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深宮繚亂 第80章 寒露

《深宮繚亂》第80章 寒露

這話要是換個人說, 是多溫存和務實的一種況味, 姑娘沒有不傾心的。可說這話的人是呆霸王,那就不知道里頭有幾分真假了。

嚶鳴帶著懷疑的目審視他, 果然見他朝瞪了一眼, 大概剛才的指鹿為馬讓他不高興了, 只是苦于不好和祖母和盤托出,所以有心給小鞋穿。活該是活該,但嚶鳴決定垂死掙扎一下, “主子是好意,怕我來回多辛苦,其實我一點兒也不辛苦。我如今還在跟著奇嬤嬤們學規矩禮儀, 宮里的宮務也要向皇祖母及皇額涅多習學。主子的好意我心領了, 但斟酌再三,還是不去了吧。一則是怕擾了主子清凈,二則我自己和跟前人也不方便,倒不如仍舊住頭所殿的好, 那里一應東西都是才置辦的,我住著也適宜。”

可是還沒等太皇太后說話,皇帝倒先接了話。他沖皮笑不笑, “這話錯了,上用的東西都是全天下最好的, 皇后的用度即便再細, 也細不過朕的次序去。再說你在養心殿住了不是一回兩回, 朕瞧你第二日起來都是紅滿面, 何來不適宜一說?還是去吧,養心殿好著呢。”

嚶鳴搖頭不迭,勉強笑著說:“算了,主子的好意心領了。”

皇帝說:“去吧,朕不放心你。”

繼續搖頭,“不去了,去了給主子添麻煩。”

皇帝扯著一邊角道:“不麻煩,朕離不開你。”

唉,真是你來我往眼花繚,太后看著,不明白他們究竟在打什麼太極,便道:“究竟是去還是不去?”

結果雙方的態度都很堅決,一個說去,一個說不去,但誰也不怒,臉上帶著溫吞而爛漫的笑,像談論今天是吃窩頭還是吃雜醬面一樣,容樸實,毫無心機。

Advertisement

太皇太后看著他們作法,心里不慌,腦仁兒也不疼,年輕輕的孩子鬧騰,由們鬧去就是了。他們有他們的相之道,老人不摻合,這個宗旨放之四海而皆準。小的若是不痛快了,老的再一挑唆,小事兒也變大事兒,要是不想存心讓他們鬧生分,那長輩就得學會閉

太皇太后有這宗好,當初先帝時期也是這樣,兒子后宮的事兒手得很,所以到哪兒都是個討人喜歡的婆婆。如今孫兒大了,孫兒比疼先帝更甚,但盡了做祖母的責任后,旁的依舊不會過問。在看來只要鬧得不過分,都是可以被原諒的小趣,不會板著臉子去教訓皇后應當順應皇帝的意思,皇帝是天,但這天要是日日烏云罩頂也不好。皇后就得活泛些兒,心境開闊,底子就強健。人家得養閨送進宮來,一兩年時就教訓得大氣兒不敢,這也不是抬舉皇后的意思,是在養養媳。

太皇太后笑瞇瞇的,聽見嚶鳴說“咱們還得守一守規矩,不信您問皇祖母”時,當了甩手掌柜,“你們都不是孩子了,自己拿主意去吧,我不管。”

皇帝還是持重威嚴的樣子,目坦然看了嚶鳴一眼,“你子骨弱,再過兩天就是中秋了,天兒一里一里涼下來,多吹了風不好,別忘了自己有癥。”

嚶鳴有醍醐灌頂之,這陣子過得太安逸,差點兒忘了這茬。既然他提起來,那正好可做借口,便溫聲道:“我也是這個想頭兒,萬一在您跟前發作,又要惹您擔心。我的寢宮里東西都是齊備的,瓶瓶罐罐搬過去太費手腳……要不這麼的吧,我閉關兩個月,這陣兒就不上您那里去了,也免得路上風,您說呢?”

Advertisement

皇帝依舊保持風度,心里早把罵了個底朝天,略一鉤角道:“閉關兩個月,你又不悟道,閉什麼關?你在朕跟前,周興祖是現的,萬一上起了變化,周太醫也好及時發現。”

嚶鳴心里暗暗咬牙,這算將計就計啊,什麼子起變化,說得真委婉。皇帝是斯文人,多年養的習慣就是這麼溫著來,也許別人還在琢磨他這番話的用意,太皇太后就已經明白了。

“我瞧住在養心殿也好。”太皇太后說,“就近便于照顧,皇后你說呢?”

