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我家後院是唐朝 第169章 生產合作社

《我家後院是唐朝》第169章 生產合作社

謝彭家二爺涵,胖亮的打賞,貪睡豬的月票)

“孫老,你對醫學院還滿意嗎?”李愔是明知故問,試問誰能像李愔一樣專門爲他們這些疾醫建立一個學院。

孫思邈半晌沒有說話,深深了眼李愔,他道:“大唐他日必在殿下手中興盛。”

李愔一呆,笑道:“孫老見笑了,各位還是先回驛館休息吧,過幾日我便差人把醫學院收拾一下,讓醫學院正式運轉起來。”

孫思邈揮了揮手,讓徒弟們先行回去,他倒是還有不細節還要和李愔討論一下。

衆人離去以後,孫思邈道:“殿下打算讓老朽如何管理這個醫學院 呢?”

李愔也正在想,不過他已經有了一些想法,他道:“孫老帶來的徒弟是否都可以獨立會診?”

“老朽的徒兒自是都可以,但是那些徒孫中還有一些是剛剛拜師不久的,恐怕還不能獨立會診。”

李愔回想了一下,的確有幾個年齡不大的孩,只是數量不多,他道:“這就好,這醫學院的第一步當然就是招收學生,至於考覈學生的資格就由孫老自己決定吧,把醫學院給孫老,本王相信孫老一定可以做到公平公正的。”

一番話說的孫思邈心裡暖和和的,他道:“這個殿下可以放心,老朽決不去做那種小人行徑。”

這個李愔倒是相信孫思邈的,他正直的格李愔已經領教過了,“還有就是這醫館了,本王並不是讓你們賺錢,而是可以讓學員現場學習,當然賺取的錢也由孫老自由支配,是發月俸,還是改善伙食之類的都行,不夠的話可以向王府要。”

孫思邈點了點頭。若是自負盈虧他可不願意了。

Advertisement

“當然,你們最主要的事是還是研究新醫學,提升治病水平,這圖書館裡的醫學書籍可都是本王千辛萬苦蒐羅來的。不能浪費了。”李愔叮囑道。

孫思邈辛苦苦來益州爲的就是這個自不必說,連連點頭。

兩人又討論了一些細節問題方纔離開醫學院,孫思邈回了驛館,而李愔則是返回了王府。

剛到王府,金大謙也回來了,水稻的種子已經全部撒完了,前來購買水稻種子的百姓也基本沒有了,該買的都買了,倉庫中倒是還有不種子沒用完。

李愔放心了,這農耕總算是結束了。這回除了收穫土豆的土地上種上了水稻,還有新開墾的良田,這半年的時間加上拖拉機的強勁翻土能力,一共開墾了十萬畝土地,目前。這些土地上全部被種上了水稻,而且這些土地都是沿著南河開墾的,灌溉便利,都是難得的良田,這唐朝地廣人稀,蜀地也可以算的上是百里無人煙,大量的土地空置。還是平原地帶,讓李愔看了太心疼,這些土地不利用起來,他晚上都睡不著覺。

李愔前腳剛進王府,後腳上儀和王銀龍就來了。

“殿下!”兩人見到李愔都是行了一禮。

這兩個傢伙都不是喜歡溜鬚拍馬的人,找李愔肯定不是爲了套近乎。李愔本想回南院,這時候改變方向進了正殿。

“什麼事?”李愔押了口茶道,剛纔和孫思邈費了不口水,現在得補補。

儀道:“下來找殿下是爲了農耕之事!”

“農耕?出了什麼事?”李愔看著兩人道。

王銀龍道:“殿下有所不知,殿下是有那個是什麼羅安國的機械快速耕種土地。可是百姓們沒有,還得依仗耕牛,自從殿下把這個高產稻種運來以後,這百姓耕種的積極是提高了很多,很多新的荒地被開墾出來,這對益州來說是大有裨益,可是這勞力卻了問題,雖然有了更多的土地,但是人手不夠,現在耕牛的價格已經漲到十貫錢,以前可是隻賣四貫錢左右的。”

Advertisement

“是啊,殿下,而且這絕大多數的耕牛都被這楊樹村的人買去了,不僅如此,楊樹村民還相互攀耕牛的數量,這商人逐利而行,能不太高價格嗎?這樣,本來傾盡家財想買牛的窮苦的百姓又買不起牛了,生活本得不到改善,而殿下也明白,這些貧苦百姓是佔了多數的。”上儀補充道。

兩人說的問題都是目前益州實際存在的問題,李愔的目的是改善大多數百姓的生活,而不是讓了數富有的人更富,他纔不相信數富人能帶領大部分人富起來,人是貪婪的,富了只會想更富。

如今整個都府都是他的封地,李愔需要考慮的是全局,這大部分人的生活纔是他需要改變的,他思考了一會兒,覺得應該建立農村合作社,把生產工化,農民互助,統一耕種土地,這樣就解決了一些買不起農耕工的貧苦百姓如何耕種土地的問題,而當他們又能力獨立承擔購買的費用以後,提高了自的生產力,這種合作社制度也就會自行瓦解了。

想到這,李愔把合作社的構思,組,施行方法和兩人解釋了一下。

兩人聽了都是到頗爲驚奇,同聲讚道:“殿下真是英明!”

