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幻想言情 女主路線不對[快穿] 第25—27章

《女主路線不對[快穿]》第25—27章

英親王原來震驚,但是突然又品出味來,他想「教育兒子」不能讓王妃看見。王妃出名將之家,從前就個爽直,還養了一隊紅衛,但是心中的彎彎道道反應速度就遠不如英親王了。

徐昀道:「父王要打就打,但我的決心是不會變的!」

英親王罵道:「什麼決心,你以為老子會怕你?等我們給你娶進如花似玉的媳婦,,你還想那寡/婦嗎?」

徐昀說:「不是寡/婦,是和離了,父王。」

「都一樣!」英親王罵道:「你要娶個寡婦,我的老臉往哪擱?要是已經不能生了,我就沒嫡孫了,要是能生,嘿嘿也寡婦生的!還有有孩子,你去白撿個爹當是吧,老子這麼快爺爺了?」

徐昀想了想說:「父王,您沒見過,你不要這麼有偏見。通古博今,又有己見,孩兒與在一起,才有滋味。當年沈俊一心科考,能料理一切家務,十分賢惠。」

英親王罵道:「你這個傻小子,你當我沒聽說過沈俊的事嗎?觀所作所為,這是一個絕不遵守三從四德的人。要和丈夫鬧到開封府去和離,將丈夫的醜事捅開以自保,一朝反目絕不念舊,這是個狠人吧?兒呀,你要是娶了不是也要這樣對你?」

徐昀說:「我又沒有醜事。」

英親王道:「沒有嗎?李笑那小王八蛋在你十五歲時帶你去青樓看花魁,你回答了三道問題當了幕之賓……」

徐昀滿臉的尷尬,說:「父王,小時候不懂事你也拿來說。」

這事倒是真的,東京此時是世界最繁華的地方,文人墨客詩酒人是不能的,如徐昀這樣的出年中二又好奇時和哥們兒去那些地方也是正常的。

Advertisement

在這個時代,這事對貴族或文人就像現代在房裡帖偶像男明星的海報一樣平常。徐昀過了那年紀也對那些沒有什麼興趣了。

英親王道:「將來再過幾年,你也會覺得現在的自己荒唐,人總是這麼過來的。」

徐昀道:「決計不會,我喜歡了,便不會喜歡別人了。」

英親王說:「你是要和老子犟是吧?你以為老子怕你?」

徐昀抿著,沒有想到自己的計謀在老狐貍面前一關都通不過。說實在的,他家裡最難的就是父親,對母親一哭二鬧三上吊,母親勉勉強強也會如他意。

徐昀把心一橫,說:「父親,既然如此,你也不要阻止我向佛之心,我去做完晚課!」說著起來拍拍塵土,往回走。

英親王看著兒子背影,又是好一通的鬱悶。

第二天,卻是有四個極是俏麗的丫鬟送到了徐昀邊,徐昀起床時,看到一排四個能掐出水來的青蔥,不嚇了一跳。

「世子,奴婢為您更……」

說著也不等徐昀回答就過來拉扶他,小手在及他時似有婆娑,幽香侵鼻間,轉頭看們,這才發現不對之了。大冬天的,穿的也太了吧,還有那著,前也開得太低了。

徐昀自己起跳開,說:「你們哪來的給我回哪去!」

四個丫鬟齊齊盈盈跪倒,梨花帶雨般哭起來。

「世子爺,讓奴婢服侍你吧。」

「世子爺不要驅逐我等,若是那樣,我們便要被送去做娼,任人作踐。」

「世子爺,我們不求別的,只求在世子爺邊做個端茶送水的丫鬟。」

徐昀披上袍子,看過去,又是一片白頸,他閉上眼睛,深吸一口氣。

徐昀說:「你們去侍候王爺吧。就說,他收兩個為侍妾,我就留下兩個當丫鬟,旁的況是不的。」

Advertisement

四個丫鬟面面相覷,給王爺當侍妾也是人的條件,但是聽說王妃很厲害,府中連側妃都沒有,就有早年的兩個侍妾,也是一點都不敢做妖。

徐昀說:「不願意?那好,留下就留下,但留下就由我做主了。我邊剛好有四個小廝還沒媳婦,一人一個,今晚一起親,房花燭。」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唉,該去做早課了。

