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臣本來也想這麼做的。」皇太極抹著汗水說道:「可是阿瑪也知道,我們的步兵和輔助軍隊多達八萬,還有寧遠城裏也有兩萬軍隊,這些軍隊如果丟下不管,十萬大軍就沒有一個人能夠逃張好古小蠻子的魔爪了。而且連日追擊,我們的士兵和戰馬都極度疲勞了,蠻子水師又全是生力軍,昨天晚上突圍,只怕希也不大。」
「算你有道理吧。」努兒哈赤咳嗽著說道:「可是這麼一來,我們的大軍也就只剩下和蠻子主力拚個你死我活的選擇了。」說罷,努兒哈赤又揮揮手,冷靜說道:「好了,剩下的以後再說,現在馬上出城,去看看張好古小蠻子到底有沒有真死!」
………………
一個多時辰后,三萬建奴大軍開至寧遠河旁,與對岸的明軍主力隔岸對峙,遙遙見張大爺的七省總督杏黃旗,又看到嚴陣以待殺氣衝天的明軍大軍,努兒哈赤皺了皺眉頭,把佟養到面前,低聲吩咐了幾句。佟養答應,趕打著白旗出陣,奔到明軍陣前大聲道:「煩勞貴軍通稟一聲,就說我大金太上汗想要在戰前與張好古大人陣前對話,以敘舊,還張好古大人準允。」
明軍那邊很快有了答覆,宋獻策拍馬出陣,對著佟養笑道:「佟養,東家知道你們太上汗努兒哈赤的心思,想親眼看看我們東家到底有沒有真死——不好意思,我們東家不想讓你們如願,所以這個要求,我們拒絕。你們就去猜吧,賭我們東家到底有沒有真的殉國!」
「媽的,狗蠻子越來越狡猾了!」老牌漢佟養暗罵一聲,無可奈何的快馬奔回本陣向努兒哈赤如實稟報。努兒哈赤聞言大怒,當即揮手喝道:「瓦克達,喇瑪,你二人率軍一萬正面強攻蠻子中軍,不惜一切代價,一定要殺蠻子中軍陣中,張好古小蠻子面!」
命令傳達,戰鼓擂響,老爸代善前幾天才被張大爺凌遲出死的瓦克達和喇瑪二將各率一軍正面強攻明軍中軍,明軍陣前則飛快閃出屠奴軍狼騎、薊騎二隊,以三線戰迎戰建奴騎兵,連珠槍聲之中,建奴騎兵接連中彈跌落下馬。但是負死令的瓦克達和喇瑪還是不斷揮刀嚎,催促眾軍力向前,不過這麼一來,瓦克達和喇瑪立即就暴在了明軍狙擊手面前,砰砰砰砰幾聲冷槍槍響,瓦克達和喇瑪幾乎同時臉中彈,一起跌落馬下,一命嗚呼,建奴騎兵立時打。這邊明軍旗號閃,屠奴軍左右散開,曹文詔和曹變蛟叔侄揮舞著三眼火銃各率一支遼東騎兵殺出,瘋子一樣衝進建奴騎兵軍中槍打銃砸,打得失去指揮的建奴騎兵鬼哭狼嚎,潰不軍。躲在後面的張大爺則大聲冷笑,「老建奴真是急昏頭了,在我面前比中央突破?茅廁里點燈——找死!……哎喲!」
能讓張大爺發出這種慘的當然是張大爺那個兇神惡煞的老丈人熊廷弼,發泄似的在婿腦袋上砸了一拳后,熊廷弼聲氣的喝問道:「兔崽子,建奴和老子一起上你的當,終於被你給引起遼西走廊被我們包圍了!可是我們北線的兵力是不是太單薄了一點?才有一萬八千軍隊,建奴卻還有十幾萬軍隊,要是建奴亡命往北沖,北線能不能擋住只怕是個大問題,這點你想過沒有?」
「是啊,東家,北線的兵力確實單薄了一些。」宋獻策也附和道:「而且天津水師和登萊水師的戰鬥力也是一個大問題,在建奴全力北上突圍的況下,他們能不能擋住建奴就難說了。所以學生認為,應該再給北線派遣一支能打仗的銳軍隊過去,加強北線防力量。」
「要不分兵吧。」熊廷弼提議道:「老子親自率領兩萬遼東軍隊北上,增援北線戰場,剩下的主力給你,南北夾擊,不讓一個建奴逃出遼西走廊。」
「岳父,不是小婿不相信你。」張大爺說道:「只是努兒哈赤老建奴和皇太極這個小建奴也不簡單,我們北線力量相對單薄的況,只怕最多到傍晚時分他們就能察覺,為了防著我們增援北線戰場,也肯定會在路上佈置大量阻擊力量,岳父大人你的軍隊倘若從陸路北上,也肯定會在路上遭到建奴軍隊的伏擊阻擊,就算能功增援塔山戰場,也肯定是傷亡慘重。所以要想增援北線,就只一個辦法,從海路北上。」
