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就算別人答應,那些吏治改革初期為了烏紗帽著鼻子認購了大量烽火票的朝廷大員們也不能答應。
直到此時,方欽才不得不承認,雁王雖然手段激烈,借刀殺政敵從不手,起改革的刀來想剜誰的剜誰的,乃至於得罪了一大批人……但他卻終究早早埋好了一顆種子,敵我不分地把滿朝上下都綁上了他的賊船。
按著軍機的本來規劃,首批烽火票在發售伊始,就有了後續方案:第三批烽火票正好在到期日前一個月面世,按著以往的經驗,一個月差不多能賣個七七八八,這一筆籌措的銀錢中,有一部分是預留給歸還首批債務的,無論是時間還是金額都綽綽有餘。
可是誰也沒料到的是,雁王這麼一走,民間大小商賈不買賬了!方欽知道十三巨賈私下裡是站在雁王那邊的,但大梁幅員遼闊,難不除了這幾個野心想要參政的之外,別人都不做生意了嗎?再者還有那些想削尖了腦袋往上爬的員,各省塞一塞指標,很容易就將錢款籌措上來了。
但他小看了商戶聯盟網。
這是杜財神在雁王的授意下,在戰後的這段時間裡全力推進的。
各行業有各行業的商會,所有商會組了一個大聯盟,員雖然會商會約束,但也好,從其他員那裡進出貨拿優惠就不提了,主要是匪盜橫行的世中,如果有商會的印件,可以請求各地方府駐軍的保護——這是朝廷當時給首批認購烽火票的十三巨賈的特權,杜萬全慷慨地讓出來分了。
而很多商戶漸漸地發現,接約束並非壞事,有了大商會的標識,民間買家的信任都上升了不,再也不用陷進跟那些以次充好的商家的價格戰中。
這張商戶聯盟網很快鋪陳到了全國,或許幾十年後也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此時立初期,員的忠實度都非常高,儼然了方欽面前的一塊鐵板。
第三批烽火票誕生伊始就阻,除了一些急功近利的員剛開始消化了一點之外,幾乎完全推不——商會莫名的不配合讓人心裡產生了很多疑慮,朝中的老狐貍們風不,個個跟風推諉。
而利不,威也不。
以十三巨賈在後面推的一批新貴已氣候,再要他們已經沒那麼容易了。
烽火票自軍機推行,但軍機也只負責推,往來錢款都是從戶部進出,方欽恨不能上一幹黨羽自掏腰包——然而杯水車薪,且不說各大世家願不願意掏這個錢,就算願意,真眼也不眨地掏出這麼大一筆錢財,當初連雁王都能罵得灰頭土臉的兩院窮酸們指定得一擁而上,不揪個底朝天不罷休。
隨著日子近,連李都坐不住了,親自過問了好幾次,三四天的功夫,把方欽與軍機一幹人等進宮訓斥了沒有十頓也有八頓,力終於大得頂不住了,六部不得不聯合上書軍機,請雁王回朝。
政令送抵江北的時候,長庚十分平靜地接了旨,然後有條不紊地安排軍務接,把“寵辱不驚”的態度端了個四平八穩,好像一點也不著急回去,及至第二道加急令送到,他才不慌不忙地收拾行囊準備北上。
正要走的時候,北疆大捷的消息到了。
一時間整個江北沸騰了,長庚一邊聽著滿耳的歡呼哭喊,一邊從信使手中接過給自己的信件。
顧昀給長庚的信中,有些是純粹的私信,有些則是叮囑雁王的正事,長庚很有經驗,沒拆信封之前用手一就知道是公是私——顧昀的公事通常只有薄薄的一張紙,三言兩語。
他從玄鷹信使手裡接過信件的時候一瞬間有點失,因為得出很薄,想必沒什麼私房話。
長庚順口囑咐玄鷹道:“顧帥那邊可能還不知道,我今天就要回京了,江北這邊事宜已經接完畢,勞煩兄弟回去告知一聲。”
說完,他沒怎麼避諱地當著眾人的面拆了信。
裡面確實只有一張紙,上面畫了一只手,顧昀寫了一行字:“附一掌送抵江北,替我丈量伊人帶可曾寬否。”
眾人莫名其妙地看著雁王不知看什麼看了那麼久,隨後臉竟然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