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炮灰養包子 34、第 34 章

《炮灰養包子》34、第 34 章

 臨走前讓他們將窗戶打開一些,屋子里太悶對病人不見得有什麼好,又曉得他們艱難,暗地里留了五兩銀子。

 待回到客棧里來,小二的見了忙迎過來,“客人,你家的孩子新來的知州大人派人接到府上去了。”

 孟茯聽罷,謝了他一回,收拾行李便去知州府上。

 府上這里,其實沈大人與原來的知州大人還沒接完,手底下無數案子,公中的款項卻是撥得干干凈凈的,如今對不上,一時半會兒是接不了的。

 只是因為手下的人出去買菜,目睹了一回遼人直接在巷子里抱了齊人的孩子上馬車走了,回來同沈夫人說。

 沈夫人不放心孟茯帶著三個孩子在外頭住,才打發人去接來的。

 原來的知州還在,這府里也不寬敞,所以幾個孩子接來了,這會兒便在大趙氏的跟前。

 沈夫人還在月子里,所以并沒有見過三個孩子,如今母親領了萱兒進來瞧小外孫們,也瞧見了萱兒。

 早就聽母親說萱兒像極了表妹娘小時候的模樣,眼下自己見著了,也忍不住心驚,心想著哪里是像?簡直就是和娘小的時候一模一樣。

 哥哥們在隔壁看書,萱兒隨著大趙氏進來,就恭恭敬敬給沈夫人行禮。

 沈夫人聽著糯的聲音,才猛然反應過來,收回思緒,“你便是萱兒,快到我跟前來。”

 萱兒卻是搖頭站在遠,“不可,阿娘從前每日來看夫人和小爺們時,都要換干凈的裳,說是上有看不見的臟東西,夫人和小爺們現在質弱,不靠近前。。萱兒才從外面玩耍回來,一的汗,還是不要靠近的好。”

 孟茯的確一直強調,在沈夫人還沒生產之前,就一直說,更不要說是生產之后了。

Advertisement

 尤其是生產那幾天,對丫鬟婆子們的衛生要求更是十分嚴格,指甲長一些都不行。

 沈夫人聽罷,也不勉強,只笑道:“你是個懂事的孩子。”

 大趙氏聽罷,從屏風后面換了干凈褂子出來,“有孟大夫那樣一個好娘親言傳教,孩子自然是乖巧的。”

 大趙氏其實覺得很奇怪,往日最是嫌別人家的孩子,可是這孟茯帶著的三兄妹,卻是覺得瞧著親近得很。

 尤其是那若飛若又是雙胞胎,還十分懂事,就越是喜歡了。

 還有萱兒這樣與自己侄小時候相似,更覺得是緣份,因此直接將三個孩子安排住在自己的小院子里。

 換了裳出來,問了兒今日吃的些什麼,抱著孩子瞧了會兒,怎看怎喜歡,恨不得兩個都抱在一

 正當時,外頭有人來稟,說是孟大夫來了。

 萱兒聽罷,滿臉歡喜,“阿娘來了。”有些迫不及待的想出去。

 沈夫人看在眼里,只朝母親大趙氏道:“我還不能出去,要麻煩阿娘幫我招待了。”

 “自家母,何須這樣客氣?”大趙氏有些不舍地放下小外孫,牽了萱兒出去。

 孟茯已讓管事安排在小廳里等著,這院子里都是面孔,全是船上下來的,也不覺得不自在。

 才喝了兩口查,就聽得有人喚自己。

 扭頭朝廳外瞧去,但見萱兒小跑過來,忙起迎過去。

 大趙氏后,若飛若跟著。

 牽著萱兒上前與大趙氏寒暄了一回,方聽大趙氏說道:“外頭聽著不安寧,實在不放心,才斗膽將孩子接了過來。”

 又問孟茯,“你上了哪里去,怎就放心將三個孩子丟在客棧里?”

