穎王一得到監國名義,雖說並未立刻宣佈李隆基的死訊,但論功行賞卻立馬毫不拖延地開始了。
郭子儀封代國公,拜司徒,程千里爵封虢國公,拜司空,俱加開府儀同三司。以僕固懷恩爲安北大都護,安北四鎮節度使,轄安北牙帳城、僕固牙帳城、同羅牙帳城、回紇牙帳城,控黠戛斯、骨利於、葛邏祿等諸都督府。以張興爲河東節度使;以侯希逸爲平盧節度使,李明駿爲平盧節度副使兼安東都護;一應均加特進。調李弼於范,任范節度副使,北平軍使。準北庭節度使李儉告老,以北庭節度副使段廣真接任北庭節度使。
然而,最引人矚目的不是別的,而是杜士儀辭相,拜范節度使,進太尉,仍加同中書門下三品,安河北。同時將淄青登萊四州劃歸河北道,蠲免河北道二十八州郡租賦三年,由杜士儀主持清丈田畝及覈定人口,招募戶流民耕種。同時與之同往河北上任的,尚有一張長得讓人目瞪口呆的員名單。只有真正仔細的人方纔能夠發現,其中不都是杜士儀平定河北後臨時闢署的那些員,至於降將的安置,誥旨避重就輕地提了一句酌使用,再無他話。
同時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原本在西域於得有聲有,憑藉自己的本事,而不僅僅是父親的名聲站穩腳跟的杜廣元,竟是同在調任之列。杜士儀彷彿毫不在乎外間的議論,直擢長子爲范都知兵馬使,調去河北。同時,其子杜麟仍舊留在了長安,將飛龍騎。當得知杜士儀辭不封王爵,兼且辭相意堅,登時那些虛懷若谷,高風亮節之類的評價,猶如不要錢似的往杜士儀上傾瀉而去。
丟下在朝中爲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宰相不當,卻要去千瘡百孔的河北,這是何等風範而且據說,杜士儀甚至不等新君登基就走,此前帶回京的兵馬亦是隨之各歸本鎮
臨走之前,宣坊杜宅仍是閉門謝客,不接待那些前來求見的人,而杜士儀本人親自前往辭行的,除了姻親平康坊崔家,便是吳王李祗這位如今最有聲的宗室。而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在這兩地之外,他最後拜訪的,卻是業已門庭冷落車馬稀的高力士家。昔日王公貴戚往來頻繁,外進京無不最先前來拜會的朱門豪宅,現如今牆如新,明瓦燦然,卻流出了一種蕭瑟腐朽的味道。
親自迎出來的麥雄有幾分誠惶誠恐,行過禮後方才低聲說道:“家翁病了好些天,不能前來迎接,還請大帥恕罪
“我和高老相多年,這些話就不要說了。”
在杜士儀想來,高力士這場病自然是心病。無論是誰,自宮,又忠心耿耿侍奉天子那麼多年,臨到頭卻被那樣算計一場,即便最終平安退場,那心裡被狠狠的一刀,絕不亞於上的真實創傷。然而,當他真正見到高力士時,發現對方在這短短十幾天之,已然形銷骨立奄奄一息,他仍然大吃一驚,回過頭來便瞪著麥雄問道:“這樣重的病,怎麼不讓人告知我?”
麥雄在杜士儀那犀利的目下,唯有低頭不語。而這時候,還是高力士用極其低沉的聲音說道:“是我不讓他說的,也沒有請大夫。”
聽到竟是連大夫都沒請過,杜士儀登時心頭咯噔一下。在牀榻邊上坐下,見高力士那隻手枯瘦得青筋暴起,他沉默良久,這才輕聲說道:“高老這是何苦。你已經仁至義盡,難道真的要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高力士目視麥雄,見其已經悄然退了出去,他才閒適地笑了笑,彷彿不是虛弱不堪的病人。他看著兩鬢蒼蒼的杜士儀,悠然說道:“我這一生,吃過苦頭,過屈辱,經過艱險,卻也過旁人無法企及的榮華富貴,已經心滿意足了。他是至高無上的天子,而我不過天子家奴,又怎能指他真的把我當家人?可幾十年分,既然他已經早走一步,我在掙扎多活幾年,卻又有什麼意思?”
“高老……”
高力士目倏然轉厲,盯著杜士儀看了好一陣子,這才一字一句地說道:“只是我從來沒有想到,杜思溫固然看重你,朝中拿麼多賢臣名相都曾經看重你,可你卻比所有人能夠想象的心更大,心更高杜士儀,你真的明白,你想要什麼?”
