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飛逝,歲月流梭。很快到了人們非常重視的五月份了。在古代農曆五月俗稱毒月。
其中,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以及二五、二六、二七,此九天爲“天地泰九毒日”;“十四”爲天地泰日,一共十天。這十天,務必端容肅己,嚴殺生,行,否則嚴重傷損氣耗元。
因此農曆五月,是最要注意的一個月份。夫妻全月不同房,對心都有極大的好。所以這兒的人們都會在五月讓婦回孃家住一個月。其中的九毒日更要慎重。
端午正是九毒日之首,也因此這一天有許多喝雄黃酒、艾草…等避邪驅毒的儀式,其中都寓著許多的古德智慧和經驗的傳承。
過端午節、吃糉子,這是不分地域,共有的習俗。雖然吃糉子是共有的習俗,但是南方、北方不同的地域,吃的糉子是不一樣的。南方大都吃的是白米糉子,也就是用糯米包的糉子。但是北方就不同,就像趙玲玲所在的焦家壩村,這裡並不出產大米,更不出產糯米。雖然也有富裕人家過端午節的時候,會買糯米來包糉子,但是大多數的莊戶人家,包括城鎮的居民,吃的都是黃米糉子。
本地產的大黃米,比外地運來的白糯米要便宜許多。所謂以稀爲貴,從南方遠道運來的江米,在大多數人眼睛裡,是稀罕、珍貴的東西。
但自從家裡的生活的好了以後,夫妻二人都是對兒在吃食方面捨得的人。因此夫妻倆一合計就打算包兩種糉子一種是本地的黃米糉子另一種就是有錢人家包的糯米糉子。順便把作坊和店面工人的份例也給包出來。
這個年代,有一條不文的定例。對於長期僱傭的僱工,包括各種鋪子裡的夥計,地主僱傭的長工等,東家除了按月發給工錢之外,逢年過節還要給一些額外的福利。至於這福利的多,要看東家的收益,同時也要看東家的人品。
有厚道的東家,給夥計們的福利就好。也有那刻薄的,乾脆就不給,也有礙著輿論不得不給夥計們發錢,但卻會想盡法子剋扣。比如某一家糧店的東家特別的刻薄、小氣,逢年過節給鋪子裡的夥計們發米,對外面說是多斤多斤上好的米,其實卻是拿第三百一十七章節禮風波發黴的、倉底子帶沙土的米來充數,弄得鋪子裡的夥計怨聲載道,被街坊鄰居背後指脊樑骨。
端午將至,天氣已經有些小熱。要過節了,孩子們總是最高興的人羣。
趙玲玲一家提前坐在一起,商量出了一張長長的採購清單,這天一大早就趕到鎮上趕集。要包糉子,首先得得去打糉葉。理所當然這項任務落在了趙父上,焦氏算計著,這樣還能省下買糉葉的錢。於是娘幾個到了集市去買了鴨蛋和五斤的上好五花。在集市裡轉了一圈,將幾個籃子都裝的滿滿的,娘幾個才又出來,最後纔到糧店裡。
夥計看趙玲玲一行人是大主顧,就趕把掌櫃的來殷勤地招呼,又是倒茶又是拿點心,聽說們要買江米,又忙讓們看米。
“這些江米是剛到的,從江南運過來的,是今年的新米。您瞧瞧,這一粒是一粒……”
“那好,就這種上好的江米要一百二十斤。”焦氏挑好了之後,就對掌櫃說道。
掌櫃的連忙點頭:“好的,您稍等我們馬上給你打包好,這位夫人怎麼拿回去?需要我們送嗎?”
“不了,我們準備顧牛車的。”焦氏老實的把自己的打算給代了。
出了糧油店趙玲玲母三人租著牛車拉著滿滿一車的回了家。到家以後就開始泡米,準備包糉子。
娘正打算開始幹活,就聽見有人在外面和趙父說話。
“叔。”
聽到的聲音臉趙瑤瑤立馬就紅了。
“是厚哥兒來了,快屋裡坐。”趙父爽朗的笑聲從外面傳進來“孩兒他娘,吳厚來了。”
焦氏立刻滿臉是笑,一邊答應著,一邊就往外迎。
趙玲玲看了姐姐瑤瑤一眼,見害地站在那,有些不知道是跟著迎出去的好,還是站在這,又或者是避開的好的樣子,就抿著無聲的笑了。
笑完了,趙玲玲就調皮的拉著趙瑤瑤的手,跟在焦氏後,也迎了出來。
吳厚今天穿著一件上好的夏布直綴,手裡抱著大包、小包地站在那,等對著焦氏和趙父笑。
這個年代講究男大防,莊戶人家雖然沒有那些大宅門的死規矩,但在這方面也很講究。因此,瑤瑤也就出來兩人在一家人的“監視”下匆匆的見了見面趙瑤瑤就回去了。
------題外話------
下午還有一更啊!同志們,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