嚶鳴笑了笑,“老佛爺,話是不錯,可我要是常住養心殿,怕后宮的妃嬪們多有不便。萬歲爺不是我一個人的萬歲爺,是大家的萬歲爺啊。”

果然是個和稀泥的老手,這些推的話既不駁了老佛爺的面子,又能讓自己全而退,順便還掙了個賢名兒,真虧打了這一手好算盤。

皇帝心里不痛快,但見太皇太后認為說得有理,也不好一味固執己見,便含糊一笑道:“原就說的,不讓老佛爺為我們心,這件事朕和皇后私下商議就了。”

太皇太后點頭,太后也樂得打圓場,“皇后啊,皇帝是舍不得你啊。你瞧自己多好的造化,往后兩個人就好好的吧!”一面說一面招呼,“這是禮部擬定的大征禮禮單,有分的東西,也有另賜你父母的,你來瞧瞧,有沒有什麼。”

嚶鳴臉上浮起一層淺淺的紅暈,赧然道:“老佛爺和皇額涅做主就是了,不必奴才瞧了。”

皇后不好意思了,太后就順手遞給了皇帝。皇帝接過來查看,這雖不是他頭一回大婚,但這種細節的安排是頭一回過目。黃金二百兩,白銀一萬兩,這是定例。還有祁人老輩兒里傳下來的章程,要送金銀茶筒,及文馬①二十匹,閑馬四十匹。

Advertisement

至于給皇后父母的賞賚,大抵是金銀綢緞,和一年四季的朝服。帝王家辦事很講究面,連家里兄弟的也一個不落,俱有綢緞和馬匹。皇帝闔上禮單頷首,“朕瞧都很熨帖,屆時命禮部尚書多郎為正使,總管務府大臣云璞為副使,持節往皇后府邸過禮。等過了中秋,朕再派遣員告祭天地、太廟,及奉先殿。”

太皇太后很歡喜,皇帝大婚,繁文縟節巨萬,但他愿意自己持,就是對這樁婚事最大的認同。好啊,帝后琴瑟和鳴,心里的大石頭就放下了。雖然他們走出大殿后在中路上就開始拌推搡,但打是親罵是,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隔窗看著,笑得十分欣

先頭在慈寧宮里其實各自都很克制,走到夾道里就決定分出個高下來,皇帝說:“你隨朕上養心殿。”

嚶鳴不愿意,“我要回頭所。”

“往后你就住在養心殿。”

嚶鳴對他的不依不饒頭大得很,“就算大婚了我也不該住養心殿,您這是強人所難。”

“隨朕而居就是強人所難?”皇帝冷笑,“你不是在老佛爺和太后跟前承認了嗎,這會子裝什麼?朕還從來沒見過你這樣的人呢,明明什麼事兒都沒有,偏在慈寧宮打腫臉充胖子。”

嚶鳴氣得上頭,“我這是為自己嗎?我這是為了安老佛爺和太后的心!要是讓們知道花了那麼大的心思,萬歲爺還不盡人事,可不知拿哪只眼睛瞧您呢。我豁出了自己的名聲替您周全,您就別挑揀了,快謝謝我吧。”

皇帝調高了調門,“朕謝謝你?你也經得住朕一謝!什麼朕不盡人事?誰說朕不能盡人事?要不是你趕朕走,你瞧朕能不能盡人事!”

嚶鳴愣住了,瞿然道:“敢您還真想對我……那樣兒呢?我可中了毒,您下得去手?”

皇帝郁悶得能嘔出一盆來,“你不是朕的皇后嗎,朕對你那樣兒有什麼錯?”