四個婢顧不上梨花帶雨,真的嚎陶大哭了。

英親王知道后,心狠不,不收回婢。

結果晚上,四個買來的未出道的瘦馬婢分給了他院中的四個一等小廝,當晚親,房花燭沒有商量。四個一等小廝到主子通天恩典,發誓要一生忠心耿耿、誓死追隨了。

那臭小子還和二等未婚奴僕說:「不用著急,等王爺再發善心送來,就到你們了。」

英親王暗罵:這個敗家子,那花了他幾千兩銀子呢!

英親王才想到: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他都沒有見過那妖婦的厲害,冒然對兒子出手,失敗也是正常。

於是他恢復了道貌岸然,不,謙謙君子的風度。

英親王派人打聽趙家的事,過了一天,小廝徐德回來說:「王爺,有個好機會,你可以進去探探虛實,只是麻煩一點。」

「什麼機會?」

徐德說:「趙府要重金聘個進士或舉人當孩子西席。」趙懷方一生不過止於秀才,若不是遇上沈俊那樣的讀書料子,那是很難教出狀元來的。

徐德是跟隨王爺的老人了,英親王雖然有時傲氣霸道的,但是他為人卻是正直磊落,從不仗勢欺人。英親王喜歡微服私訪,徐德是清楚的,連李王妃都是他微服時不打不相識娶來的。那時李王妃剛跟父親從邊關回來,帶著一幫紅衛,神氣得不得了,與東京其子是絕不相同的。

Advertisement

「王爺我還要裝窮書生去當西席?不幹!」英親王卻大搖其頭。

徐德說:「是王爺你說想個辦法混進去,那比當他們管家李升的親戚總強些吧,好歹能安排上房給王爺。」

李升一家是李王妃莊子中的佃戶出,徐德過去和他說有個親戚借住幾宿,李升還是能安排的。他不能不給徐德面子。

英親王覺得有道理,雖說只探聽幾天,但能吃住得好些,當然最好。等抓到那妖婦的把柄,展到兒子面前,看他還真不真。小孩子家家,敢跟他老子板,那是沒有見過他老子的厲害。

還是先去禮部衙門代一些事再說,和王妃也說好來,省得擔心。

……

「許先生,請用茶。」趙懷方坐於主位,看著這個許舉人,心生三分好,雖然飾樸素,卻面如冠玉,三縷青須,目湛然。

「趙老爺,請。」

兩人喝了口茶,趙懷方再問他何方人士,哪年舉人,又為何而來。英親王一一作答,說是東京城三十裡外許家莊人士,崇德二十七年舉人,后春闈兩回不第,家道艱難云云。

趙懷方道:「許先生為舉人,又是東京附近的學子,怕是有諸多親眷攜地來附才是,怎麼會家道艱難?」

英親王不訝然,暗想這趙懷方也不是個書獃子,舉人是免田賦的,民間很多人為了逃稅就攜地依附,所以如果不是外地舉子久在京中,或是因職務犯罪被罷不用的人,那舉人進士是不可能窮的揭不開鍋的。英親王不過是因為一口標準東京話,裝不了外地人,只能裝郊區人。

「趙老爺果然世事通達,不瞞趙老爺,先師乃是已故大儒張謙,崇德二十九年秋闈有場弊案,先師難洗嫌疑便含恨自盡。之後,原來依附在下的那些人紛紛離去,便是知縣也待我不似從前。家道才日益艱難,不然,我是……」

趙懷方道:「原來先生竟是張大人的弟子,失敬失敬!老夫早年也有幸拜讀過張大人的文章,真乃天人也!」

英親王不,直落下淚來。就說這演技,常人哪是他的對手?

