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大唐:陛下,要不您就認錯吧! 第1210章:帝都大學終生榮譽獎

《大唐:陛下,要不您就認錯吧!》第1210章:帝都大學終生榮譽獎

時間過去很快。

李恪說了不自己知道的東西。

沒辦法,也就是籠統說一說而已,因為他也忘記了。

隨后,實驗結束的時候,李恪帶領著這些教授們前往會議室開會。

“在今日之前,朕已經讓朝廷商議一個獎勵,用于獎勵給教授之上的獎勵,屬于終生榮譽獎,今天,朕想到了這個獎的名稱。”

李恪帶著笑容,看向在場將近一百個教授。

從今日開始,這些教授開始真正分別出誰才是真正的能人。

當然,不管是否分別出來,他們都會有五年的考核期,五年后才是他們真正的關鍵。

李恪會給時間他們去進步的,也會給時間他們去改變的,只要他們真正的想要改變。

話音落下。

眾人神一震,呼吸都變得急促。

帝都大學的這些教授們,最關心的就是現在朝廷討論的獎勵問題。

他們已經被規定,不會員,只能在帝都大學繼續教導學生或者發明東西。

而其中,即將出現的獎勵,將會為在場眾人利益相關的獎勵,將是他們為之斗的努力。

現在李恪說出,讓他們心中激不已。

“朕決定,帝都大學第一個終榮譽獎,先進獎!”

“將會授予發明先進人士,如流電、蒸汽機、紡紗機這些能夠起到很大作用的發明人士。”

Advertisement

李恪沉聲道。

掃向今天的華正以及李承宗,還有最近紡紗機的發明者。

這幾人被李恪的眼看過去之后,當即臉都紅了,呼吸也隨即變得更加急促。

這是出自國家對他們的認可,對他們付出的認可,是走在帝都大學最前端的那一批。

對他們他們來說,將士終的榮譽,那是用金錢買不來的東西,是一種無價的榮耀。

“陛下圣明!”

眾人高呼,激不已。

由皇帝親自確定的獎勵和朝廷確定下來的獎勵,有著很大的不同。

自然,是皇帝親自確定的獎勵才是最好的獎勵,也是眾人更加看重的獎勵。

“授獎人員,不會只有剛才說的三個而已。”

“朕回去之后,會立即讓人擬好明白,以及相關的獎勵,皆是召開全大會進行頒獎,由朕親自頒獎。”

李恪笑道。

看不張的神,他對此表示安

這里面還有其他人也是可以得到先進獎的,比如發明出新武的人等等。

有幾個,李恪一時間也不知道,但是有存檔的,回去之后李恪再據他們的績做出判斷。

“謝陛下。”

眾人心中再次一喜。

能得到陛下的親自頒獎,是他們的榮幸。

皇帝親自頒獎,說出去都是倍開心的事

Advertisement

沒多久。

會議就此結束。

和孫思邈幾人收集點信息之后,李恪回宮。

回到太極殿,李恪就召集杜如晦和房等重要大臣。

“關于帝都大學的獎勵,朕已經想好名字。”

“朕讓你們想好的實質獎勵,想得怎麼樣了?”

李恪詢問道。

之前就讓他們進行商議的。

如今其實已經過去了很久,但是還沒有給出一個結果給朝廷。

“陛下睿智。”

“臣等想出了幾個獎勵。”

“其一,每個月薪水比之前多兩倍。”

“其二,孩子可以進國子監,家中有長輩的直接發放養老金。”

“其三,獎勵終制,凡是得到這個獎勵的,四品以下員見到需要向對方行禮。”

杜如晦代表進行描述。

一連三個獎勵,聽上去確實不錯。

不過其實并不能讓李恪到太大的滿意。

想了想,李恪多加了一條:

“獎勵小區房,以直屬人口算,低于五人的獎勵一套,超過五人的獎勵兩套。”

關于小區房,現在看上去是不怎麼貴,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買得起的,也是不菲的價格。

而且還有一點。

那就是有市無價,不是你想買就能買,還要你被選上才行。

其中,李恪還有個想法,那就是這些頂級的教授,應該要確保他們的安全才行。

Advertisement

以現在的小區房購買方式來說,人們是魚龍混雜的,什麼樣的人都有,安全方面是沒有能夠得到保障的。

而這些人才,國家是不可能讓他們失去的,也就是說國家要保護他們的安全,盡量不要給他們和普通的小區居民一起住。

最好就是仿照后世的一些群建筑。

這些教授們安排在一個小區,這個小區大部分都是那種工作者。

還有大唐的員們,也應該如此,以類聚人以群分,以確保彼此之間的安全。

“陛下睿智。”

杜如晦等人行禮。

對李恪的這個提議并沒有意見。

哪怕是李恪給予更多的獎勵,他們也不會有意見的。

大唐的變化,都是這些人改變的,理應著一定的待遇。

“那就著手準備吧,朕想要近來給他們親自頒獎。”

李恪點點頭道。

給一本記賬本給他們。

上面是帝都大學這些年來教授們的研究果記錄。

上面的記錄就是那些教授們的功勞,比如研究出一種東西多分。

只要分數達到那個數字,就能夠得到終獎勵,得到李恪頒布的先進獎。

都是有記錄的,每個人做了什麼東西,都有記錄在上面,而不單單是一個人一件事就覺得了他能否得到先進獎。

這也就是李恪安他們說,不單止那幾個人而已,還會有其他的。

“臣等遵旨。”

杜如晦等人應是。

拿著李恪給予的登記本離開。

他們要盡快選出這里面符合的人選給李恪。

等他們離開之后,李恪開始批改一天剩下來的奏折。

說實在,李恪對于當前的政務還是有點反的,覺得政務很多。

可想要想要減自己的權力,又擔心權力外放會太嚴重,以至于皇權失。

有點像按照明朝創立閣,但三省實際的職務就是跟閣差不多,又覺沒太多必要。

想了想,又無語地繼續批改奏折。

在這種信息太過閉塞的時候,權力外放并不是好事。

很多地方的權力都過大,百姓可能還不知道皇帝到底是誰。

算了,政務就這樣做吧,權力不能外放太多,否則就是自己這個皇帝遭殃。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