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沒聽完吶。”劉純笑道:“文督師也回老家了。”
得知湖北清軍一敗塗地,夷陵已經被李來亨攻佔後,文安之也在奉節坐不住了,他急忙帶領奉節兵馬向下遊趕。鄧名還在奉節時,曾經多次提醒文安之多吃點葷的,不要總吃素,一開始文安之還說歲數大了胃口不好,但鄧名反駁說正是因爲老年人吸收能力差,所以纔要多吃魚、這種營養富的東西,其中富含的蛋白質和微量元素也更易於吸收。雖然對鄧名的養生理論持懷疑態度,但文安之在鄧名的反覆勸說下,確實大大提高了菜譜中菜的比例。
這次從奉節離開時,文安之又燉了兩塊給自己踐行,路上也每天必吃一條魚,他在心裡鼓勵自己:“我要吃魚、吃,唐王說這樣就能強健,我一定要活到九十,看到大明中興,復兩京!”
李來亨得到消息文安之已經抵達夷陵,準備督師東征,在文安之的號召下,其他夔東明軍也紛紛出兵,加到對夷陵、江陵周圍的掃中。正是因爲後顧無憂,李來亨才能帶領全軍離開江陵。
鍾祥明軍一面派使者去與李來亨的軍隊取得聯繫,一面加偵查胡全才的靜,發現對方依舊在用速向鍾祥爬過來後,劉純輕蔑地評價道:“胡賊不知死活。”
……
吳淞口。
在得知昆明大火後,鄭功更加急迫地等待鄧名前來他的軍中,這樣一個英武的宗室肯定能夠極大地鼓舞他的軍心。因爲等待唐王,他耽擱了一些出發的時間,見鄧名遲遲無法趕到,鄭功最終還是從廈門啓程,帶著大軍來到舟山和張煌言匯合。
已經等得有些不耐煩的張煌言見到鄭功後就是一通埋怨,責備他不守約期,萬一走消息讓清軍有所提防那就麻煩了。鄭功心裡的小算盤不敢吐,只能推說南海有颱風,他爲了避風不得不多呆了幾天。
在路上張煌言也和鄭功談起了昆明大火,還饒有興致地提到鄧名的宗室流言,鄭功幾次都設法把話題岔開:如果讓張煌言知道鄧名是唐王,那對方肯定立刻會察鄭功的企圖,他怕過早讓張煌言知道此事會節外生枝,畢竟現在鄧名還沒有平安抵達他軍中——鄭功知道張煌言是個忠心耿耿的大明臣子,但事關擁立大事他覺得還是小心爲妙。
等拿下南京、接到鄧名,有文安之作證,鄭功就要擁立鄧名監國。等生米煮飯,再加上夔東的明軍呼應,他覺得張煌言翻不起什麼浪花來,但現在如果裝作一無所知,揣著明白裝糊塗地和張煌言猜測此人的份的話,那將來張煌言會覺得鄭功欺人太甚,對兩家未來合作不利。
近二十萬明軍,千艘船隻,雲集吳淞口外,鄭功先炫耀了軍力半天,讓守軍能夠清清楚楚地看明白自己的實力,纔派使者去送檄文、戰書。
“馬逢知怎麼說?”
