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已經進初秋,天氣依舊熱得讓人發慌。
一過了中午,整個後院都靜悄悄的,半個人影都見不到。
書房,宋安然同宋子期對面而坐。
宋子期說道:「為父收到消息,下個月為父將卸任南州知府,前往京城述職。你去準備準備,屆時全家隨我一起去京城。」
「去京城?」宋安然很驚訝。
別怪宋安然有這反應,二十年前宋子期幾乎是倉皇逃離京城,整整二十年宋子期都在避免前往京城。就連同京城相鄰的城市職,宋子期都拒絕接。
之所以會如此,也同當年的張局勢有關。說起當年的局勢,又不免要扯上老黃曆。
本朝開國太祖皇帝蕭功,本是軍中小將,因被上搶功誣陷,憤而殺人。之後一不做二不休,乾脆帶領手下兄弟起事反叛。當時正值天下大,蕭功偏安一隅,得以穩步發展。到四十歲開國稱帝,年號長興,在位三十年。臨終時將皇位傳給嫡次子蕭威。
蕭威,廟號太宗,年號天聖,在位三十五年。長於軍伍,武功彪炳。繼承帝位后,先後三次率兵親征,是名副其實的馬上皇帝。
太宗老年,和所有皇帝一樣,不可避免的犯了疑心病。加上太子亡故,兒子們為爭位鬧得不像話,太宗發怒,乾脆將所有年皇子趕出京城,打發到封地上。只留年僅八九歲的子蕭懷在邊。
之後十年,天下太平。
等到彌留之際,太宗皇帝才肯留下傳位詔書,將皇位傳給當時不過十八九歲的子蕭懷。
太宗過世,蕭懷登基,年號泰寧。
泰寧帝對幾位年兄長極為忌憚,就怕兄長們不服他這個弟弟皇帝,會起兵造反。在文臣們的鼓下,泰寧帝決定先下手為強。先派遣使臣前往封地查探兄長們的虛實。卻不料使臣跋扈,兄長們也藉機生事。殺了使臣不算,還說泰寧帝邊有臣,離間天家緣親。
泰寧二年,定王蕭恆並其他王爺,打著清君側的名義,起兵造反。史稱泰寧之變。
泰寧五年,定王蕭恆率軍攻京城,泰寧帝蕭懷於宮中自焚而亡。數日後,定王蕭恆稱帝,年號永和。
永和帝得位不正,遭天下天唾罵,尤其是讀書人,在他稱帝后依舊大罵他為臣賊子,永和帝大怒。
為泄憤,也是為震懾有二心的人,永和帝高舉屠刀,對文集團進行了持續五六年的大清洗。因大清洗而死的人足有數十萬人,被大清洗牽連關押流放的人更是不計其數。
有因大清洗而死的人,也有眼明心亮,見機得快,順利躲過大清洗的聰明人。宋子期便是其中一員。
宋子期乃是泰寧三年的探花郎。泰寧四年,宋子期見京城局勢危機,繼續留在京城只怕命不保,於是果斷放棄翰林院的差事,請旨外放。任命一到,宋子期就帶著新婚妻子蔣氏急匆匆的離開了京城,甚至來不及同師友以及岳父岳母們告別。因為離京及時,又不曾議論永和帝得位一事,宋子期以及家人才能順利躲過永和帝的大清洗。
宋子期這一離開便是二十年,等到永和十八年才有機會帶著一家老小再次回到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