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崔氏玉華 第171章 真心

《崔氏玉華》第171章 真心

171真心

華良媛抬臉抿一笑,出兩個小小的酒靨對宮人說道:“白芷,你說下次殿下過來的時候,我穿那件丁香的寢可好......”

那宮這副模樣,也不由的替開心,連忙上前湊趣道:“良媛,您生的雪白,穿什麼都好看的,不過太子殿下上回也贊過您穿那件丁香的長很出挑,那一定是錯不了的。”

華良媛聽了越發喜歡,手抱住雙,將下頜擱在自己的膝頭上,默默的回味著昨晚兩人相時的形,臉上不由悄然的泛起了紅霞,眼睛也越發的晶亮了起來。

白芷的宮人本就是自伺候華良媛的大丫鬟,此刻立在床前,也是不由連聲慨,自家這小娘子還真是個福澤深厚、鴻運亨通之人啊。

這華五娘自小是個見花落淚、對月捧心的氣人,那年也不過才剛十歲出頭的年紀,于家里宴席上湊巧與太子殿下等一群年走了個兩對面,就這麼看了一眼,不知怎麼的就的心,而后在家里的時候,自己一個人不知道寫了多夾纏不清的詩詞歌賦,寫了又燒,燒了又寫的,嚇的白芷們這些伺候的丫鬟整日里戰戰兢兢,深怕哪一天被人知道了倪端會鬧出大禍來。

誰知自從選秀開始,雖然是風波不斷,傳說中要進東宮的人選也不知道換了幾茬,可自家小娘子最終竟然真的如愿以償進了東宮,那圣旨頒下來的時候,們幾個伺候的,那份激雀躍之竟不比這華五娘本人幾分。

幾個大丫鬟中,夫人最終選中了白芷陪五娘進了東宮,誰知太子殿下來臨幸的第一晚,白芷就差點沒被嚇破了膽,自家主子大概是多年的夙愿得嘗,萬分激之下,全然忘了禮儀份,一雙眼睛直勾勾的盯在太子殿下的臉上是再也移不開了,一屋子的人都發現了的不妥,白芷那時差一點便要嚇的尿子了,太子殿下遲些便也看出來了,并沒馬上怒,倒是和聲問了一句怎麼了

Advertisement

這一問之下,倒把華良媛的眼淚都問出來了,那司閨宮人再也忍不住了,上來便想將帶下去管教,反倒是被太子殿下給攔住了,后來把他們這些宮人都遣了出去,兩個人并肩坐在床榻上說了好一會兒話,便就熄燈就寢了。

再后來,等邊上伺候的人也都看出來太子殿下對這華良媛的好來的時候,那殿下就連著兩晚歇在了這里,這一下,白芷才算是真正的放下了心來。

華良媛并不知道周圍人的想法,現在只一心沉溺于滿心的喜悅中,自己果然想的沒錯,太子殿下他果然便和自己想象的那人一模一樣,而且他也心悅于自己,他聽了自己的傾述,便用那樣驚喜的眼神看了自己好半天,而后便是那麼意的憐......華良媛想到此,兩頰上原本的淡淡的緋已經燒的通紅。

這東宮如此的形,雖然略微出乎了崔皇后的預料,但這華良媛了李濟民的眼,總比那華良媛要好,這陣子,那盧彥孝的野心是越發明顯了,將來事的時候,他這當朝尚書令必然將為極大的阻力,若是他盧家的兒再了太子寵妃,恐怕他決心便越發大了。

這崔皇后在惦記盧彥孝的時候,這李紀也正在想著盧家的事,他此刻面前攤著的是人收集來的有關北疆商貿的一些記載,他原不太懂這些,不過因為在北疆征戰多年,對那里的民風貌倒是頗為了解的,這商貿的本不過就是以,并沒什麼高深的東西,李紀倒也看的興致

按著李紀的想法,他想將那北疆道的事盧彥孝也暗地里摻上一份,這盧家一直走的清貴路線,私財與崔澤厚、黃一郎等人無法比擬,而且他又掌管著戶部與工部,有他參與,今后這條路也會走的暢通些,不過此事還要和太子殿下慎重的商議商議。

Advertisement

窗外突然傳來一陣人嘁嘁喳喳說話的聲音,是阿蠻在廊下吩咐小丫鬟去園子里折花回來瓶,芍藥不要紫的紅的,要的白的,白便站起蘭花要連著枝剪回來,不要單剪一朵花......

李紀不由側耳聽了一會兒,想了想便站起往廊下走去了,他現在所呆的地方,不是他外院的書房,而是院東廂房里的一間,這間房子原本空置著,現在被李紀派人單擺了一條孤零零的大案幾,充當他的臨時書房在用。

李紀這兩日不但晚上,連白日里沒事的時候都呆在院,他前陣子安排好了清理外院諸人的事后,突然便命人在院正北房的東首給他收拾出一間書房來用,現下那書房還沒裝置好,他便先在這東廂房里湊和一下。

玉華正盤坐在榻上看賬簿,一下聽到外面廊下阿蠻向李紀請安的聲音,不由便手理了理自己的頭發和飾,又坐的端正了些,心里暗暗嘆了口氣,這是李紀的府邸,他要在院設書房,玉華自然不好多說什麼,可李紀這在院一呆就是大半天,忙一會兒自己事務便會溜達到正房來找說說話,便實在讓有些不習慣了。