等使者返回後,鄭功和張煌言一起問道。
“膽子都嚇破了。”使者笑道,稟告兩位大人道:吳淞總兵馬逢知本不敢接戰書,乞憐之意甚是明顯。
“好,再去傳信,就說只要他不把船隻攔在江上,我就不攻打他的營寨。”鄭功大笑著說道。
使者領命而去後,鄭功就下令全軍準備進長江,張煌言思索了一下,向鄭功提出一個建議:“不妨勒令馬逢知出降,如果他不肯我們就先攻打他,若是見我們攻勢猛烈可能就會徹底投降了;若是他仍不投降,所謂將爲軍主,他現在肝膽俱裂,也擋不住我們雷霆一擊。”
鄭功想了想,搖頭道:“馬逢知手下有三千騎兵,是韃子在江南最大一馬軍,和他手必有損傷,再說兵法又有言:破軍爲下,全軍爲上。我們先下南京,到時候我不信他還不降,正好令他戴罪立功,爲我們的前驅。”
吳淞提督馬逢知接了鄭功的通牒,馬步一律不許出營,連江防炮臺都主放棄,守軍盡數退回他的大營中。
同時鄭功發信給崇明島守將樑化,勸其投降。
樑華執掌滿清蘇、鬆水師,和馬逢知一樣都是長江江防的關鍵將領,看到無邊無際的明軍水師後,他也和馬逢知一樣驚駭不已。現在崇明島在明軍水師的包圍中,就像汪洋大海中的一葉孤舟,好像隨便一波大浪襲來就會傾覆。
“誰說鄭逆專注於福建的?”崇明島大營中,樑華暴跳如雷,由於完全沒有預料到鄭功會突然出現在長江口,蘇、鬆水師本沒有做好戰準備,岸防的炮臺上也沒有儲備足夠的火藥和彈丸,如果明軍發猛攻,缺乏彈藥的炮臺估計堅持不了多久,弱小的蘇、鬆水師也會很快被明軍消滅。
無計可施的樑華就讓把鄭功的使者引來見他。
手裡拿著鄭功的勸降信,看著眼前那虎視眈眈的明軍使者,樑華到滿都是苦水,雖然有心拒絕,但這個“不”字卻怎麼也不敢吐出口。
“若是樑將軍一時不能決,那王上可以寬限幾天。”
樑華沒有想到反倒是明軍使者開口替自己解了圍,鄭功對付樑華的策略和馬逢知相同,就是允許對方暫時不投降,只要對方表現出足夠的誠意就可以。鄭功需要馬逢知做的表示是棄守吳淞口的江防炮臺,而樑華則需要收起全部蘇鬆水師,不干擾明軍的軍事行。
“王上寬宏,末將敢不從命?”樑華連忙應承下來,當著使者的面傳令全軍,讓崇明島周圍的清軍戰艦統統把船帆卸下,牢牢拴在港,任何人都不許登船。
得到樑華的回覆後,鄭功心變得更好,他對張煌言說道:“等攻破南京,就讓樑華爲先鋒,帶著他的蘇、鬆水師去江西,爲朝廷收復南昌。”
接管了這些險要關隘後,鄭功和張煌言的大軍就駛長江,浩浩地向南京開去,沿途清軍只見滿江都是打著紅旗的戰艦,無不嗔目結舌。
陳曦看著將一塊數百斤巨石撇出去的士卒,無語望蒼天,這真的是東漢末年? 呂佈單槍匹馬鑿穿萬人部隊,這怎麼看都不科學。 趙子龍真心龍魂附體了,一劍斷山,這真的是人? 典韋單人護著曹操殺出敵營,順手宰了對面數千步騎,這戰鬥力爆表了吧! 這是不是哪裡有些不對啊,陳曦順手摸了一把鵝毛扇揮了一下,狂風大作,嘆了一口氣,“這是神話吧,我自己都不正常了。”
21世紀青年楊旭因為一場意外攜帶著系統穿越到了大唐,看他利用系統在大唐建立一座現代化都市,並且讓大唐在他的推動下,一步步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世界中心。
林充一朝穿越,成為八十萬禁軍教頭豹子頭林沖。剛穿越就遇到魯智深,偏偏老婆還被高衙內調戲。難道要重蹈林沖過去悲劇的命運?被人陷害,家破人亡,又慫又面,逆來順受,最終抑郁而終?哼!所謂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全都是狗屁!忍一時只會讓對方得寸進尺,退一步對方只會蹬鼻子上臉!那些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的屁話,說給鬼聽吧!老子既然成為林沖,便要好好的大干一場,君子有仇,馬上就報!“高衙內,你這是找死!”
一朝穿越,成為朱元璋十七子。 賜封寧王,朱權有點皮。 朱元璋:朱家老十七,紈絝屬第一! 直到洪武六十大壽...... 這一天,有人單騎斬叛將,納哈出歸降。 這一天,有人發糧賑災民,百姓終活命。 這一天,天降祥瑞傳國璽,大明得國正。 這一天,朱元璋冊封朱權,無敵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