“高老這話問得好正因爲我一直都很明白,我想要的是什麼,我纔會有今天,而不會如同信安王李煒、張守畦、王忠嗣一樣,落得一個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場。因爲我一直都很明白他是什麼樣的秉,所以一直都在悄悄留後路,做準備。風骨錚錚的名臣,到頭來不過宋憬張九齡一般下場,賢明能於的賢相,到頭來也不過是姚崇張說一般,至於其餘如劉幽求王琚之輩,那就更不用說了。我的生死榮辱,妻兒家小,怎能在別人手中?”
高力士第一次從杜士儀口中得到這樣明確的回答,他忍不住力支撐著想要坐起來。奈何他病倒多日,水米不進,整個人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邊緣。還是杜士儀扶了他一把,他才終於靠著對方的手臂略略直起腰。死死瞪著那雙沒有半點搖的眼睛,他不由得深深嘆息了一聲。
“我看錯了你不只是我,天下大多數人只怕都看錯了你”
杜士儀微微一笑,復又將高力士安置躺下。見這位垂垂老矣的暮年老者微微閉上眼睛,眼角倏忽間滾出了幾滴淚珠,他沒有再解說什麼,只是將被角掖上去一些,隨即一字一句地說道:“高老子侄以及本家族人,我定會善加照拂
“你不欠我什麼我是幫過你很多次,可你也給予了無數金銀田產作爲報酬。”高力士冷淡地答了一句,隨即無力地說道,“你走吧,今日一見,再相見時便是在九泉之下,我會在那兒好好看你怎麼做的。”
杜士儀告辭離開,出了寢堂,他的心說不出是沉重,還是輕鬆。然而,當他在阿茲勒的隨從下,眼看快要到高家門口的時候,卻突然聽到後有呼喊聲,他回頭一看,卻只見是麥雄滿頭大汗追了出來,到他面前時便撲通跪下,聲音抖地說道:“杜大帥,求你勸一勸家翁。我之前不敢說,其實他已經絕食七日,如今又嘔了”
杜士儀登時一愣,旋即轉拔就往裡走。待到再次進高力士的寢堂時,他就看見了牀前那一灘目驚心的跡。想到剛剛高力士那蒼白的臉,他便側頭向麥雄問道:“這是第幾次?”
“已經是第三次了,一次比一次嚴重。”麥雄的聲音裡帶了幾分哭腔,可看到主人那渾濁而黯然的眼神,他又補充了一句話,“從上一次三王探病之後,杜大帥從興慶宮出來,家翁就開始絕食嘔,神也是越來越差。”
杜士儀只看那跡就知道,高力士的嘔比起所謂吐來,要嚴重很多倍。可和上的病相比,高力士的心病同樣嚴重,而且在人已經完全存了死志的況下,區區藥石之力又能有多大的用場?他默然再次走上前去,卻發現高力士仿若完全沒有發現自己的返回,兩隻眼睛呆呆地看著上方那虛幻的空氣,口中喃喃自語道:“陛下……九幽黃泉之下……你不會孤單的……”
見高力士整個人如同完全失去生氣一般,就這麼頹然栽倒了下來,杜士儀眼疾手快託了一把,卻發現人固然地靠在了自己上,那雙眼睛卻已經永久地合上了。他有些遲疑地出手來,試探了一下高力士的鼻息和脈搏,最終輕輕吸了一口氣。低頭看見麥雄已經雙膝一跪了下來,他方纔聲音低沉地說道:“高老已經去了。他是不是早就備好了折?”
麥雄雙手捧臉,好半晌才應了一聲,旋即就聽到杜士儀開口說道:“給我吧,我替他送上去。想來高老的願就是將來陪葬泰陵,這個願我會替他完的”
高力士的折,麥雄爲心腹,曾經看到過,此刻見杜士儀甚至不看就能明白主人的願,他登時以頭撞地,嚎啕大哭,淚齊流。而杜士儀將已經氣絕的高力士重新扶著躺下,卻取下了其頭頂那支束髮的骨簪攏進懷中,這才站起來,對著那已經沒有氣息的深深躬一揖。
李隆基故世的時候,邊只有他杜士儀這樣一個逆臣,再無忠臣相隨,但後至還有高力士願意相從
已然不復煊赫的高力士死了,對於長安城的公卿顯貴,黎民百姓來說,本是一樁不值得太大關注的小事,只是杜士儀竟然正好在場,又代爲呈遞折,方纔引起了不人的關注。於是,杜士儀在高宅盤桓到殯堂備好,親自上香致祭的這些,自然而然就流了出去。如齊等本就和高力士相切的,不得也跟著登門祭拜送上賻儀。在這樣的背景下,穎王李徼這位監國親王甚至不用旁人提醒,一看折後,就立刻慷慨地給了高力士最想要的東西。
追贈高力士太尉,陪葬泰陵
一時間,早已蕭瑟的高宅門前,赫然車水馬龍,川流不息而當杜士儀臨走之前,親筆一蹴而就的一篇祭文送到高宅時,更是不知道引來多人嘖嘖稱羨,尤其是其中幾句話,更是令無數人爲之容。
“公中立而不倚,得君而不驕,順而不諛,諫而不犯。故近無閒言,遠無橫議,真忠臣也”
P:高力士的一生,當得起這四個字
前世的她胸大、顏高,生活富足,家人牛逼,明明有一手好牌確被她打成了爛牌,晚年凄慘孤苦,最后自殺在那人面前時她方醒悟,她對得起自己,確對不起身邊所有的人。 重生后的她發下宏愿要和那個頂著女主頭銜的人成姐妹,和那個才高八斗注定發達得男人成兄妹...