“先別忙著拍馬屁,這件事我只是提出這樣的想法,至於執行還在你們和縣令,所以,你們一定要嚴格執行下去,對那些搗的人可以嚴加懲,不必向我彙報!”李愔並不想在唐朝這種封建社會玩什麼民主,在他的地盤混就得聽他的,何況這還是好事一件。

說完農村合作社的事,李愔又道:“另外你們也要鼓勵百姓們種田之餘養牛,養羊,養豬之類的,對那些養牛大戶還可以獎勵一些錢帛,這農業不僅是種植水稻小麥,這些牲畜家禽也是農業的一部分。”

Advertisement

李愔說著,兩人都是仔細記下,兩人雖說都是地方的父母,但在一些方面的確不如李愔,這他們也是承認的。

和兩人大談闊論了半天,李愔把自己的構想描述了給了兩人,總來說就是針對貧苦百姓實施農村合作社,鼓勵百姓發展養業,當然,對那些生產能力足夠的富農和豪門,就沒必要強迫他們加了,也沒什麼意義,均貧富這種事現代尚且做不到,何況是唐朝,他只求百姓都能家有餘糧,手有餘錢就行了。

這個問題得到了解決辦法,上儀和王銀龍都很心滿意足,向李愔躬告退,還沒走遠,就聽見李愔的話,“你們把魏鐵牛給我來,賺了點錢,尾就翹起來了!”

儀和王銀龍相視一眼,心想這個魏鐵牛是倒黴了。

此時的楊樹村,魏鐵牛正咧著給自己的兩頭耕牛喂草,賣土豆賺了錢以後,楊樹村開墾荒地的積極頓時高漲,每戶都是想來年擁有更多的土地用來耕種,而開墾荒地,這耕牛就必不可,否則開墾的速度肯定會慢了不

於是財大氣的楊樹村村民開始到購買耕牛,你家買一頭,我就買兩頭,你家買兩頭,我家就買三頭,相互攀比,現在整個楊樹村幾乎每家都至是兩頭耕牛。

魏鐵牛正喂著牛,一個差到了,讓他去一趟王府,說是李愔要見他。

聞言,魏鐵牛立刻放下手中的草,道:“娘,我去一趟王府,這牛你喂一下。”

魏鐵牛的母親走了出來,道:“把那新買的服穿上再去,這個樣子去見殿下丟不丟人。”

魏鐵牛了眼沾滿泥的子,傻笑了一下,回到屋裡換了嶄新的服出來,這服雖不名貴,但也比他平日裡穿的服要強了不,是他前些日子從益州城的裁鋪新買的。

換了服,魏鐵牛和差一路向益州城而去,這個差和魏鐵牛也算比較悉,魏鐵牛問道:“知道殿下找我什麼事嗎?”

“這個還真是不知道,不過上大人和王大人去了趟王府以後,回來就讓我來這找你,看他們的臉似乎不是什麼好事!”

魏鐵牛沉默了,有些想不通,他最近沒出什麼紕啊?

既然想不通,魏鐵牛乾脆不去想了,而是和差說說笑笑到了益州城。

到了王府,魏鐵牛報上了姓名和事宜,一個家丁前去通報,回來讓他在正殿中先等著。

南院中,李愔正和崔鶯鶯商議辦養場的事,他既然提倡辦養,那麼他就得做這個領頭羊,一來是做個榜樣,二來也是爲了培育耕牛緩解生產力不足的問題。

“牛,驢,馬,這些牲畜都需要!”李愔在一張紙上寫寫畫畫,“家禽類的呀,鵝,鴨子也要,這些東西都慢慢來吧,耕牛是首要的。”

崔鶯鶯點了點頭,“這也劃盛唐商會管理?”

“沒錯,別小看養業,這很重要。”李愔一邊說,一邊起向正殿去。

正殿中,魏鐵牛等了一會兒就見李愔走了進來。

“殿下!”魏鐵牛著李愔嚴肅的表,心中有些忐忑。

李愔讓他免禮,道:“鐵牛,今年種土豆村裡賺了不錢吧。”

“這多虧殿下的恩澤楊樹村纔能有今天。”魏鐵牛回答,不明白李愔爲何突然提起這個。

“楊樹村以前很窮,現在卻都有了餘錢,村裡的人都很開心吧!”李愔又問。

“是,殿下,他們都記得殿下的恩德呢!”魏鐵牛越加糊塗了,心想李愔還不至於找他聊天吧。

李愔問了兩句,轉口道:“那你知不知道現在和楊樹村以前一樣窮的村子有多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