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現代言情 逃荒不慌,三歲福寶寵全家 第155章 宗族的力量

《逃荒不慌,三歲福寶寵全家》第155章 宗族的力量

胡里正管理泰安鎮多年,與數任縣太爺打過道,心眼子比在場所有人加起來都多。

程大牛的心思雖然沒寫在臉上,看在他眼里,也跟直說沒什麼兩樣。

“這可是不得,”胡里正輕描淡寫地打消程大牛等人的疑慮,“之前落戶到泰安鎮的災民,頭一晚也都是在宗祠中過渡。”

“總不能因為你們格外英勇,就睡荒郊野外吧?”

胡里正盡量減輕口音,還放慢了速度,聽起來與關松的話就很接近了。

不用白嫣翻譯,程小棠也能聽懂,不得不慨姜還是老的辣。這話有沒有水分不重要,重要的是表明態度。

既然在宗祠過渡一晚是慣例,就不是需要償還的人

關松也適時勸道:“那可不行,我回去沒法跟縣令大人差。”

話說到這份上,程大牛與族長對視一眼,也不好再推辭,“那只能打擾了。”

一行人跟著胡里正,在圍觀百姓各式打量的眼神中,穿過鎮中心的主街,來到了東邊的胡氏宗祠。

遠遠看到燈火通明的宗祠,程族長就生出一的羨慕。

都是族長,瞅瞅人家,再瞅瞅自己。

努力了大半輩子,最后連村長都沒得當,實在愧對年時父母長輩的期待。

然而悲傷只屬于他一人,程氏族人眼見武泰鎮不比定鎮差多,心里都樂開了花。

Advertisement

繁華好啊,以后賣蘿卜都能多賺幾文錢。

胡氏一族作為泰安鎮最大的宗族,宗祠不僅修得富麗堂皇,還附設學堂,讓族人子弟在這里讀書求學。

據胡里正介紹,這學堂是由胡大學士的祖父一力促

胡大學士一脈早已定居京城,卻始終記掛著族人。每年都會派兒孫送銀子和珍貴的書籍回來,讓族中子弟更進一步。

程小棠以往只知道在古代宗族勢力很強大,小到掌控族人的婚喪嫁娶,大到影響整個王朝的走向。

在逃荒路上,見識過太多道德崩壞、倫理喪失的場景,并不深。

直到看到胡氏宗祠,才切到宗族的凝聚力。一人得道,就會不余力地提攜全族人。

若是有才的后輩,又能得到反哺,從而生生不息。

眾人毫不掩飾地出驚嘆且羨慕的神,讓胡里正很是用。

不過因為關松的提點,他沒有生出輕視之心,而是慈眉善目地表示胡氏學堂也接收非本族的學子。

只要通過學考核,就能進學堂。

“當然,束脩是要的。”胡里正適時開了個玩笑,消融雙方的生疏。

“里正老爺說笑了,若能進胡氏學堂,是孩子們求都求不來的福分。”一聽到學堂,程族長立即將個人得失拋之腦后。

這可是教出過當朝大學士的胡氏族學,授業的夫子必定都是有才學之人。

Advertisement

程小棠期待地看向程天壽,“四哥,你要努力考進來呀。”

“為啥不是二哥?”程天壽皺起黝黑的臉,想到上學堂就渾,“他才喜歡讀書呢。”

“因為這是啟蒙的學堂。”程天祿無奈地拍了下小弟的頭。

程天壽嘟囔,“那讓棠寶去,最喜歡看書。”

“我也識字了,不用啟蒙。”程小棠嘿嘿一笑,嘚瑟地晃了晃腦袋。

又不能考狀元,多看書可以了解大榮朝、拓寬知識面,學四書五經就有些浪費時間了。

程小棠是實用主義者,比起做文章,更相信實踐出真理。

胡里正耳尖地聽到幾個小孩的討論,好奇地打量著氣的小丫頭,“你才多大,已經識字了?”

“我馬上要四歲啦。”程小棠不怕生,出四手指,“認識一千多個字。”

還打算給家里人掃盲,從未瞞識字這件事。

反正有無法親自反駁的蕭昀舒,遇事不決,都是他教的。

胡里正忍俊不,逗道:“哦,那不是比千字文還要多了?”

他最聰明的曾孫,三歲啟蒙,七歲學完《詩經》,是十里八鄉小有名氣的神,也是在四歲才將千字文認全。

“對呀。”程小棠認真地點頭。

畢竟炎黃子孫,脈里都自帶繁簡轉化。寫有些費勁,認還是很快能適應的。

胡里正哈哈一笑,只當是語。

Advertisement

程大牛原本想低調些,一看兒的聰明才智被質疑,忍不住開口,“我閨不只認識,還會讀書呢,比哥哥們都聰明。”

“沒有沒有,哥哥們一樣聰明。”程小棠連忙找補。

還想讓四哥考到胡氏學堂呢,怎麼能讓胡里正覺得他不夠聰明。

謝玲花暗暗掐了程大牛一把,夸兒就夸兒,怎麼還開始拉踩兒子了。

要說,也得是比程文韜聰明百倍。

“大牛家幾個孩子,的確聰慧。尤其是小棠寶,《詩經》都背下好幾篇了。”程族長出于某種心理,也炫耀起程小棠。

他從未見過比大牛閨更機靈的孩子,怎麼也能胡氏族人一點點。

胡里正眼神微變,他沒把語當真,但程氏的族長都這麼說,難道這小丫頭還真是天資出眾?

程小棠可不想被當小神,趕對著宗祠的大堂發出驚嘆,“好大的屋子呀!”

“里正爺爺,我們晚上可以住這里嗎?”

胡里正笑意加深,順勢轉回正事上:“當然。夜深重,早些休息。明早用過早飯,老夫帶你們去關凌村。”

小娃娃還會轉移話題,的確是個機靈的。

宗祠的廂房不多,好在大堂足夠容納一百多號人睡大通鋪。

四面有墻,有屋頂,胡里正還派人放置了十個取暖用的火盆,比流民失所的環境好多了。

胡里正代了守祠堂的雜役幾句后,帶著兒孫離開,關松也跟著告辭。

他在武泰鎮有兩個姐夫,隨便找一家湊合一晚就行。

剩下程氏族人環顧著陌生的宗祠,總覺得睡在別人祖宗的眼皮底下,也不敢大聲說話,頗有些局促。

不過白天卯足勁趕了六十多里路,興勁過去后,很快就在溫暖的火中沉沉睡去。

程小棠睡前在心里拜了拜:

以后都是一個鎮上的人,多也保佑下他們吧。

第二日前往關凌村,胡里正帶上了最看重的曾孫,今年剛八歲的胡景煥。

程氏族人不認得這位小神,只當是老人家疼的后輩。

胡景煥一來,就找到了曾祖父所說的三歲小娃,正坐在牛車上晃著小腳丫,邊上有年在一口一口喂吃粥。

哼,果然是吹牛的。

他兩歲的時候,就不用人喂飯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