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春秋我爲王 第64章 仲尼弟子(下)

《春秋我爲王》第64章 仲尼弟子(下)

謝書友木易燈火,軒閣亭臺齋的打賞!

只見那士人三十餘歲,拔魁梧,兩眼炯炯有神。他頭戴鶡冠,結纓於頷下,穿寬大的儒服,卻留了一臉的濃須,頓時書卷氣頓去,豪俠氣由生。

“夫子言:道不同,不相爲謀!請回吧!”他的聲音洪亮,很有穿力。

“還愣著幹什麼?給我上!就算把門砸了,也得進去!”

眼見那皁隸還要造次,士人果斷地出手了。

只見他單人獨,兩手空空,敵對六七人,卻面不改,視其爲無

全副武裝的季孫家兵在他手中過不了兩個回合,紛紛被揪著領扔到了巷中水裡,皁隸也被生生推出了閭門之外。回讓在一旁看去,士人的毫不失禮節,卻帶著一種不容商量的氣勢。

“對惡客只能用惡禮,這倒不是夫子所教,而是我自己悟出來的。”

“好,好!衛國的季路,算你狠,我這就回去稟報,讓執政拿你們師生下獄!”

那皁隸狼狽不堪,只能罵了幾句,悻悻而逃。

待這場一邊倒的衝突結束,回這才走到門前,空手拜下:“見過子路師兄。”

那一臉惡遊俠相貌的士人名仲由,字子路,乃是夫子的首席弟子。子路見是回,這才出了笑容,作揖見禮:“子淵回來啦,快些進來,夫子可是念叨你好幾天了。”

“子路師兄,方纔那些人是?”

子路輕蔑地冷哼了一聲:“還不是那虎!”

回默然,虎,本是季孫氏的家臣,卻架空了三桓,甚至掌控了魯國軍政大權,名爲陪臣,實爲執政。

“子淵你聽說了麼,虎要在臘祭那天,與國君在周社盟誓,和國人在亳社盟誓,還要所有人詛咒發誓,魯國從此讓他柄權,不得違背。他急需在國人中頗有威的夫子去捧場,便譴人來擾,說是要夫子出仕,一出手就是一個千室邑宰的職位,已經被夫子拒絕多次了。這魯國,看來真是到季世了!”

Advertisement

回也嘆了口氣,雖然他一直專心求學,兩耳不聞政事,但濁泥之中求清漣何其難也,他也不由得爲夫子擔心,三番五次忤了那大權獨攬的虎,會不會招來禍事?

列國君主不用夫子,僅僅是把他當了一個博學的顧問,有事詢問之,無事冷落之。夫子之道至大,爲何天下莫能容?

進了院,正對面有三間屋舍,樣式是常見的一宇二。西牆有個廚房,裡面有位兩個影,一大一小,是師母和夫子們大概在忙碌朝食。

回朝那個方向微微一拜後,立刻知禮地移開了目

的地面雖爲泥土地,沒有鋪設磚石,但很平整,清潔乾淨。

“子路師兄,夫子還在徹夜編訂《春秋》麼?”

子路微微頷首道:“昨天才從新絳來了一封信,夫子大概還在細細翻閱,你猜猜是誰寄來的?”

回眼前一亮:“莫非是子貢師弟?他結束去晉國的行商了麼,何日能來曲阜?”

子路哈哈大笑道:“然也,正是子貢。我也想要他快些來,子貢每次經商後,都能帶回些各地的特產,晉國新絳的糜子酒,我可是饞已久了!這魯國什麼都好,就是酒太薄,喝著實在沒味道……”

卻聽見一個清朗的中年男子聲音在堂屋道:“由啊,休得妄言,是回到了麼?快些進來吧。”

回和子路聞言,便走到堂前階下,相對一拜,一同登階,又一拜,這才進堂中。

除鋪陳了幾面草編的坐席、放了幾個矮案、案上有銅俎陶豆外,別無他回見夫子正跪坐在東邊臨窗的席上,正就著清晨觀看手中的簡牘,聽到兩人進來了,便輕輕地將竹簡放下,擡起了頭。

Advertisement

孔丘材高大,穿月白儒袍,髮髻用銅簪固定,一不茍,他額頭高廣平闊,國字臉上鬚髮黝黑,只夾雜著幾

子路在後空手拜下,回因爲遠行方歸,向前幾步,頓首拜下,孔丘也坐在原地,對兩位弟子微微作揖。

“起來吧,由,門外的虎家徒走了麼?”

