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毒妃重生:盛寵太子爺 第122章 元菁公主

《毒妃重生:盛寵太子爺》第122章 元菁公主

太後子一頓,慢慢轉過來,看見是許錦言,便揮揮手道:「來了,先坐下歇歇吧,桌上有茶。」

許錦言謝恩之後便坐到了太後下首右側的小椅上,端起一旁的茶杯,掀開茶蓋,一撥一挑之間儘是優雅,將茶湊近邊,輕輕一飲。

許錦言喝茶的時候太后一直在打量,這子的行事當真是一點錯都挑不出,便是宮裏那幾個自小盡心教養的公主較起真來也未必有妥帖。

喝這茶,不該沒有神變化。

飲過之後,許錦言笑道:「多謝太後娘娘賜茶,這苦丁春果然齒留香,名不虛傳。」

太后雖有意外,但面上還是聲的問道:「這茶合你口味?」

苦丁春,茶如其名,極苦極。許錦言著口舌間的那洶湧的苦意,笑道:「回太後娘娘,自然是不合的,苦丁春太苦太。臣便不喜喝此茶。」

苦丁春既苦又,卻為長公主元菁最之茶。

前世便是如此,這慈寧宮裏只備這一種茶,小輩都喝不慣,所以一般人在慈寧宮都不飲茶,而每一次去都會整杯飲下,無他,就是為了博太后好,看能不能給趙斐幫上忙。

上輩子長久喝過此茶,早已習慣了這份苦,今生再喝慈寧宮的這杯苦丁春,境遇卻與前世大為不同。

一旁的雲姑姑聽了許錦言的話卻皺了眉,怎麼回事,方才不是告誡過麼……

太后賜茶,怎麼敢說不喜,這種時候即便是不喜也一定要說喜有加。看著聰慧一孩子,怎麼老實這樣了。

Advertisement

但沒等太后說話,許錦言便接著剛才的話道:「但臣的母親卻極喜此茶,所以自母親去世后,臣再品此茶卻覺得似乎沒有時那麼難以口了,甚至還覺出了一些甜。」

太后的神登時一怔問道:「你母親喜歡此茶?」

「是,臣記得年的時候母親總喝此茶,臣當時不知事,母親喝我便也要嘗嘗,但每次一嘗試,都要喝下一整壺的水沖淡口中的苦……

隨著許錦言的話,太后卻進了回憶,元菁時喜飲此茶,明知這茶極難口,每次看元菁喝的香甜,也會忍不住隨元菁一同飲茶。但結果便是每一次都要喝下一整壺的水。

想著元菁,太后漸漸出了笑意。

許錦言接著道:「等臣長大以後再喝這苦丁春,卻覺不出當年的苦了,甚至還覺出了甜,但臣也明白,臣並不是因為口味變了才覺得茶變甜了,而是因為當年與母親的回憶,才讓這原本苦的苦丁春變得甜了一些。」太后微微閉了閉眼,長公主元菁最喜歡苦丁春,大人都喝不慣的苦丁春,六七歲的元菁卻喝的比誰都痛快,還直贊此茶清新。小小的年紀便吃苦,所以人生才那麼苦吧。

後來元菁和親突厥,突然就喝不慣其他的茶了,只能喝這既苦又的苦丁春。

當然,也不是口味變了,而是只能靠著這茶想一想和兒相景。

和失去兒比起來,苦丁春的苦又算得了什麼呢?

Advertisement

「你可知哀家喚你來慈寧宮是做什麼?」半晌后,太后開口道。

琉璃般的眼眸一轉道:「回太后,臣知道,上次玄瑛會臣彈的曲子有幸了太後娘娘的耳,所以才會傳臣宮。」

太後點點頭道:「你說這曲子你娘教你的?」

「是。」

「那哀家倒是想問問你,你娘教你這曲子的時候可說過些什麼?」

那日在玄瑛會上,也曾問過許錦言這個問題,但是當時的許錦言猶猶豫豫的說了沒有,但那個神擺明就是有。

所以太后才念念不忘此事,即使玄瑛會都過去了這麼久,還是要把許錦言召進宮裏一問究竟。

那很有可能和元菁有關,無法坐視不理。

許錦言似是猶豫了半晌,才連忙跪下道:「請太後娘娘先饒恕臣欺瞞之罪。」

太后瞭然,看來當時學琴曲的時候是真說過什麼話了…..心下有些激,但還是抑著神道:「無妨,你且說來聽聽。」

「當時玄瑛會上,太後娘娘便問過臣這個問題,但因母親同臣說的那些話實在不適宜在大庭廣眾之下言說,所以臣才不惜犯下了欺瞞太后之罪。」

「母親教臣這首琴曲的時候,曾說這首琴曲是一位閨閣好友所彈,但母親的這位好友……似乎來自突厥。」

說完,許錦言立馬叩頭道:「請太后恕罪。」

突厥與北明素來不合,在玄瑛會這種場合提突厥的確是不太妥當,但來自突厥的不一定就是突厥人。

Advertisement

甚至有可能是一位北明的和親公主。

許錦言低垂下眼簾繼續道:「母親曾盛讚這位突厥的友人溫和善,為當世子楷模,想來和突厥人有著極大的不同,還請太后饒恕臣彈奏突厥此樂之罪。」

雲姑姑早就聽明白了,看來當年這面前子的母親和長公主殿下還真有過聯繫,甚至是閨閣好友。

那條前往突厥的長長和親之路,長公主殿下有了許錦言母親的陪伴或許曾減掉了不煩愁和苦悶。如今許錦言在玄瑛會上無意彈奏了這支由太后所作,為長公主送行的曲子,將曾經的這段過往以這樣意外的方式告知了太后。

而許錦言卻偏偏還一無所知。

這樣的緣分,倒真是妙不可言。

太后潤了眼眶,多年了…..終於再一次聽到了關於元菁的消息。

「哀家想再聽聽那支曲子,不知許小姐可願再彈一次。」

許錦言垂眸道:「臣當然願意。」

慈寧宮裏珍藏著一把琴名為「行水」,此琴為長公主元菁時所獲,和親突厥之時並未隨公主一同離開,而是被留在了慈寧宮,長公主逝世后,太后就將此琴深藏於宮裏,再未拿出。

如今,卻因一子重啟行水琴。

雲姑姑指揮著幾個宮婢將此琴抬去殿中,雖說太后要聽許小姐彈那支曲子,可彈琴哪裏需要重啟行水琴,慈寧宮還能尋不下一把普通的琴來,但太后特意叮囑拿出行水琴,分明就是表示了對許錦言的看重。

雲姑姑知道這些年太后一直沒能過的了元菁公主的這個坎,夜裏常常噩夢驚醒掛在邊的都是「元菁」二字,

這許錦言與公主和親之時的年齡相仿,言行舉止間和公主還真有那麼幾分相似。又加上其母親和公主的那一番牽扯…….

看來這許錦言,還真有一番大造化。

雲姑姑這麼想著,手下更加不敢怠慢,越發利落的指揮著幾個宮婢。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