「從海路增援?難度太高了吧?」熊廷弼沉道:「之前天津和登萊水師能夠順利迂迴至北面增援戰場,主要原因是殺了建奴一個猝不及防,現在我們的水師已經登陸作戰,能夠騰出來駕船運兵的人手已經極,建奴手裏又有一支寧遠叛軍的水師,也肯定會防著我們從海路增援北線,如果在海上攔截我們的運兵海船得手,那我們的傷亡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岳父大人請放心,這些問題,小婿已經考慮好對策了。」張大爺微微一笑,說道:「小婿派遣水師登陸塔山之時,就已經讓他們登陸得手之後空船立即南下運兵,現在相信他們的空船已經在返回白廟子碼頭的路上,建奴準備不足,也肯定來不及攔截我們的空船,估計最遲到今天傍晚,我們的援軍就可以登船北上。」
「關鍵是運兵北上的路上,倘若建奴水師阻擊,麻煩就大了。」宋獻策提醒道。張大爺一笑,答道:「宋師爺,你好象和我犯了一個同樣的錯誤——忘了屠奴軍大部分都是漁民出,他們在海上打仗的本事不會比陸地上差多。還有,這個時候,也該是我們佈置在寧遠城裏的線功歸來的時候了。」
「學生明白了。」宋獻策恍然大悟,忙說道:「學生這就安排人去和他們聯繫,讓他們無論如何都要隨船出海,在海面戰場之上起義歸來。」話音未落,對面建奴陣中又是一陣殺聲大起,剩下的兩萬建奴騎兵向曹文詔叔侄發起了總攻,張大爺忙回頭向眾將問道:「建奴總攻了,現在我需要三名將領,一個率軍去頂住建奴正面,另外兩個率軍包抄建奴兩翼,誰敢去頂住建奴的正面?」
「末將願往!」數十名明軍將領一起抱拳答應,回答之整齊,聲音之響亮,簡直讓熊廷弼氣了肚皮——怎麼老子帶軍隊的時候,這些傢伙沒這氣勢膽量?而昨天晚上還派人和皇太極聯繫的阿敏更是積極,跳出來拱手道:「張好古大人,末將悉建奴軍隊況,請讓末將率領本部人馬去擋建奴正面,為兩翼包抄創造機會!」
「很好。」張大爺一笑,說道:「你去吧,在戰場上可以招降敵人,招降過來的,一律編製到你的軍隊里。」
「末將遵命!」阿敏大聲答應,那歡天喜地的模樣,彷彿自己接的並不是張大爺戰中最苦最累的工作一般。接著,阿敏的四千多降兵馬上象打了的一樣殺了出去,阿敏、圖倫和瑙岱三兄弟揮舞著馬刀沖在最前面,阿敏又親自沖在兩個兄弟前面,裏呼喊的口號也只有一個,「活捉老建奴,獻給張好古大人——!」
雲崢打開了一扇門,就再也沒有回頭路,生活,就是這個樣子,開了弓就沒有回頭箭,想回頭已是百年身。這是一本講述為師之道的小說,說的是生存智慧,講的是人間溫情,道的是兄弟情義,表的是溫恭謙良,這裡有最美的愛情,有最深刻的兄弟情義……
主角穿越明朝,發現自已居然變成一個熬了三十幾年,卻隻當了三十天皇上的悲催人物! 做為一個現代人,信奉的理念是人定勝天!怎能甘當一世炮灰? 且看主角在風雨飄搖的明末,死磕皇上爹;智鬥鄭貴妃;挽留申時行; 什麼紅丸什麼梃擊什麼妖書,明朝三大案疑雲重重,我自全身而退。 救不世之功臣,滅萬世之禍首,一切隻為逆天改命!
現代小人物穿越成顏良,那個三國第一倒黴鬼。 此時正當官渡之戰,白馬城外,關羽拖著青龍刀,騎著赤兔馬,正向他呼嘯而來。 悲劇的顏良,不但要避過關二爺那銷魂一刀,還要在這群雄爭霸的時代,成就一番暴君之業。 ……………… 曹操:天下人皆罵我殘暴,直到顏良出現,他們才知道我有多麼的溫柔。 劉備:我以仁義待你們,你們卻為何紛紛投奔殘暴的顏良?我不明白,我真的不明白! 孫權:奪吾嫂,掠吾妹,暴徒顏良,我與你勢不兩立! 大小喬:大膽顏良,焉敢對我姐妹如此粗暴~~ 顏良冷笑:暴君明君,後世自有定論,滿口仁義道德的偽君子們,都給我閉嘴吧。 …
關寧穿越了,志在紙醉金迷,聲色犬馬的做一個逍遙世子,卻成了被退婚的駙馬。坊間傳聞,歷代王朝國祚不能過三百年,大康王朝正處于此,盛世動蕩,忠臣受迫,亂世將起。推翻盛世,落魄駙馬建新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