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青玄明白了,說道:“進其的人,都是爲了迴歸而來?”
屹匡點頭道:“可以這麼說。世間萬萬象,已經無法吸引我們了。到了至尊後,對天道的領悟已達巔峰,至尊之上是否還有存在,無人得知。若是有,怕就是道本了。解開這宇宙的終極之謎,也許就是至尊存在的最後意義。”
楊青玄有些恍然,難怪古往今來那麼多強大的存在不見了,原來是對萬萬象失去興趣後,退出了這個宇宙的舞臺,那麼他們還活著嗎?
楊青玄問道:“至尊會死嗎?”
屹匡道:“會的。有生就有死,這是天道法則中的因果律,至尊也不能超。”
楊青玄想起鬼藏曾經說過,在鬼界的歷史中,只記載過一次至尊隕落,難道剩下的都到了衆妙之門?亦或者獨自進五衰而亡。
楊青玄又問道:“那大家對於迴歸,可有什麼線索?”
屹匡沉默了下,說道:“每個人的悟不一樣,並沒有統一的想法,有些人宣稱自己獲得了終極真理,但並不被其他人所認可。倒是有種推測大家較爲認可,便是哪怕至尊也無法達終極,因爲至尊依然在道之下,不能達到與道同樣的高度,或者超道外,就永世無走到最後那一步。”
楊青玄心中一驚:“這豈非是個令人絕的推測?”
屹匡的臉也不太好看,他也畢生參悟,進衆妙之門不知多歲月了,也不知何時就會迎來五衰,這個普遍的看法讓他也到一悲涼。
屹匡苦道:“誰知道呢,即便這個推測,也終究只是個推測,並沒有人可以實證它。”
這話似乎更令人絕,卻又似乎給予人一點希。
玄天機突然笑道:“沒有至尊修爲,就連爲此絕的資格也沒有。”
屹匡苦笑著搖了搖頭,也不知是開心還是鬱悶。
三人走了一陣,屹匡忽然停了下來,說道:“就到此地吧,其實哪裡都一樣。”
楊青玄往四面去,依然是空無一片,是真正的空無,沒有任何規則存在,包括空間規則。
他愣道:“這裡怎麼修煉?”
屹匡輕蔑的看了他一眼,並不回答,而是喃喃自語的說道:“多年沒有人進來了,偏偏到我值班時就來了,希別再有人來了,影響我修煉。”
說完,就轉一走,消失在前方。
楊青玄一頭霧水,只好向玄天機。
玄天機說道:“這裡已經是門了,門並非一空間,若是有空間,那依然還在規則的範疇,置於大道之下。這裡不存在任何規則,故而幾近於道。”
楊青玄似懂非懂,皺起眉頭細思這段話。
想了一陣後,他搖頭道:“不對呀,若是沒有空間規則,那我們在何,如何安放我們的呢?”
玄天機道:“安放我們的,是我們本所帶的空間規則。比如此地並沒有萬,而你的至尊軀依然是構,你自帶了規則。”
楊青玄恍然道:“我明白了,這裡沒有任何規則,所以大於任何規則。之所以能容納我們,是因爲我們所擁有的一切規則,包括可容萬的空間規則,都在此地的‘規則’之下。”
玄天機道:“用‘規則’來形容此地,是不恰當的,但可以這樣理解。此地僅僅是簡單的‘無’罷了。正因爲它什麼都沒有,才能生出一切有。”
楊青玄靈一閃,彷彿抓到了重要的事,的莫名就溫熱起來,似乎一下就應到了那浩瀚無垠的‘無’,超越一切的‘無’,不可名狀的‘無’。
當你“有”的時候,你只能生出對應的“有”,比如你有火,可以生出火之一切。
而當你“無”的時候,卻可以生出一切“有”,可以是火,是水,是風,是雷,是一切。
楊青玄道:“我終於明白了,天下萬生於有,有生於無。”
玄天機含笑道:“你明白了。無中生有,是我們所能領悟到的最高一步。再往前是什麼,就沒有人知道了。或許要超越‘無’才能知曉,可古往今來多至尊,是否真有人越過了這一步,就不得而知了。”
楊青玄苦笑道:“這問題太難了,離我也太遠,大概會像這無數先賢一樣,永不可得。”
他嘆了口氣,緩了一陣,說道:“先不想這些,當務之急,是你踏至尊,我憨實道。”
有了這“無”,想要憨實道,令其大就是很現實的事了。
“無”可以生一切“有”,只要你的境界悟足夠,理論上可以達到“已存在”的一切高度,甚至是古、魔、果這樣的遠古天行者存在。
楊青玄當即盤坐虛空,雙手訣印,開始修煉。
玄天機也在不遠盤坐下來,將雙手放於雙膝上,默默閉上雙眼。
這裡沒有任何存在,也就沒有時間。
兩人的修爲境界在悟中一點點增強,許多修煉中的困擾,對道法與神通的疑,各種心法下的阻礙,都在“無”的知中慢慢延生過去,獲得一切。
楊青玄腦海中忽然閃過一道畫面,像是久遠之前的記憶中傳來的聲音:“只要有出生,就會有死滅,既然你我都誕生了,就已經在大道之了,還如何窺得大道呢?”
他砰然心,全如電流淌過。
這段話不正與此刻的景極爲相似嗎?
衆妙之門是“無”的,而他本是“有”的,“無”已經生出了“有”,就等同於降級了,哪怕知到了一切“有”,也未必能知到“無”。
事實上,只要你依然有“知”,就不可能是“無”。
楊青玄徹底愣住了,當你說自己證得了“無”的時候,你就得到了“證得”之“有”,說明你並沒有證得“無”。
“那如何才能得到‘無’呢?”腦海中浮現出另外一道聲音,楊青玄怦然心跳,這聲音正是玄天機的,但並非眼前的玄天機所說,而只是深藏在自己記憶中的聲音。
//今天沒更了。
據聞曾有聖人取黃泉之水,幽冥之土,煉獄之火捏成一碗,其中封神獸之魂,碗名七情。後七情碗流入凡塵,在世間輾轉,直至落入唐蘇蘇手中。 神獸坐在碗裏,頤指氣使,“每天要給本神獸上三炷香,非龍涎香不可。” 唐蘇蘇淡定倒入半碗雞肉味貓糧。 神獸大怒,“我可是很兇很兇的犼,吃龍的!”再倒半碗貓糧。神獸揚揚下巴,“再加兩條小黃魚。” 世人皆有七情,神佛妖魔亦不能免,善惡一念之間,被母親用自己壽命換來唐家二十年富貴,七情碗的命定擁有者唐蘇蘇,將用這件世間奇物做些什麼? 又是誰發現她的身份卻隱而不提始終保護著她的安危?
身懷戰神血脈,狂血傲骨,力壓諸雄!不滅圣體之軀,肉身成圣,橫掃八荒六合!天覆地滅,為我永尊!…
*凡人修仙流/百萬長篇/古早情懷這仙路迢迢,招凝遇見過很多人。有些人氣運逆天,坊間溜達一圈便可得上古傳承。有些人平平無奇,初入秘境卻對秘境事物了若指掌。有些人年輕稚嫩,開口卻是萬年前驚天秘史。有些人游戲天地,世間卻尊他為元嬰之下第一人。有些人傻白無知,人群中露臉就能引四方神人拜倒石榴裙下。……于是,因為這些人,這仙路風云變幻,劫難重重,無數人被卷進風云中,或身隕其中,或追隨一人。招凝卻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