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萬歲爺總能聽見我的心聲(清穿) 第190章 第一百九十聲

《萬歲爺總能聽見我的心聲(清穿)》第190章 第一百九十聲

 “萬歲爺。”

 敬事房總管太監顧問行端著綠頭牌, 弓著腰上前。

 康熙手里拿著書,瞧見綠頭牌,掃過一圈, 瞥見最上面皇貴妃的牌子不見時, 眉頭皺起:“皇貴妃的病還沒好?”

 顧問行回答道:“回萬歲爺的話,皇貴妃娘娘還有些不適。”

 這都幾天了?

 康熙放下書, “四阿哥也還在翊坤宮侍疾?”

 “是。”梁九功低著頭,“今兒個善貴妃娘娘和鈕鈷祿貴妃娘娘, 安妃娘娘還都去看了皇貴妃娘娘,夸贊四阿哥孝順。”

 老四孝順,康熙是知道的, 那孩子雖然子倔,可骨子里卻是個孝順懂事的。

 但皇貴妃這病也病的太久了。

 往常“病”個兩三日也該好了,這回拖這麼久,要是沒有四阿哥侍疾倒也罷了……

 康熙沉片刻, 道:“擺駕翊坤宮, 朕去瞧瞧皇貴妃究竟如何了。”

 養心殿的消息如同春風般傳遍了整個紫城。

 一時間,后宮妃嬪對皇貴妃有羨有妒。

 惠妃都不對良貴人嘆道:“到底同我們不同,便是真惹怒了萬歲爺, 還是有分在。”

 不說旁的,單單是太皇太后臨終那幾句話,若是其他妃嬪, 恐怕早已如同承乾宮現在的況差不多, 了徹徹底底的冷宮。

 良貴人靦腆笑了下, 道:“縱然如此, 也不如娘娘您日子好, 大阿哥如今都長大了, 連媳婦都娶了,您這個當婆婆的,難道還在乎這些不?”

 惠妃聽了,臉上出得意的笑意。

 喝了口茶,道:“你的話倒也有些道理,說來本宮現在最大的憾就是大福晉沒給本宮生個孫子,長子嫡孫,這要是有個孫子,本宮真就不必發愁了。”

Advertisement

 “先開花后結果,”良貴人安,“想來很快會有好消息。”

 “就盼著如此了。”惠妃說道。

 翊坤宮。

 佟佳氏聽聞萬歲爺要來,忙讓人拿香薰去了屋子里的藥味,又換了裳。

 康熙進來時,佟佳氏作勢要起來。

 康熙直接擺手:“你病著,就不要多禮,朕今夜是來看看你的,可怎麼樣了?”

 佟佳氏要說裝病,其實也不是。

 是真有些病,自打生了皇八,月子里小格格夭折了,佟佳氏就落下個心悸偏頭疼的病,隔三差五就要發作。

 太醫院上下都給瞧過,病是月子病,不好治,得放寬心,好生養著,才能福壽綿延。

 可佟佳氏這個人,要是能放寬心,就不是佟佳氏了。

 “臣妾子好多了,多虧四阿哥每日在臣妾跟前盡孝。”

 佟佳氏語氣溫,看向胤禛的眼神帶著幾分

 康熙看了胤禛一眼,眼神在胤禛手背上的燙傷掃過,“老四的手是怎麼回事?”

 胤禛正要開口,佟佳氏卻搶先解釋:“萬歲爺,四阿哥是為了替臣妾熬藥才燙傷了手,這孩子真的孝順,臣妾都不知道怎麼夸他才好了。”

 胤禛沉默了下。

 康熙若有所思。

 他不地在佟佳氏床榻旁邊坐下,道:“盡孝是為人子的本分,不過,朕看,功課也十分要,既然皇貴妃的已經好多,老四明日就回去上學,功課可不能落下,不然回頭,該罰的,還是得罰。”

 “是,皇阿瑪。”

 胤禛心里松了口氣,忙答應道。

 佟佳氏臉微變,只是想讓萬歲爺知道四阿哥孝順,可還不想就這麼快讓四阿哥回去念書。

 今兒個瞧見德妃那眼神,佟佳氏心里不知多解氣。

Advertisement

 就盼著多讓四阿哥孝順幾日,才能好好氣德妃。

 康熙把佟佳氏心聲聽得一清二楚。

 饒是他知道佟佳氏心,也被激得有幾分怒氣。

 若是當初知道佟佳氏是這樣的人,再怎麼著,也不能讓四阿哥養在名下。

 學業要,就連鄉野村夫都知曉。

 怎地,佟佳氏連鄉野村夫都不如。

 “以后,皇貴妃子再有什麼不妥,只管請太醫便是,”康熙眉眼帶著一冷意,“即便老四來熬藥,盡孝,莫非能比得上太醫醫高明?”