“夫子,子路已經‘禮送’他們離開。”

孔丘須笑道:“爲師還不知道你?也罷,不要傷人即可。時辰不早了,你去將弟子們喚來吧,今日照常演習禮儀和藝。”

“唯。”

在孔丘面前,子路收斂起了剛纔在院子裡的遊俠模樣,反倒像個孝順儒雅的小子,他輕輕地合上了門,離開了。

孔丘這纔對著回嘆息道:“回,你可知道,自從我得到子路爲弟子,十多年來,因爲有他擋在我面前,那些惡意的言辭就再也無法傳我的耳朵裡,但我總擔心他太過耿直魯莽的。你則是相反,溫溫潤潤,待人如沐春風,可要替我多多勸導他。”

回微笑,“師長有其事,弟子服其勞,回敢不命。”

“好,好,你過來幫爲師磨墨,也看看子貢寄來的信,上邊可是有不好事。”

“好事?”回敏銳地發覺,夫子今天的聲音不太一樣,比往常多了一,究竟是什麼讓一向冷靜的夫子如此高興?

他湊過去一看那簡牘,上面簡略記述了最近一個月,晉國發生的政事和趣聞,幾乎都與趙氏有關。

一是在趙氏在獵場裡捕獲了祥瑞白麋;二是諸侯間素有賢名的宋卿樂祁在晉國遭到逮捕;三是趙氏庶子無恤在領地上頒佈了“止從死”的法令。

Advertisement

看到最後一條,回頓時瞭然,夫子可是最反對以活人殉葬的,趙氏此舉,正中夫子下懷。

孔丘嘆了口氣,說道:“十年前,晉卿趙鞅鑄鐵鼎,在上面篆刻刑法。當時我說過,晉人放著唐叔虞和晉文公傳下來的秩序不遵守,卻以趙宣子之法作爲文法頒佈,是相的徵兆。一切以固定的刑法爲準則的話,誰還會去尊重貴族的命令?從此之後晉國貴賤無序,何以爲國?所以我預測,晉是要亡國了。回,你怎麼看。”

回回答道:“趙宣子之法,是晉國在夷之蒐(前621年)的時候制定的,那是君不君,臣不臣的年代,當時的制度如何能用於百年之後?”

孔丘拊掌而嘆:“然也,所以那次鑄造刑鼎之後,我看那趙鞅,便知其與吾道不合,道不同,不相爲謀。”

“可如今看來,他的那位庶子趙無恤,竟是頗有仁心,以陶俑草人等替代活人,並以法令形式頒佈,這是前所未有的壯舉!也是變趙氏法爲善法的先聲。”

孔丘說著說著,就站了起來,高大的他有些激地在狹小的堂屋來回踱步。

“我本來還奇怪白麋爲何會在趙氏之地上出現,白麋是仁,天下有道時纔會出現,無王者則不至,可這世間渾渾污濁,白麋爲何選擇這時候現世?恐怕就是趙氏小君子這一仁義之事的徵兆啊!”

“雖然爲師一直提倡克己復禮,但殉人這種不仁不義的陋習卻不包括在,因重死者而損生者,是偏離了仁道。”

“不過,趙氏子此舉還是不夠盡善盡,我曾說過,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爲何,一是陶俑製作得太像人了,似人則爲不仁,不仁則殘忍;二是浪費,浪費則不恤下民,有損後人。死者的陪葬品應是象徵的草人泥馬,或者是現世中已經沒有實用價值的品。”

“夫子所言甚是。”

孔丘停了下來,捋了捋鬍鬚道:“儘管不夠完,但此等大事不可不加以記述。”

於是他重新坐下,攤開了一部竹簡,左手銅削,右手筆,開始如實記述。

回側目看去,只見青黃的竹片上,墨字躍於筆尖。

他小聲地念了起來:

“公六年,晉趙鞅、宋樂祁狩於綿上,失禮也;趙氏子無恤獲白麋。”

“冬至,晉人執宋行人樂祁;趙無恤止從死,趙鞅許之。”

“白麋者,瑞也,有仁者則至,無仁者則不至。仲尼曰:孰爲來哉!趙氏將興乎?”

……

求收藏,求推薦,第一卷至此過半,明天迴歸主角,孔子這人真心不好寫,喜歡他的也好,討厭他的也好,見仁見智吧……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