 “遇著一個同鄉,正好家里有人病了,我去瞧一回。”孟茯回道,與大趙氏說了幾句道謝的話,在這里安頓下來。

Advertisement

 翌日一早,就聽小廝說有人來尋

 孟茯想著莫不是那韓先生出了什麼事兒?不敢耽擱,將孩子托付給大趙氏,忙背著藥箱去了。

 果不其然,孫買辦正心急如焚地在門口等著,見了忙迎上來,“韓先生昨兒就醒了,一定要見你。”又有些好奇,“孟大夫和韓先生認識?”

 孟茯也不知道和韓宣云算不算認識,“他的傷勢沒惡化吧?”心里卻有些張,莫不是他有沈子房的消息?不然怎麼一定要見自己?一時這心也是七上八下的,生怕聽到什麼不好的消息。

 “他是習武之人,底子比過常人,你給的藥又十分好,已無大礙了。”孫買辦走在前頭。

 孟茯跟在后面,因一路說著話,倒不是昨日那般覺得遠,只覺得沒走多久,就到了韓宣云下

 孫買辦果然沒騙自己,韓宣云已經自己坐在床上單手吃飯了,見了孟茯立即喜開笑道:“這究竟是多大的緣份,這樣還能遇著,你給我撿了這條命回來。”

 他是個自來的,這一點孟茯倒是曉得,所以也不意外。

 只是作為一個大夫本職,上前便先檢查對方的傷勢況,見著恢復得出奇的好,對這所謂的武功底子也是充滿了好奇。

 這時候就聽韓宣云說道:“我前日才接到沈兄的信,他曉得我一直在查這邊的案子,還我留意著一些,有了你的消息就通知他。”

 孟茯聽到這話,渾僵住,以為是自己聽錯了,“他,他在何?”

 “我收到的信是從沅州發來的。”韓宣云回著,抬眼見孟茯張得臉都變了,心里有些納悶,莫不是跟沈兄那婚事不是權宜之計?兩人還真假戲真做,真了?

Advertisement

 早前沈子房讓他幫忙送信回南州的時候,提了幾句,說是為了什麼顧忌孟茯的名節,又是為了免被姜家欺負,才應了這婚事的。

 可是如今他那頭這樣焦急地找孟茯,孟茯這里得了他消息又如此激張,韓宣云怎看都覺得不像是沈子房自己說的那樣的點頭之

 這時,孟茯有些失態地抓著他問:“我如何能聯系到他?”原本也就這兩三日的功夫,就要去南州了。

 韓宣云正好被抓住傷痛,疼得齜牙咧齒的,“我說孟大夫,咱好好說話,莫要胡手。”

 孟茯驚得忙撒開手,有些不好意思,“對不住,我只是許久不曾有他的消息,當初外頭又那樣,所以……”

 “好了,你也不必解釋,更不要擔心,他那樣大一個人,腦子又是好的,怎麼能出事?”韓宣云安著,一面輕輕著孟茯剛抓疼的傷,覺得還是疼。一面朝孫大道:“麻煩孫兄弟給我取紙筆來。”

 孫大應聲,正要去巷子口的店家借,就見孟茯忙打開藥箱,快速地拿出紙筆遞到他跟前,“韓先生,我這里有。”

 韓青云見將紙筆遞給自己,干咳了一聲,“孟大夫覺得我現在能筆麼?”

 “那你說我來寫。”孟茯忙將紙張鋪平。

 韓青云有些繃不住,笑出聲來,可這一笑又牽了他的傷口,疼得都歪了,“我說什麼?不是你要找他麼?”又不是自己要找他。

 “額……”孟茯不免是有些窘迫,“那麻煩韓先生將他上次的地址給我。”

 韓宣云止住了笑聲,念了地址,方問起如今在哪了落腳,怎又跑到這玖皁城。

 孟茯起先也和孫買辦說了,只是沒這般仔細。

 如今韓宣云聽跟沈大人一家住在那知州府里,還被人家強挽著一起來的玖皁城,忍不住笑起來,“活該你二人有這樣的緣份,我這里沒什麼大礙,你先回去寫信吧,免得又錯過了。”

 孟茯滿心都是給那沈先生報平安,問他這些日子去了哪里,沒留意到韓宣云說了什麼。

 只聽了后面半句,見他這傷勢恢復得好,也不必再開藥了,方告辭歸去。

 回去頭一件事就是同孩子們說:“沈先生無事,我今日尋著他的一個朋友,說還在打聽我們的下落呢。”然后便著手寫信,也問了孩子們:“可有要與先生說的?”

