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王澤德為人,倒是真的豪爽大氣,頗為君子。他與紀宗慶年相,志趣相投,又同時從軍,一起自小校尉做起。
他資質不錯,相較于普通人,已遠遠勝出許多,可惜卻遇上一個紀宗慶。
紀宗慶天賦奇佳,智謀超群,驍勇善戰,戰功累積迅速,很快便獨當一面,為一軍舉足輕重的人。
數十年來,邊陪伴著這麼一位好友,王澤德最初是欽佩羨慕的,只是后來,不知從何時起,這種欽佩羨慕變了味。
三年多前,一時邪火上腦,人就魔怔了,他做下了第一件虧心事。
王澤德本打算讓好友吃個敗仗,遭遇挫折,他或可以順勢而上。可惜計劃趕不上變化,后果出乎意料般嚴重。
只是賊船上了,就無法回頭下來,他只能著頭皮走下去。
紀宗慶戰死沙場,可惜王澤德也沒能撈上好,他在混戰中被砍斷一臂,所有見不得人的心思盡數落空。
他很不是滋味。
平生首次做虧心事,所致后果極其嚴重,王澤德其實是無法心安理得的,邪火下去后,他很懊悔,曾經很長一段時間無法安眠。
掩藏在悔意之下,還有深深的不安,因此好友孤書信一提及此事,他立即心驚跳,按捺不住。
他焦灼在大書房踱步,許久,王忠終于回來了。
王澤德揮退王忠,立即打開信細看。
二爺大約悉他的心思,雖措辭嚴厲,但字里行間卻恰到好,正好安了他心中焦灼不安。
王澤德心中一定,是的,紀婉青無證據無人脈,只可能偶爾聽說,肯定無法窺破其中關竅。
他萬萬不能自陣腳。
王澤德吁了一口氣,放下書信,便要銷毀。他剛抬起手時,作卻一頓。
以往為了謹慎起見,與二爺一方的書信他都是立即銷毀的,只不過,如今他卻神差鬼使地停了下來。
王澤德垂目看了片刻,最終將信箋折疊好,放進書房的暗格之中。
他剛將暗格恢復了原位,便聽見外面王忠揚聲稟報,“侯爺,世子爺來了。”
東川侯府世子王劼,離京已近三年,數月前才調任回來。
他之所以離京,全為了是否與靖北侯府繼續婚約之事。
王夫人不愿意要個沒爹沒媽的孤當兒媳婦,只是王劼卻早已深慕小青梅,此志絕不改,于是,母子二人發了前所未有的爭執。
古來婚姻之事,乃父母之命,妁之言,況且孝道大于天,王夫人爭不過兒子,牙一咬以死相,他雖知道母親不會真自戕,但卻本無計可施。
王劼被迫于下風,他卻從未死心,正想方設法挽回。不想兒子的行為,卻讓王夫人危機大盛,一刻也不能再等,立即相看了一個閨閣千金,行定親之事。
時下年男的親事,歷來無需本人同意及出面,有王夫人便足矣。
王劼氣憤卻束手無策,暴怒之下,只得應了上峰之邀,調職離開京城,并留下話,若不得他同意就定親,他一輩子都不回來。
王夫人到底沒敢定下親事,不過也沒松口,母子僵持長達數年,最終還是遂了的心意,紀婉青被賜婚,匆匆趕回的王劼只能與肩而過。
王劼一腔希冀被無澆滅,昔日朝氣蓬的年變得沉默穩重,王夫人反倒不敢迫他了,唯恐再用力過度,便會給母子之間增添不可彌補的傷痕。
反正紀婉青不可能花落王家,這就可以了。
“世子爺。”
王劼如今在衛軍任職,每隔幾日才回一趟府,這日他剛進門,小廝便急急湊上來。
“何事?”
