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現代言情 七零之辣媽當家 第132章 黃老師

《七零之辣媽當家》第132章 黃老師

 顧老太太對顧興章夫妻倆的推諉卻有些不爽。

 第二天一早就起, 先把發髻盤得整整齊齊,也扎得利利索索,裹上裹腳布穿上小腳布鞋, 然后下地拿潔牙刷牙, 洗完臉又雪花膏,再撲點

 這是多年的習慣, 哪怕之前十年也不曾改過。

 只是現在年紀大了, 眼神不那麼好, 臉上皺紋多卡也不知道。

 一般人也不敢提醒

 按照習慣先出門遛彎兒。

 在這一片兒,老太太遛彎也是一景兒。

 中等個子,板著一張白臉, 腦后一個黑包子, 略駝背, 背著手一雙小腳挪得卻快。

 等一圈回來,微微出汗, 就等著兒媳婦們做飯吃。

 往堂屋黑漆太師椅上一坐,喝口熱茶潤潤嗓子,“老大媳婦兒,元珩呢?”

 老大媳婦兒今年也五十七歲,一直沒工作在家里做家務帶孩子。

 看了顧老太太一眼, 小心翼翼道:“娘, 元珩昨晚沒回來。”

 這要是以前, 老太太指定發怒,可今非昔比, 政策不一樣, 而且元珩也不是小孩子。

 顧老太太:“他也該娶房媳婦兒收收心了。”

 大兒媳婦:“娘, 他才高考呢, 也不知道……”

 兩年前他接到任務去北邊國外搞生意,最近才回來,回來還參加了高考,也不知道考得如何。

 原本覺得兒子不用參加高考的,執行任務回來,肯定有工作安排的,誰知道他非要參加,說想進什麼商務部。

 顧老太太:“元珩是咱長房最出的孩子,那指定沒問題。”

 大兒媳婦提醒,“娘,現在不一樣了。”

 大家各過各的,不興舊社會那一套了。

 顧老太太卻不管,“哪里不一樣?甭管什麼年代,這家族也是團結就興旺。你五叔一家也回來,現在在老家住著也該搬到京城來。他們家那個孟昭,今年也老大不小了吧,該娶媳婦兒了。”

Advertisement

 大兒媳:“娘,興許人家……”

 “興許什麼?”顧老太太不高興了,“甭管外頭的閨多好,能有這京城的面?”

 大兒媳就不說話了。

 顧老太太又問:“那個小土匪,最近惹沒惹禍?”

 二兒媳的小兒子顧元禎,今年也十五歲,桀驁不馴,喜歡打架,小小年紀在四九城里染了一匪氣,顧老太太特別不喜歡他。

 顧元珩倒是喜歡他,以前還時常帶著他出去跑,他也喜歡堂兄顧元珩,有話也跟他說。

 正說話呢,顧元珩從外面回來,他穿著一的舊工裝,原本的七分俊三分邪氣,這會兒又糅雜了幾分玩世不恭。

 “哥~”顧元禎在隔壁墻頭喊他。

 顧元珩雙手兜里,抬頭看他,“下來,一會兒看見要罵你。”

 顧元禎笑道:“我是小土匪嘛,我又不怕罵。”

 古董老太太!

 顧元禎活就是個熊孩子,小小年紀已經和人拜把子、稱兄道弟、組建孩子幫派,如今也是個小老大。

 他平時跟哥們兒呼風喚雨習慣了,哪里得了老太太罵他?

 他抓著墻外的柳枝,哧溜就下來。

 顧元珩手抓住他的肩膀把他拎住,“回家。”

 兄弟倆回家,顧老太太瞅著顧元珩就笑,再瞅著后面的顧元禎老臉就呱嗒拉下來,“整天欠打沒夠的玩意兒,早晚當個土匪給你抓起來。”

 顧元禎擰著頭撇,非常不服氣。

 顧老太太一拍桌子,“小小年紀匪里匪氣像個什麼東西?早晚害人害己!”

