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太子殿下他對我圖謀不軌 第二百九十一章 新政

《太子殿下他對我圖謀不軌》第二百九十一章 新政

 胡奉儀:……

 還能不能好好說話了?

 這崔側妃怎麼比以前還要難搞了!

 崔菀過了幾年的形人生活,倒胡奉儀等人忘了,以前崔側妃是東宮里出了名的敢說話,就連原太子妃娘娘的面子都不給的。

 可此時的胡奉儀,心仍是覺得,大家都是不陛下寵的人,難道不應該同氣連枝齊心協力,將陛下的心思從怡皇貴妃那里拉回來嗎?

 不然倒要看看,等過些日子宮里要是進了新人,崔側妃還能有什麼底氣囂張!

 崔菀:當然是憑我位份比你高,憑我家世比你好啊?

 “姐姐不要這樣說,妹妹怎會那般認為呢?妹妹所言,俱是肺腑之言啊!”

 胡奉儀秀眉微蹙,似乎對自己被誤會十分傷心。

 可惜了,崔菀至今覺得自己喜歡的還是好看的小姑娘和英俊瀟灑的男子,而不是胡奉儀這種一大把年紀還要惺惺作態的人。

 這“姐姐”“妹妹”什麼的,快要聽吐了。

 “行吧,你的肺腑之言本宮已經收到了,多謝你了,雖然本宮覺著自己也并不是很需要。”

 說著,崔菀便對綠英吩咐道:“送胡奉儀吧!”

 胡奉儀沒料到崔側妃竟然這麼“率”,一時也不兜圈子了。

 “姐姐且慢,實不相瞞,妹妹此來還有一事相求!”

Advertisement

 崔菀對的話置若罔聞,只自顧自看著手指尖上染的漂亮的指甲。

 綠英走了過去,福了福:“胡奉儀,我家主子要休息了,您請吧!”

 出一只手,做邀請狀,指著門口的方向。

 胡奉儀沒想自己都這樣說了,崔側妃竟然還要趕自己走!

 終于放棄了所有的彎彎繞繞,直接道:

 “姐姐!妹妹今日可不僅僅是為自己而來,也是為姐姐你,為咱們東宮那麼多姐妹而來啊!”

 “您是太子側妃,按例在太子登基后至也該被封妃,可如今陛下登基已經多日,連陳良娣都有了位份,陛下為何獨獨把我們姐妹忘了?”

 崔菀面平靜:“陛下初登基,朝事尚未厘清,區區位份這等小事還能比朝政大事更重要嗎?你們急些什麼?陛下自有安排。”

 胡奉儀心:區區位份?這等小事?

 “那憑什麼陳良娣就能被陛下百忙之中出時間來賜封了!”

 不服。

 料就對上了崔側妃看著自己神詭異。

 崔菀像是看傻子一樣看著胡奉儀:“天吶!你這腦子,到底是怎麼長的?”

 “你們到底是怎麼想的?憑什麼以為自己能跟在登基之日生下陛下第二子的皇貴妃娘娘相提并論?”

 崔菀的看著胡奉儀的眼神中帶著荒謬,搞得胡奉儀自己都開始懷疑自己了。

Advertisement

 們都沒有資格跟昔日的陳良娣,如今的怡皇貴妃相提并論了嗎?

 要是真敢繼續問崔菀這個問題,那一定會毫不猶豫的肯定的告訴:“是!”

 們早就沒有資格跟相比了。

 不是因為被封為了皇貴妃,而是在好幾年前,被還是太子的陛下放在心上的那一刻起。

 都說帝王薄,皇家寡,可卻覺得,薄之人若是,那才是最深的

 胡奉儀神魂不屬地離開了長汀殿,而后就老老實實的待在自己的殿里,再也沒有參加過小姐妹們為了聲討怡皇貴妃而舉辦的聚會。

 其他人覺察到胡奉儀的怪異,紛紛上門來探

 胡奉儀一臉正告訴們:“以后咱們要是想在宮里過得好些,就不要再背地里說那位的壞話了。”

 還有關于大封后宮的事,胡奉儀也道:

 “此事是因為陛下公務繁忙,和怡皇貴妃沒什麼關系,不是的錯,咱們也怪不了,等陛下忙完這一陣就好了。”

 “而且說不定賜封的事府那邊早就在辦了……”

 小姐妹們聽完胡等奉儀這些迷之話語,都呆住了。

 這人莫不是被什麼鬼怪附了?換了個芯子不

 前幾日們坐在一起時,罵那位罵的最兇的不正是胡奉儀嗎?

Advertisement

 府在辦有什麼用?

 們得有陛下的圣旨承認才行啊!

 小姐妹們聽見胡奉儀又開始說“其實怡皇貴妃人還是好的”等迷言論,直接讓閉上了

 “好了你好好休息,我們就不打擾你了。”

 然后默默在心底罵了句“瘋子”,就趕離開了。

 *

 陛下很忙。

 這說的并不是客套話。

 詳參考他登基后,半個月的時間里就發出的五道旨意。

 前兩道分別是新帝登基后減免賦稅和大赦天下的旨意。

 只不過這減免賦稅并不像前輩們那樣,減免個幾年,新帝直接改了稅賦比,規定了民間佃租。

 全國范圍繼續實行均田制,田畝分丁數目不變,舉國賦稅改為四,佃租不得超過五,寫大靖律。

 新帝登基是國家大事,一般都會大赦天下,除了那些極數窮兇惡極的犯人,都能獲得第二次新生。

 而百姓們也都會覺得新皇仁慈,從心上認可這位新皇。

 第三道旨意,便是改變了商人的地位。

 士農工商,商人最末,這是自古以來的觀念。

 新帝的旨意承認商戶對大靖發展的巨大貢獻,并欽點了汝南袁氏,柳氏等大商賈為皇商。

 第四,朝廷將在各地辦學,統一培養人才。

 這最后一道圣旨,也是令所有人震撼不已的一道。

 新帝說,從今年起,朝廷的選制度將不再采用舉薦制,而是考試制。

 朝廷每三年舉行一次考試,考校有識之士,凡績優異者,有才能者,才可出仕。

 而在朝廷舉行的這場全國的考試前,各州,各郡縣要提前篩選,組織層層選拔,保證最后到上京來參加考試的,皆是在前幾場選拔中的佼佼者。

 畢竟陛下日理萬機,朝廷中樞每日要理大靖的千千萬萬國事,總不可能什麼香的臭的都往上京來,浪費國庫的資源。

 是的,這考試還是國庫出錢的。

 凡考生能在州試中取得前五百名,便能從當地領到上京趕考時足夠吃住的盤纏。

 這下,舉國嘩然。

 陛下要改的,竟是延續了幾百年的選制!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