小廝低聲音,“世子爺,今兒紀大姑娘遣人過來了。”他知道主子心思,也不稱紀婉青為太子妃。
“紀大姑娘?”王劼本漫不經心的態度一變,立即側頭看向小廝,小廝忙點了點頭。
“今兒午膳前,紀大姑娘派了過來尋侯爺,來的正是前靖北侯府大總管紀榮。”
紀榮是紀婉青的人,即便嫁東宮后,依舊負責替打理外面諸多的嫁妝產業。
這點王劼很清楚,他呼吸微微急促,立即轉,往外書房而去。
“父親,聽說太子妃遣了人過府?”
王劼的話聽著是疑問,實際卻很篤定,一進門請了安,便立即對父親問了這句。
王澤德蹙眉,看著兒子道:“劼兒,父親知道你心思,只是你與有緣無分,你需謹記,是皇太子妃。”
“兒子不曾忘記。”有緣無分這四個字,讓王劼里多了幾分苦。
曾經,他與是有機會有緣有分的。紀叔父重傷回京,三天后才去世,那時候還未需要守孝,他唯恐日后有變,曾催促父母趕定下親事。
母親死活不愿這不提,而父親,卻道紀叔父重傷臥榻,正該好好養著,不應勞神,親事日后再說。
那時候父親一臉嚴肅,如此時一般,他也覺得自己不對,便按下不提。
后來,他才知道,紀叔父的傷很重,重到不論軍醫還是太醫,第一次診斷后,都斷言已經無法傷愈。
換而言之,紀宗慶能撐回京,全靠意志力。這樣的他,肯定很惦記妻吧,若是能及時定下親事,他必然會萬分樂意的。
王劼抬目看著父親嚴厲的臉,那苦滲進了心底,想必,父親與母親一般,也不大愿意他迎娶。
否則父親若一意孤行要定下親事,母親也是沒轍的,畢竟,父親才是東川侯府的主人。
“兒
子對太子妃娘娘全無本點非分之想。”
這點倒是真的,賜婚圣旨下了,他雖難以割舍,但對卻寄以祝福,希能過得好。
王劼眼神并未躲閃,只道:“只是故人惜別已久,不免略有惦記。”
“如此極好。”
王澤德點了點頭,他對親兒子還是很了解的,王劼未必真能忘懷,但肯定會依言照做,他放了心,便道:“為父與太子妃娘娘偶爾也有通信,此次也不過尋常問候,并無他事。”
紀婉青來信問什麼,他當然不會直說,只一句“尋常問候”,便推搪了過去。
王劼很失,但他卻又覺得很好,一切順利再好不過。
說了幾句話,他便告退離開,一出了書房大門,便將母親邊的大丫鬟匆匆趕來,討好笑笑說:“世子爺,夫人請你到后面去。”
王夫人反復念叨的,無非是兒子的親事,王劼自嘲笑笑,他想定親母親不允許,不想定時卻一再迫。
他蹙了蹙眉,語氣淡淡,“我還有公務要忙,你回去稟告母親,我晚些再過去。”
話罷,他徑自返回自己的院子。
清寧宮。
從突兀發現真相到如今,已經過去大半天,在高煦的溫言安之下,紀婉青緒已穩定了許多。
父兄皆亡的事實已不可更改,方寸大之下,反而容易出了岔子。
屆時親者痛仇者快,父母兄長在天之靈將也不能安寧。
紀婉青這般反復告訴自己無數次,終于徹底止住了淚水,只靜靜坐在塌上。
眼睛紅紅的,目怔怔盯著一,增添了一平時絕不見的脆弱。
高煦吩咐人打了水來,親自絞了帕子,先用熱帕給抹了臉,后又用冷帕給敷住眼睛。
哭了半天,不敷一下,明天這眼睛該睜不開了。
紀婉青下意識閉眼,隨即一陣冰涼上來,雖心涼,不過卻為發熱的眼部帶來一陣難言的舒適。
“殿下。”
低低喚了一聲,偎依進他的懷里,這懷抱很寬敞溫暖,給前所未有的安心之。
高煦“嗯”了一聲,給妻子換了幾次冷帕子,方住了手。
“青兒,這事會水落石出的,害你父兄之人能揪出來,楚立嵩也不會一直蒙冤屈。”