 顧元珩:“,元禎還是個孩子,您何必瞧他不順眼?”他扭頭對顧元禎道:“以前大家都不正經讀書,是因為讀書不能給出路,現在恢復高考,讀書就是一個出路,你也該收心學習。”

Advertisement

 聽他這樣說顧老太太就很高興,又瞪著顧元禎,“瞧瞧你哥,再瞅瞅你自己!”

 顧元禎對顧元珩自然是崇拜喜的,可對顧老太太卻萬分不服,你一個封建老太太跑到新社會來耀武揚威,斗了那麼多人,咋不斗你呢?

 看他梗著個脖子一副天王老子也不如他的架勢,顧老太太越發生氣,對顧元珩道:“你盯著他讓他好好學習,過兩年也得考個大學出來。”

 顧元珩笑了笑,“放心。”

 顧老太太就很滿意,這幾個孫子里面最喜歡顧元珩,這孩子識時務,該狠的時候狠,該的時候,該出頭就出頭,該示弱就示弱,有他爺爺的風。

 振興家族,就靠他了。

 顧元禎卻依然不服氣,讀什麼書?

 他們家負責讀書的不是五爺爺嗎?人家夫妻倆是大學教授,兒子讀書也厲害,哪里還到別人讀?

 他不稀罕讀書,也不稀罕當干部,更不想伍參軍,自然也瞧不起當工人,他不想約束,就想自由自在當個老大!

 他那些志同道合的小兄弟,都跟他混!

 顧老太太一見著顧元珩就聊個不停,恨不得將自家這百年來的經驗教訓都教給他。

 顧元珩:“,您還是先吃飯吧,反正我回來了,有的是時間聊。”

 顧老太太:“你們有時間,我是怕我沒有時間呀,你再陪坐會兒。”

 每一次社會變都是熬、等,熬過了一個又一個坎兒,就盼著一家子團聚,都平平安安的,各有出息。

 顧老太太對顧元珩道:“你別整天呆在家里,你出門溜達溜達。咱那些親朋,你多去轉轉,也給自己挑個最合適的媳婦兒。”

 顧元珩笑了,老太太這舊社會留下來的脾氣是改不了的,不過老人家最懂分寸,也就跟他這麼一說。

Advertisement

 外面顧老太太的二兒媳聽見卻滿心不高興,其他孫子、侄子娶媳婦,就是老太太說“啊,那誰家那閨,賢良淑德,模樣周正,是個過日子的,配他正好”,喜歡的顧元珩就滿親朋家的閨讓他挑。

 挑模樣好的、子可心的,最重要還得挑個家世清白位高權重對顧元珩事業有幫助的。

 你當是挑太子妃呢?

 怎麼就沒給你拉去勞改呢?

 這個顧元珩也是會裝,在外面桀驁不馴,跟土匪也沒兩樣,回到家在老太太跟前就裝乖孫,合著里外的好都給你占唄?

 顧元珩:“放心,這些等我大學畢業再說。”

 顧老太太和他絮叨這半天才開始說正事兒,“元珩,你見過五房小叔,你這會兒考完試也沒事兒,回老家一趟見見你五爺爺和,順便把他們帶回首都來。他們的院子我一直給守著呢,回來就有地方住。”

 顧元珩:“,我正想去看他們,至于他們來不來還是看他們自己的意思?”

 顧老太太:“他們糊涂,我可不糊涂。當初他們要是留在首都別去老家那里,能被整得那麼狠嗎?你看我留在這里,你媽和你二嬸,都沒遭罪。”

 顧元珩:“況不一樣。”

 蘇菲是因為海外關系,親哥和姐還在國外,一度被打間諜。

 顧老太太有道:“孟昭考的省大,省大哪里能跟首都的大學比。別想糊弄我這個半截土的老太太,我都打聽好了的,不管你報哪里,高等大學都有優選錄取的資格,北大清大可以優先省大錄取他,是這樣吧?”