重生后,田幼薇一直在想一個問題。 如果前世她不嫁,邵璟是不是不會死! 如果她不做溫室的花朵,是不是父親兄長也不會死! 眼睜睜看著親人一個個死在面前,利刃穿腹,烈火焚身,那種滋味真的撕心裂肺! 再活一世,田幼薇這輩子不想再做溫婉小女人,她要全家團圓做富豪,有錢又有權,有冤報冤,有仇報仇! 至于邵璟,她可以默默守護助他上青云,就是別再做夫妻! 邵璟黑臉:重生個錘子喲,田幼薇你膽兒肥了,竟敢始亂終棄!!! 于是,這輩子,當邵璟長成絕世美男,時尚達人,文武雙全,精通多國語言,日進...
她是金枝玉葉的侯門千金,單純溫婉,大婚當夜卻等來夫君的一杯毒酒。 「妹妹快喝了吧,今夜可是世子與我的良宵」 善良的姐姐設計奪取了她的一切,慈愛的繼母面具下是一張偽善的臉。 良人非良人,她以為的幸福,竟原來都是假象! 含恨而終,一朝重生,她帶著仇恨回到十二歲那年,誓要讓命運改寫。 步步為營,在陰謀詭譎的內宅殺出一片天地,且看辱她欺她踐她之人今生是個什麼下場! 他是權傾朝野的謫仙王爺,清冷孤傲,溫潤如玉的外表下是一顆冰冷的心。 佳麗三千,唯獨被她的獨特吸引,暗暗守護,可惜美人難求。 「在本王面前,你可以肆意」 前世的教訓讓她不敢輕信於人,卻是不自覺的動了心。 朝堂詭譎,風雲際會。 真心還是假意,攜手還是宿敵。 重活一世,她能否解開心結,執子之手,閱盡世界三千美景?
衆人皆知,鎮國公府嫡長女崔文熙才貌雙全,生得溫婉端方,品性高潔,是全京城貴女們的典範。 崔氏及笄時慶王趙承延求娶,立下一生一世一雙人誓言成功抱得美人歸。 然而成婚七年,夫妻恩愛崔氏卻無所出。 慶王借腹生子,從外頭帶回來一個女人,試圖去母留子,給崔氏體面。 誰料崔氏主動讓賢,保全雙方體面提出和離。 慶王瘋了。 成婚七年,崔文熙兢兢業業打理中饋,處處端方持重,叫人挑不出一絲錯處。 七年無所出是崔文熙最大的罪過。 她是枝頭上的天之驕女,一身傲骨寧折不屈,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做委曲求全。 在她與慶王因和離鬧得滿城風雨時,崔文熙意外發現了躲在角落裏暗暗覬覦她的少年太子。 這日子真他媽狗血刺激! 男主篇: 太子趙玥,師出當代大儒陳平,出了名的克己復禮,溫潤君子。 世人都道太子是塊潔白無瑕的美玉,一生中唯一的污跡便是崔文熙。 他記得她的一顰一笑,她的喜好與憎惡,把她視爲皎皎明月,惦記了她好些年。 直到崔氏脊樑被慶王折斷,婚姻解體,他便知道,他挖牆腳的機會來了。 不能強取,那便巧奪。
容鶯喜歡當朝帝師這件事,本是沒多少人知曉的,連她也只敢對自己的貓唸叨。只因她是個極不起眼,又不被在意的人物。 也只有她記得與聞人湙在瓏山寺的朝夕相伴,記得患難中的不離不棄與真心相付。 —— 叛軍攻入皇城的那一日春光正好,青牆映着雪似的杏花。叛軍統帥奉帝師之命捉拿皇室子弟,以做到斬草除根。 容鶯面對着追來的叛軍,鼓起勇氣問道:“是帝師要我死嗎?” “這是自然。” 直到那一刻,她才恍然夢醒,原來在聞人湙眼裏,她也算不上什麼要緊的人。 所謂真心交付,不如說是一廂情願,自作多情。 —— 潔白的杏花飄落在血染的衣衫,映入聞人湙寒涼深邃的眼眸。他想不通,這樣怯懦膽小的一個人,怎麼會有勇氣自刎。 遂問向侍從:“公主沒有哭鬧嗎?” 侍從答道:“未曾。” 他愣了一下,忽然心中一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