 三個孩子一起圍過來,你一言我一句,孟茯提筆,等孩子們說完,發現已經寫了整整七頁,把想問想說的,都寫完了,因此也就只問了一句長安。

 出門正要去驛站寄信,遇著沈家管事的,“孟大夫還要出去?”

 因為信箋太厚,孟茯給分了三封。“去驛站寄信。”一面不住眉眼下的歡喜,“麻煩與你家大人夫人道一聲麻煩了,我已經找到人了。”

 管家聽罷,也是為歡喜,心想既然已經找到了,那就不用急火急燎地去南州,在這里多住一陣子,等小爺們大一些才好呢。

 看朝手里的信,“所以孟大夫這是要寄信回去?”

 孟茯頷首。

 管家忙將信拿了過去,“那還用得著如此麻煩?我正好要去見我家大人。”

 掛了沈大人的名發出去,自然是快。孟茯雖覺得有些不好,但又想早些沈子房收到消息,因此便將信給管家。

 這信送出去,就要等著沈子房的回信了,所以也不敢跑了。

 可一直住在人家這府上著實不好,更何況原來的知州大人一家又還在,十分不便。

 因此便索先將戶遞到衙門里去落了戶頭。

 本來以為要等一天,沒想到現場就得了新戶拿著。

 便直接去了牙行一趟,找了一臨街的小鋪子。

 做事素來是那雷厲風行的子,當下決定留下等沈子房的消息,鋪子沒一點猶豫,看重也馬上就買了。

 位置不是正大街,但也算熱鬧,離州府衙門也就是兩盞茶的功夫。

 最重要的是后頭還有一個小院子,一間堂屋帶小耳房,左右還有廂房。

 堂屋可收拾出來做客廳,小耳房可一間做書房,一間到時候就用來做藥庫。

 都已經打算好了。

 就是有些破舊,但收拾一回是能住人的。

 不過也正是破舊了些,這價格才便宜,而且這后院還有一口小井,方便得很,不用到街頭去挑水吃,另外墻種了四五株房屋高的梨樹,有大碗口那樣,可見是十年上的老梨樹了。茂盛的綠葉下面,滿了娃娃拳頭大小的黃皮梨子,這艷里看著人覺得甚是心舒朗。

 但大抵以往那心頭的愁云散了去,到底是因曉得沈先生還活著。

 他活著,再也沒有比什麼更好了。

 孟茯想,總算能報答他的恩了。

 院子破舊,一個人收拾不得,本是打算在牙行里雇兩個人來幫忙的,但一想都是日拋的,誰知道人家心好的還是壞的,若是給使壞,到時候住著如何安寧?

 左思右想,還是回沈夫人這里來借人。

 沈夫人才曉得找著人了,這會兒見了聽說已經買了宅子要搬出去,借兩個人幫忙打掃收拾,不免是有些震驚:“你這何苦白花銀子呢?”

 “我總不能一直住在你這里,那小院子有個小鋪子,夠我支個攤兒,賺些柴火錢總是可以的。”孟茯心里歡喜,說話時那眼里似都帶著星星一樣,總不像是之前那般憂愁。

 沈夫人聽罷,想著自家夫君和那前任的知州在扯皮,不知何時能接完,這里的確不方便,也就點了頭,“也好,何況你出去設館行醫是天大的好事,我自然沒有攔著你的道理。”當即喊了管事的婆子來,使了幾個手腳麻利的過去幫忙。

 因也算是孟茯喬遷小喜,聽得那屋子里空什麼都沒有,給置辦了些實用的家算是賀喜。

 不過是兩日,原本有些破舊的小房子就煥然一新。

 孟茯來接孩子們的時候,親自到跟前道謝了一回,一家四口便搬到了新院子里去。

 四間廂房,和萱兒住在一邊,對面兄弟倆住在一間,還空了一間做客房。

 可三兄妹心里都有數,他們哪里有什麼客人?沈大人家總不會過來住吧所以那多半是留給沈先生的,因此也每日進去打掃。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