二人談了一會兒,趙懷方帶著化為許弘的英親王前往府中的學生教室。現在,正是趙清漪給孩子們授課。而又有李升的小兒子、府中的幾個丫鬟現在也在後頭旁聽。

幾個主子的孩子已經讀過一遍《孟子》了。但其文微言大義,孩子們也是一知半解,而趙清漪則對《孟子》教授新解白話。

趙懷方帶著英親王走了進去,就看前排坐著四個十歲出頭的在聽課,他們的進度能聽得懂《孟子》;後頭有一個小廝、四個小丫鬟在習字,他們還是學三百千時期。

英親王看著站在臺上的一名年輕子,似只二十齣頭,但氣度沉穩又不像,皮白皙,也不是說是有多麼國天香,但看一眼就難以一時移開眼睛。

的目像星辰一樣明亮堅定,鼻樑高,讓文秀的容貌帶了一清艷的高冷。

裹著纖合有度卻絕不是病弱的材,一頭青簡單在頭頂梳了髻,了一支玉簪。時下無論男還如前宋一樣在頭上簪花,頭上簪著一朵淡的芙蓉花,卻不見俗,反有一種風流瀟灑之態。

這就是那個妖婦?

看到趙懷方微微頷首,再繼續講《孟子》。

「孟子主張『君權神授,施行仁政』,先講『君權神授』,君王統領天下的神意,一千多年以來都有一種誤解,卻是忽略了孟子早在他的文章中點明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天聽自民』,所以民意就是神意!『神』授君王以統之權,就是天下萬民授君王以統之權,其曰:『得民心者得天下!』而得民心的方法也是君王必然推行的就是『仁政』,如若天子不仁,民心盡失,天子等於失了神意,會出現各種問題,顯示氣數散盡,致使朝代更疊。那麼『仁政』是怎麼樣的呢?我們再回想一下『井田制』……請野九而一助……卿以下必有圭田……就是說在十稅一的基礎上實現『按勞分配,各盡其能』……其實不論是『天聽自民』還是『井田制』,我們用白話可以概括,就是『民權』和『民生』,所以說『君權』和『民權』是共生的。不然,我們再回顧一下歷史……」

趙懷方也常和兒論學,這時聽到兒的引經論述不深思,英親王從原來的「我終於見到妖婦」了,而又不去聽的講課。

的講課方式與尋常學堂的先生拿著書本讓學生背不同,在學生們還沒有完全背下來時,先講理解和縱橫的擴展,並且做一做啟發的引導。當然,這些都是第一回穿越,後來為教授做過一些新式國學的講演。因為是全國有名的教授和籃球巨星的姐姐,除了資料研究和帶學生之外,所以邀過各種客座講習。

「民間疾苦就是孟子的民生主義沒有得到實現,而民生主義沒有實現的原因是因民權主義沒有實現。剛才講了因為民意產生的『君權』,可權在君,當然實現『君生主義』,但是歷代君王有明君昏君,甚至有時便是有惜民之心的君王,但一個用人不當,惡就能造『民不聊生』。『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民生又何在呢?民失其生,君亡其國,自古有之,不可不敬畏。沒有『民權』就難以實現『民生』,是以『民權』,有維護和實現的必要。」

其實是一點都不想為皇帝做開解,但是如若是那樣,教他們的在這個時代是無法適應的。

英親王也不知是應該大罵妖言禍眾還是擊掌附和,細細深思,思維流暢,也是有理有據,絕非言之無者。

必是將《孟子》通讀,又通讀歷史,才能有這樣的一家之言。但是這也是子純讀書的理想,場之事哪裡能這麼簡單,現實是皇帝要是反腐過甚,那些號稱忠君國的員集造反都有可能。

但是,孟子又何嘗不是理想狀態的追求呢?這樣看來,以理想狀態去解讀孟子的理想,也就不算錯了。

又布置作業,再細讀一遍《孟子》,才下課。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