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晞雖然知道慕淮最后這句話是在戲謔,可心里卻仍是甜滋滋的。
被人夸獎的滋味甚好,就算是假的也能讓人喜上眉梢。
***
太章五年,齊國終可自產大量良錦,再不用向北燕買錦。
雖說齊國現下國富兵強,但慕淮卻清楚,燕國的實力仍不容小覷。
燕國自是也忌憚著齊國,卻也不與齊國產生沖突,太章二年齊國逢大旱,幸無大事。
可燕國遭的那場澇災卻讓國力大大損,自齊國吞并小國鄴國后,燕君姬蠡亦怕齊國會燕境的地盤,這幾年燕境還在修養生息,燕君和蕭太后都不愿同齊國發生戰爭。
燕君姬蠡因此想同齊國聯姻,讓大燕第一人姬驪遠嫁齊國,去做慕淮的貴妃。
燕國使臣來的那日,慕淮還特意叮囑乾元殿的宮人和侍中程頌,讓們不許同容晞講這件事。
夜后,容晞卻在慕淮睡前,用銀牙憤恨地咬了他一口。
按說這人平日一貫溫順,只有怒急了才會咬人。
慕淮便知,容晞應是知道了燕國公主要來和親的事。
——“皇上為何要瞞著臣妾?若要娶那燕國公主為貴妃…那便娶好了。許一個貴妃之位,便能使兩國和平無戮,是樁好買賣。”
這話容晞幾乎是咬著牙說出來的,嗓子細,做怒時發出的靜聽起來竟有些喜。
慕淮細細凝睇著薄慍小人兒的皎麗眉眼,覺已然許久都未曾流過怒態了,如今這般,卻多了幾分生的趣態。
——“朕何時說過,要納為貴妃了?”
容晞麗的桃花眸泛著紅,復道:“皇上若不娶,便會拂了燕君的面子。”
慕淮嗤笑一聲,不以為意道:“燕君姬蠡,還不值得朕如此忌憚。”
“可……”
容晞言又止。
知道,若慕淮不娶燕國公主姬驪,便意味著不接燕國的示好,兩國也會至此撕破臉皮。
慕淮無奈地著的發頂,低聲道:“朕已然讓燕國使臣回去同燕君稟明,朕不要他燕國的人,用燕君的兒子做質,才更有誠意。只是燕君的兩個兒子都為嫡子,且年歲尚小,燕君若在他二人之間擇選一個到齊國為質,也需好好斟酌。”
——“所以晞兒放心,朕答應過晞兒的,朕只會要晞兒一個人。”
容晞聽罷,心中懸著的石子方才落了地。
用嫡出皇子為質,卻然比用先帝的公主出嫁更有誠意些。
燕國如今,也怕齊國會率兵搶他的疆土,所以慕淮的這個要求,燕君八還是會同意的。
只是容晞聽聞,說這燕君使臣來齊時,還帶了那大燕第一人姬驪的畫像給慕淮看過。
知道自己有些無理取鬧,卻還是噙著酸意,又問慕淮:“那姬驪公主的相貌和臣妾比,誰更一些?”
慕淮毫不猶豫地答:“晞兒更。”
“晞兒比好看一萬倍,晞兒在朕心里永遠是最的人。”
她是二十一世紀的國宴大廚,意外穿成了不受寵的將軍夫人!明明是嫡出大小姐,卻成了家族受氣包。明明是堂堂將軍夫人,卻成了全京城鄙視的對象。
鄧如蘊來自鄉下,出身寒微,能嫁給西安府最年輕的將軍,誰不說一句,天上掉了餡餅,她哪來的好命? 鄧如蘊聽着這些話只是笑笑,從不解釋什麼。 她那夫君確實前程廣闊,年紀輕輕,就靠一己之力掌得兵權,他亦英俊神武,打馬自街上路過,沒人不多看兩眼。 鄧如蘊從前也曾在路邊仰望過他,也曾看着他頭戴紅纓、高坐馬上、得勝歸來的晃了眼,也曾,爲他動過一絲少女心絃... ... 如今她嫁給了他,旁人豔羨不已,都說她撞了大運。 只不過,當他在外打了勝仗而歸,從人群裏第一眼尋到她,便眸中放光地大步向她走來時,她卻悄悄退到了人群的最後面。 鄉下來的尋常姑娘,如何真的能給那樣前程廣闊的年輕將軍做妻? 這左不過是一場,連他也不知道的契約而已。 契成之日,他們姻緣結締;契約結束,她會如約和離。 她會留下和離書,從他的人生中離去,自此悄然沒入人海里。 * 那年鄧如蘊兩手空空,一貧如洗,沒法給年邁的外祖母養老,也沒錢給摔斷腿的姨母治病,還被鄉紳家的二世祖虎視眈眈。 這時將軍府的老夫人突然上了門來。老夫人問她願不願意“嫁”到滕家三年,只要事情順利完成,她可以得到滕家的庇佑和一大筆錢。 好似給風雪裏的人送上棉衣,鄧如蘊沒猶豫就應了下來。 她需要這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