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七十八章 派誰去遼東?

《回到明朝做昏君》第七十八章 派誰去遼東?

孫雲鶴連忙說道:“是,督公!”同時轉頭對手下吩咐道:“醒他,上大刑!”

東廠在鼓的審案子,東林黨這邊卻急得不行了。

原本東林黨人以爲是扳倒魏忠賢的好機會,甚至能夠趁機扳倒熊廷弼,拿回遼東。

現在看來卻完全不是這麼回事,自己這些人落了魏忠賢的算計之中。

在這樣的況下,自保就了當下最棘手的事

朝廷上下誰都知道,當今陛下並不願意聽自己這些人說話,尤其是魏忠賢進獻了那個青雲門的妖道之後。

這不,這邊魏忠賢在殘酷的迫害大家,那邊那個妖道就拉着陛下閉關。

而且陛下居然真的誰也不見,很顯然就是魏忠賢和那個妖道聯手做的這件事

鄒元標和楊漣被關在家裡,但是外面的人卻在想辦法救他們。雖然不能去他們家裡,但是救是肯定要救的。

因爲大家都清楚,現在是同舟共濟的時候了!

一旦鄒元標和楊漣倒了,那麼所有人都完蛋了。

這一次生死攸關,沒有人敢小看。

外面紛紛擾擾,皇宮大卻沒有太多的影響。朱由校誰也不見,這就使得皇宮裡邊兒的人想搞事都沒有地方。

皇帝在閉關,邊伺候的人只有陳洪,並沒有其他人,連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安都只能靠邊站。

Advertisement

宮裡面選皇后的事還在繼續,這一切也不用朱由校心。

當然了,還是有需要朱由校心的事。那就是得確定遼東巡的人選。

遼東巡薛國用死了,朝廷需要任命一個人過去,而朱由校不可能再選一個東林黨人去。

一個袁應泰,一個王化貞,再加上一個袁崇煥,三個人將遼東弄得不可收拾,或者說是一團糟。

雖然袁崇煥或許並不像袁應泰和王化貞那麼廢,但事實上,自從他殺了文龍之後,遼東的況確實是急轉直下。

遼東或許還能守得住,但是消耗太大了。遼東已經了大明財政的大本無法填補。

朱由校絕對不會去相信東林黨鼓吹的收復遼東,他們就是想在遼東打仗、想要收復遼東,然後貪污遼東的軍餉。

這件事本來就不是,只不過原本的天啓帝不知道罷了。如果不是王化貞倒向了魏忠賢,或許皇室還是沒有證據。

他們自己不納稅,在遼東的事上貪污軍餉,勾結遼東的邊將。從上到下貪污腐敗,榨士卒,就這種況下遼東要是能打的贏建奴都有鬼了!

在朱由校看來,想要整飭遼東難度太大,指着遼東的明軍打贏努爾哈赤,基本沒戲。

至於收拾遼東,投與產出不正比。

首先是遼東的將士沒有戰心,文只想着貪污,百姓苦不堪言。

Advertisement

想要解決這些問題。絕對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做到的。

與其花費大量的時間投到這上來,還不如另起爐竈,等自己練好兵馬之後再說吧。

所以朱由校對遼東的政策就很簡單的,那就是維穩。只要維持現狀也好,能夠守住就是最大的勝利。

所以在遼東巡的任用上,首要選擇的就是主張守的大臣,而不是高喊着收復遼東的人。

從現在大明的況來看,想收復遼東基本不可能。所以喊出收復遼東的人。無論是真的看不出來,還是故意的,都不能用。

這種人不拉出去砍頭,就已經是朱由校的仁慈了!

看不出來的就是蠢;看得出來的但是卻不說,大喊着收復遼東的,這種人該死!

朱由校翻看着手上的資料,這裡全都是他選出來的有資格的人。

至於閣送上來的名單,朱由校早就扔到一邊去了。

那份名單的意圖很簡單,那就是主推王化貞。

這個人自己是不可能用的,並且這一次還要把他給牽連進去。

現在王化貞是廣寧巡,這貨就是東林黨在遼東貪污軍餉的急先鋒,而且沒什麼節,能夠反咬東林黨一口。

找了半天,朱由校終於選定了一個合適的人,這個人就是王象乾。

與王化貞不同,王象乾不是東林黨,他是齊黨,最關鍵的是他和熊廷弼的想法一樣,都奉行遼人靠不住、滅建奴不能急,建奴已經做大,要徐徐圖之。

Advertisement

可惜,他這種說法太長他人志氣、滅自己的威風了。比起東林黨的說辭,王象乾的說法太跌份了,毫不能蠱皇帝。

所以這種策略一直沒爲大明在遼東戰略的主流。

歷史上王化貞棄廣寧逃,列城盡潰,軍民男婦求關者數十萬,象乾閉不納,哭聲震山谷。

閱三日,熊廷弼至,象乾乃開關門納軍民,而與廷弼計兵事。

從這裡就能看出王象乾和熊廷弼的關係不錯,熊廷弼的驕橫跋扈毫沒現。似乎只有面對東林黨所謂的君子之時,熊廷弼才驕橫跋扈。

遼東巡用王象乾,廣寧巡也要換人,那麼換誰呢?

朱由校很快就想到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王在晉。

這也是一個穩妥的主張守的員,他曾經說過,必有復全遼之力量,而後可復廣寧;必有滅奴之力量,而後可復全遼。不然啓無巳之爭,不了之局,而竭難繼之供,不可不慮。

說白了就是我們能收復全遼東的力量,那麼打廣寧。當我們有了滅建奴的力量。那麼開始打全遼。不然就不要開戰,只是徒增消耗。

當時廣寧已經丟了,王在晉覺得山海關關城本存在重大的患。

他建議修重城,重城修好以後,山海關關城才真正能爲雄關天險。

畫地築牆,建臺結寨,

造營房,設公館,

分兵列燧,守相助,

重關設險,

衛山海,

以衛京師。

一句話,就是建城死守,讓你打不進來,然後我慢慢地積蓄力量。等到力量足夠之時,一舉將你殲滅。

王在晉的主張,遭到寧前兵備僉事袁崇煥、主事沈棨、贊畫孫元化等的反對。

袁崇煥要求修築到二百里之外的寧遠,但王在晉不聽。

袁崇煥兩次直接將意見報告給首輔葉向高,但葉向高不知前線的況,拿不定主意。

這時大學士管兵部事孫承宗自請行邊,親赴山海關。

孫承宗回京後,面奏王在晉不足任,“筆舌更自迅利,然沉雄博大之未能”,改任南京兵部尚書。

不久王在晉就辭職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