 顧元珩笑起來,“,是這樣。您了解的沒錯。不過小叔學外語和翻譯,其實在省大還是北大是一樣的。”

 國頂尖的語言學家、翻譯家也就那麼幾個,顧興章夫妻倆在自己領域也是頂尖的,顧孟昭在哪里學都一樣。

 顧老太太卻固執得很,“以后你就是咱們老顧家的當家人,你得學會為他們的前途考量,也得讓他們聽你的。”

 顧元珩心里不以為然,面上卻越發乖順,聽老太太的話,哄得開開心心的。

 又聊了一會兒,顧老太太就準備吃飯,

 顧元珩年輕人和老太太胃口不一樣,早飯就不陪吃,帶著顧元禎先走了。

 出了院門,顧元禎笑道:“哥,你要去城,帶我一起唄。”

 顧元珩:“你最近都不去上學?”

 顧元禎:“上學有什麼用?我不想上學。”

 顧元珩指了指前面,“你看到了什麼?”

 顧元禎放眼去,冬日的并不暖和,但是依然明亮,照著兩邊的青磚灰墻,斑駁的紅漆木門,還有墻外被霜凍褪葉子的柳樹,盡頭就是南北道路,遠還是連綿不盡的房屋,全都斑駁破舊。

 他道:“有什麼特別的嗎?”

 顧元珩:“你只能在家門口這幾條街上混,哪怕你再大一點,也只能在這掌大的地方混。像你這樣想法的混子很多,他們都想靠著逞勇斗狠混點名堂,每天在這首都城里起起落落,不是被公安嚴打槍斃了就是自己斗毆殘疾、死掉。你如果想走這樣的路,結局是很明顯的。”

 顧元禎眉頭擰起來。

 顧元珩:“我以前也覺得讀書沒什麼用,反正只要我能打,天南海北任我闖。自從去過北邊認識那些子,和他們做生意,我有了新的想法。”

 顧元禎:“什麼想法?”

 顧元珩:“我為什麼不明正大和他們做生意?一家生計,需要采買換,一城生計,一國生計,皆是如此。我相信,我們國家也不會一直游離在世界之外,因為我們地大博,人口眾多,我們自己閉關鎖國不行,國外勢力要想長期孤立封閉我們也不行。我們需要世界,世界同樣需要我們!”

 所以他報考了北大的商貿專業,他以后要進商貿部,他要去和那些外國人做生意。

 顧家百年前就是做生意起家的,只為一家之利,自然遭人覬覦眼紅。

 而為國家謀福祉,便有舉國支持。

 顧元禎仰頭看著堂哥,總覺得他和以前有點不一樣了。

 他約莫明白了,堂哥這是有理想,不對,不是理想,是正在想要實現的一些想法。

 顧元禎低頭想了想自己的理想,他想當杜月笙那樣的大亨。

 可現在是和平年代,他的理想是不是無法實現了?

 顧元珩垂眼看他,“想跟我去城就收拾一下,等你回來再考慮要不要好好學習。”

 顧元禎高興起來,“我這就去收拾。”

 自從恢復高考以來,不管是能高考的還是不能高考的知青都想盡辦法回城。

 當年熱沸騰地喊出“扎農村一輩子的口號”在他們自己看來就是一個笑話,頭腦發熱的胡言語。

 誰會愿意趴在那黃土地上,汗珠子摔八瓣兒,年頭忙到年尾,累死累活還吃不飽?

 農村人都盼著往城里跑,吃商品糧,城里人怎麼會想去下鄉?

 讀書、高考是他們離困境的一大出路,有點學習天賦的都會拼,而沒有讀書天分的也不想認命。

 這些年輕氣盛的知青,十幾歲到三十歲不等,紛紛絞盡腦要回城。

 這無疑給城市一下子增加了巨大的負擔,不只是口糧儲備問題,還有社會治安患。

 每個城市都游千上萬甚至數萬的無業游民,等以后政策放開只怕還要更多,這些人的就業問題不解決,那社會治安就會越來越壞。

 城的冬天已經流出一點苗頭。

 不管是區公安局還是各公安分局、派出所的公安人員全部加班巡邏辦案,可各地盜竊、搶劫等案件還是時有發生,尤其臨近年底,力越發大。

 在這樣的況下,薛明春被從縣公安局調到區公安局上班,負責指定區域的巡邏、治安等工作。

 這樣就有時間送林蘇葉上夜校。

 每天晚上林蘇葉上夜校,小姑就送們過去,等放學的時候再去接,這期間還能加班巡邏。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