烈,看得便有點驚心。眼角天生微微下垂而顯得狡黠的眸子,沒什麼表地筆直瞪視著一個人時,原來也可以顯出凌厲。

“這麼大的事,竟無人和我說。”輕笑,“皇太之事,誰替本宮決定的?”

裴顯嗓音沉著,據實回稟, “政事堂四人,合力議定。”

“包括你裴顯?”

“包括臣。”

“誰首先提議的?還是你裴顯?”

“是臣。”

薑鸞並不覺意外,“政事堂四位重臣,你腦子轉得最快,做事最不規矩,我就猜到是你。”

Advertisement

越門檻,走近幾步,“裴顯。”

大事當前,的聲音還是慣常的輕而,並不顯得慌張,反而帶出異乎尋常的鎮定冷靜,

“我和你說過的,我想要關起門來,自己過自己的日子。坐上了皇太的位子,了東宮,我還如何過我想過的日子。我的公主府呢。”

步步近,裴顯並不退讓,吐出一句斬釘截鐵的話,

“社稷大局為重,個人小義皆為輕。”

薑鸞在他面前站定,“我的子,你是知道的。我從皇宮裡出來,麒麟巷開了公主府,花費了多心思,你從頭到尾也都知道的。如今你我去東宮?”

輕笑了聲,“堅持讓本宮主東宮,穩定社稷國嗣,做什麼皇太……裴小舅,你會後悔的。”

“後悔也是將來的事。”無論是聽到‘小舅’的親近稱呼,還是言語裡的不客氣,裴顯都毫不搖,

“在今時今日,如此的安排,是對大局最好的安排。為薑氏皇家嫡系脈,國之重任落於肩上,責無旁貸,請公主承擔起來。”

他讓開一步,出黃昏庭院影影綽綽的代步轎輦,“請公主上步輦。”

薑鸞從他側走了出去。

伺候步輦的幾個侍小跑著靠近,在面前跪伏下,殷勤地抬起手掌,意圖托起的靴底。

“滾開。”薑鸞厭煩地斥退他們。

“不是我去太極殿麼?”抬手點了點面前,“裴顯,裴督帥。你過來。”

裴顯緩步走進庭院,在面前半蹲下,抬起寬大的手掌,“請公主上步輦。”

薑鸞看也不看托舉的手掌,巧的羊皮小靴抬起,烏皮靴底狠狠地踩在他蹲下的膝蓋上。

Top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