李紀邊往房里走邊手對玉華擺了擺,示意不要站起來請安,玉華心里本來就有點憋氣,便也借坡下驢,只在榻上對李紀欠示意了事。

那永嘉坊新過來的阿蓉,與阿秋和阿初不同,雖然是擺明了的通房人選,不過面子上卻一點也不顯,只安安心心的伺候他們兩人,知道李紀不習慣丫鬟近,便從來不往他跟前湊,知道他們夫妻二人說話的時候不喜歡跟前留人,這會兒給李紀上了茶,便老實出去了。

Advertisement

頭兩日李紀這樣進來的時候,玉華還只當他是有事和自己商議,每次都會放下手頭的事等他開口,結果李紀或者只是在旁邊坐坐喝了茶就走,或者是隨便和說幾句無關要的閑話,弄的玉華一頭霧水,既不好放任他干坐著不理,卻也不知道該與他說些什麼,兩人常常就那麼大眼瞪小眼的干坐個好半天,玉華這兩日干脆便不再理睬他了,只招呼他一下,便只管做自己的事

其實不但玉華郁悶,阿蠻等大小丫鬟也一樣,以往李紀一早出去,一般不到用晚膳不回來,這新昌坊連個長輩都沒有,這院頓時就們自己的天下,可這李紀往那房子里一坐,雖然也不差遣們,但這整個院的氣氛都不一樣了,各個難免都要繃了皮子。

不過李紀倒是一副毫無察覺的樣子,此刻他也褪了鞋盤坐在了榻上,喝了一口茶后,見那崔五娘埋頭看著賬本,便輕輕咳嗽了兩聲,突然說道:“五娘,你有沒有發現這新昌坊的布置有些呆板”

玉華猛聽他這麼一問,先是愣了愣,而后認真想了半天才說道:“比起永嘉坊來,是刻板了些,原先是您定的圖紙嗎”

李紀笑了笑說道:“哪里看過什麼圖紙,還不都是禮部一手持的,對了,五娘,你看這院里,在那西廂房前面的兩棵大樹之間,是不是可以安上一架秋千啊”

“秋千”,玉華眼睛一下子亮了,自小到大,便不知道嬉戲這兩個字怎麼寫,秋千自然是從來沒打過的,到了永嘉坊之后,在別人家里是見過的樣子的,不過也并沒有機會去試一下。

李紀見這樣,心中十分得意,便又繼續道:“若是現在就命人開始安裝,我看明日就能上了。”

玉華聽了,不由自主的便馬上點了點頭,而后突然想起了什麼,語帶疑的問道:“郡公爺您怎麼突然想起了這個”

李紀輕咳了一聲,面不改的說道:“因為安置外院的事,便想起來看了看整個新昌坊的圖紙,只覺得哪里都不太對勁兒,卻又想不出究竟是怎麼個不對法,我便回想了一下那永興坊的布局,別的都記不太清楚了,倒是想起我原來住的那院子里,也有這麼兩棵大龍槐,那中間便安了秋千,我小時候常常在上面玩,現在想來,若是院子里有這麼一個東西,倒也能讓院落看著更活泛些。”

玉華從來沒聽李紀說起過他時在永興坊的事,也沒聽他說過這許多瑣碎的閑話,心里一時有些,一時又有些愣怔,便呆在那里半天也沒說話。

李紀斜了一眼,又說道:“看來五娘并不喜歡這個主意,那便算了......”

“哪里哪里,郡公爺這個主意甚好”,玉華連忙否認道。

李紀見這樣,反倒裝作沒事人一樣,隨便哦了一聲,便又拿起手邊的一本山河志專心看了起來。

玉華見他突然就沒聲了,心里不由有些著急,想了想便輕聲問道:”郡公爺今日就安排人裝這秋千嗎”

李紀一聽這話,仿佛十分驚訝的抬頭看著玉華,一挑眉說道:“如今這院的事不都是你在安排的嗎你若也覺得好,便命人做起來便是,還有,這院子你看著哪里不夠好的,便只管找人來好好規劃修繕,也不用問我了,我對這些并不很懂,你看著好就行。”

玉華倒沒想李紀會這麼說,如今雖管著院,但也只是安排一些最平常的瑣碎庶務,這修繕院子的大事,怎麼敢擅作主張呢可眼下確實很想在院安座秋千,想了想便避開了李紀的話頭,只低聲說道:

“郡公爺您這麼說,那我就按您的吩咐,找人去將那秋千先裝起來了。”

說完見李紀并沒太多其他反應,玉華便揚聲將守在廊下的五了進來。

原來李紀趁著前兩日宮,已經從李盛那里討了一個小監過來,這小監名字做五,是那史王月福認的干孫子,這王月福曾是圣上李盛邊的,是極得李盛信任之人。

這五比小六子還小一歲,人卻機靈的不行,耷眉細眼的天生一副討喜相,這才來了三四天,便已經和院上下都悉了起來,姑姑姐姐的個不停,因為是監,他出院便比小六子更加方便許多,而且他年紀雖小,在宮里卻也是老辦差的了,做事十分穩妥,現在不伺候著李紀,連玉華也時不時他去外院傳話。

這邊李紀見玉華忙不迭的安排起秋千的事來,終于按捺不住,角邊出一個得意的笑來。這行軍打仗的套路果然放在哪里都是有用的,自己這敵分析的顯然極確,下一步還要想法子多打探一些軍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