 這是訓斥的意思了。

 佟佳氏原本還滿心歡喜,聽了這話,仿佛三九寒冬落冰窟,一下心就涼了。

 咬著下,委屈地道了聲是。

 康熙本意也是沖著胤禛來的。

 此時該說的該說,就不想在這里呆著,他站起來,對胤禛道:“老四,朕看也別等明日了,朕順路帶你回阿哥所。”

 胤禛又驚又喜,看了佟佳氏一眼,見佟佳氏雖面不悅但沒說什麼,便道了是,他的東西本來也不多,讓蘇培盛去把功課拿來,便同康熙離開了。

 康熙沒坐上鑾駕,而是同胤禛一路走回阿哥所。

 夜里紫城靜悄悄,時不時能遇見巡邏的侍衛。

 提燈的太監在前面帶路,把宮道照的燈火通明。

 胤禛還是頭一次這麼和康熙親近。

 他有些局促,還有些張。

 等快到阿哥所。

 康熙才站住腳步,他的手一揮,梁九功等人識趣地退后數步。

 “老四,你佟額娘讓你委屈了。”康熙說道。

 胤禛怔了怔。

 他腦海里一瞬間空白了。

 “皇、皇阿瑪,兒臣……”

 康熙拍了拍胤禛的肩膀,“朕知道你左右為難,你是個好孩子,朕心里都清楚的。”

Advertisement

 一瞬間。

 這些時日的委屈,仿佛被這句話冰雪消融。

 胤禛眼眶微紅,低著頭,“兒臣不委屈,為人子,盡孝本是應分的事。”

 康熙心里嘆了口氣。

 他胤禛的頭,太皇太后孝期未過,阿哥們都不得剃頭,因此胤禛的頭皮帶著些青茬:“小杖則,大杖則走【1】,你學了這麼多年書,怎麼連這都不懂?”

 胤禛耳泛紅。

 他心里既有些激又有些寵若驚,抬起頭看著康熙,眼睛亮晶晶的。

 康熙不由得好笑,道:“行了,天不早了,你早些回去休息,明兒個功課可別落下,不然,師傅們罰,朕可是不管的。”

 “是,皇阿瑪。”

 胤禛振不已地答應一聲。

 他目送康熙離開,此時的心雀躍不已。

 “四哥,你回來了。”

 胤福是聽多寶說了四阿哥院子里有靜,這才連忙跑過來,瞧見胤禛果然回來,驚喜加。

 他上前一步,瞧見胤禛模樣,心里一驚,“您怎麼瘦了這麼多?”

 “我沒什麼事。”

 胤禛搖頭道:“只是這幾日吃不下,倒是今日你送去的膳食,我用了不。我還沒多謝你呢。”

 “您喜歡就行。”胤福道,“對了,今兒個湯師父布置了……”

 四阿哥屋子里響起了兄弟倆討論功課的聲音。

 一切如常。

 幾個兄弟知道胤禛回來,也都放下心來。

 說好了要陪阮煙吃燒烤。

 安妃翌日早早就起來,想著今日給格格們放一日假,好好陪阮煙,一早就過去鐘粹宮,連雅莉奇都沒驚

 誰知到了鐘粹宮里,博貴人卻已經來了。

 瞧見博貴人,安妃眼眸里掠過一詫異。

 博貴人起行禮:“給安妃娘娘請安,安妃吉祥。”

 “博貴人坐吧,不必多禮。”安妃說道,眼神瞥了阮煙一眼。

 阮煙渾然不覺,還招呼安妃坐下,道:“姐姐,你來得正好,我們正商量早膳用什麼呢?”

 手里拿的是膳房送來的菜牌。

 現在膳房花樣多了。

 菜牌下還讓人畫了畫,栩栩如生。

 安妃瞧了一眼,問道:“你們先前點了什麼了?”

 阮煙道:“我點的是小米粥,炸春卷、清炒河蝦,博貴人要了一道羊燉豆腐,姐姐,你瞧瞧你想吃什麼。”

 安妃看了下菜牌,道:“我要一碗春面吧。”

 “就要這個?旁的不要了?”

 阮煙問道。

 安妃道:“下午不還有燒烤,吃多了積食,不好。”

 阮煙想想也是,安妃一向吃得又清淡,便又和博貴人商量了要了咸鴨蛋、炸秦檜還有小銀魚拌花生。

 安妃在旁喝著茶,眼神不知瞥了阮煙幾回。

 阮煙渾然不知。

 早膳很快送了上來。

 七八道菜擺的整整齊齊,阮煙坐在中間,博貴人和安妃各坐兩側。

 小米粥煮開了花,阮煙先喝了幾口墊墊肚子,才拿起對半切開的咸鴨蛋,吃咸鴨蛋特別不好,有個壞習慣,只吃蛋黃,不吃蛋白。

 以前怕浪費,只能自己吃。

 但是現在不同,博貴人喜歡吃蛋白,不喜歡吃蛋黃。

 阮煙和一拍即合。

 練地拿公筷取走蛋黃,把蛋白給了博貴人。

 安妃神已經不對了,眼神在阮煙和博貴人上來回打轉。

 “你們這是?”

 阮煙恍然大悟,解釋道:“博貴人喜歡吃蛋白,我喜歡吃蛋黃,這麼分,我們就能都吃到自己想吃的。”

 博貴人點了下頭。

 安妃道:“原來是這麼回事。”

 頓了下,吃了口面條。

 只聽阮煙對博貴人介紹道:“你嘗嘗這道小銀魚拌花生,可好吃了,尤其是那小銀魚,口好極了,又又脆。”

 博貴人嘗了一口,眼睛一亮,“好吃。”

 “是吧,這道菜還特別下飯呢,你多吃一點兒,千萬別客氣。”

 阮煙滋滋說道。

 安妃看了看碗里的面,又看了看阮煙。

 玉棋在一旁都覺到了安妃娘娘上冒出來的殺氣。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