二人面對面,他大掌扶著的肩,直視一雙仍微有紅腫的眸,認真地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上位者該沉得住氣,按捺住緒。”
高煦半是開解半是教導,語氣萬分篤定,紀婉青陡然生了一力氣,直起腰背,朗聲道:“殿下說得正是。”
妻子終于恢復平日模樣,高煦放下心,他摟著,緩緩靠在后的姜黃大引枕上。
“青兒,你父親之事與楚立嵩不同,只要能確定是誰人指使,即便沒有證據,也是無妨的。”
若高煦順利登基,小夫妻即是帝后,皇帝想要殺一個人,或者一群人,本無需證據,確定目標即可。
給楚立嵩翻案就復雜多了,屆時昌平帝已大行皇帝,要推翻他下旨定下的案子,沒有確鑿的證據本無甚可能。
而且,本朝以孝治天下,子不言父過,即便鐵證如山,高煦名聲還是會有所損傷的。
最好,還是在昌平帝在位期間解決這事。
高煦薄微挑,出一抹諷笑,他那父皇如今不過四旬出頭,對于這事而言,倒算好事了。
他話中之意,紀婉青一聽即懂,夫君愿意做最后保障,當然安心不,不過結合他的難,這事確實越早解決越好。
況且,也不希自己等那麼久,讓仇人再安逸過個十來二十載,想想就無法忍。
“我知道的。”紀婉青回握他的手,“如今頭一步,便是先找到線索,再順藤瓜,把幕后指使找出來。”
第一步不容易,不過只要能邁出,便有了方向,后面就不會再毫無頭緒。
紀婉青神堅定,眸中燃起熊熊斗志,不論如何,都會把人找出來,親手刃之。
“好!”
小夫妻斗志昂揚,說了幾句話,便聽見外面張德海稟報,說何嬤嬤回來了。
王澤德回信到了。
紀婉青立即揚聲,喚何嬤嬤將書信送進來。
立即打開,一目十行看罷。
王澤德的回信有些厚,上面仔仔細細說了三年前的舊事,不過大來說,與高煦所言并無不同。
有些失落,不過也覺得正是理之中,“殿下,王伯父所言,并未能窺見端倪。”
高煦早就著的手一同看了,王澤德所書,與他當年親自翻閱的文牘案卷基本相似,他頷首,“正是如此。”
對于這個雪中送炭多次的父親好友,紀婉青心存激,也無毫佐證,因此篤信并未存疑,嘆了一聲,吩咐何嬤嬤把信收起來。
至于高煦,因當初已仔細調查過,并關注對方長達大半年之久,也未發現疑點。且最重要的是,王澤德本人是那場戰役的利益損者,失去一條臂膀,被迫卸職賦閑。
無緣無故的,他暫時也未再起疑心。
“青兒且莫急躁,既然有人做過,就必然有痕跡抹不去,只要有耐心,終究會找到的。”哪怕會很晦,難度很高。
紀婉青點頭,同意這點,“殿下說的是。”
深深呼吸幾下,努力讓自己恢復鎮定,焦慮有弊無益,或許還會讓線索到了眼前,也不能發現。
這是一場持久戰,必須按捺住。
意外穿越到唐初,成爲了一名落魄書生,一切從擺脫飢寒交迫開始!開酒樓、辦書院、學神功、傳兵法!琴棋書畫、機關戰陣、奇門遁甲、武功秘籍,我的圖書館裡全都有!突厥來犯,走,我們去滅了突厥王庭!高句麗犯邊?走,將他們的男男女女全抓回來!吐蕃來犯,走,隨我殺上高原!高昌來犯……吐谷渾來犯……讓他們等著,排好隊一個個來~
穿越大唐貞觀時期,得到了一個坑爹系統:只有抗旨才能變強。這無異于在刀尖上起舞,在作死的邊緣試探。可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無論他如何作死,李世民和長孫皇后卻是對他萬般寵溺,百依百順。其中的原因,連主角自己都不知道。他竟是李世民和長孫當年生下的第一個,可憐的被遺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