是啊,好像是沒錯,可趁人之危不是君子所為啊。嚶鳴別開臉,沖著廣袤的天宇大了一口氣,眼眶子里塞滿了這個人,真悶得厲害,緩了緩才道:“這會子還沒大婚呢,我們家可沒教我大婚前和爺們兒……那個。”

皇帝撇了撇,“自己要做正派人,就壞朕的名節……”

嚶鳴被他回個倒噎氣,可不愿意和他多理論了。惹不起還躲不起嗎,抹頭就走,心里也覺得沒臉。原本詔書宣讀后就應該讓回去的,要是回了齊家,省去多麻煩。如今偏要留下,人既然在宮里,就不能像在家似的兩耳不聞窗外事。和他兜搭,兜搭得多了哪里來的好話!這主兒真是得了便宜還賣乖,什麼壞了他的名節,他一個皇帝,小老婆裝了一屋子,孩子都有好幾個,有個狗腳的名節!

一般像這樣的斗,吵了幾句一拍兩散就完了,回去各自生生悶氣,過兩天相見又是你謙我讓的和諧場面。嚶鳴腳下走得急,本以為皇帝會和分道揚鑣,沒想到走進西三所夾道里,還能聽見后的腳步聲。一回頭,果然他就在不遠,停下腳說:“您怎麼跟來了?您該回養心殿去,臣工們還等您起吶。”

然而皇帝并不搭理,目空一切地越過,負手往頭所門上走,邊走邊道:“ 你能上養心殿,朕怎麼不能來這兒?朕倒要瞧瞧,什麼金不換的好地方,比養心殿還好!”

皇帝昂首闊步邁進了大門,這時候門上站班的也罷,院兒里正當值伺候的也罷,立時呼啦啦跪倒了一片。皇帝行進的路線上一般不能有障礙,小宮兒正澆花呢,自己跪下前沒來得及拽過灑壺,于是皇帝一腳踢翻了,旁若無人地邁進了正殿。

德祿看見萬歲爺橫著走的架勢,只好沖皇后娘娘賠笑。那是皇后娘娘閨房,萬歲爺闖進去又會干出什麼怪事,冒出什麼怪話來,這些都讓德祿提心吊膽,忙跟在后頭進了門。

嚶鳴沒法子,氣惱地站了一陣兒,海棠們都畏畏地瞧著嘆了口氣,只得舉步隨他進去。

皇帝站在地心四下打量,半晌道:“不過如此,朕還以為是什麼金窩銀窩,讓你死都不愿意離開這兒。”

嚶鳴訕笑,“多不好的地方都是萬歲爺的恩賞,我不敢存心挑剔。”

皇帝嗯了聲,“暫且將就吧,等搬進坤寧宮就好了,那地方寬綽,可以養很多花兒。”

德祿起先懸著心,聽見皇帝說了這句,頓時心頭一松,笑道:“娘娘,主子爺給您指派寢宮啦。坤寧宮往常是作祭祀之用的,皇后也只大婚三天住在那里,等過了三天另外挑選寢宮,除了開國時候住過幾任皇后,后來就一直空著吶。”

嚶鳴也知道坤寧宮向來不是用以居住的,得知他有心指派那里給,心境不能說沒有波。許是真個兒有些不同的吧,暗暗想,這呆霸王表達的方式一向怪誕,或許這就是認可的意思吧!

心里暗琢磨,不由瞥了他一眼。皇帝也接住了的眼波,一陣心慌意之后蹦出一句話來:“住得近些,將來就是要吵也方便。”

嚶鳴一口氣泄到了腳后跟,敢住得近點兒,是圖罵街方便?不愿意讓他看出的失,扭過抬起手,尷尬又不失面地抿了抿鬢角。

這回總算知道會不會哄姑娘的區別有多大了吧,德祿慘然把視線調到了椽子上,寧愿分析頭所殿的建筑規格,也不愿意摻合萬歲爺的事了。

皇帝見他們都意興闌珊,忽然發現自己也許又有哪里說得不對了。其實他只是不好意思明說,大婚之后二五眼搬到坤寧宮,他就搬到乾清宮去。兩座宮殿之間雖隔著泰殿,但有甬路相連,想見一面就非常容易。他們都不明白他的心,他是務實派,沒有那麼多的花花腸子,只知道將來皇后必須住得離他夠近。當真讓長期住在順堂,其實還是不合禮制的,但要是住進坤寧宮就沒問題了,橫豎乾清宮本來就是皇帝寢宮,他寧愿自己費些周章,只要朝夕能見到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