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鍾祥。
鄧名翻看信函時,賀珍正在一旁詢問從前線返回的探哨。
郝搖旗此時已經把資運回房縣,賀珍本來也打算這麼做,但纔回到鍾祥就突然得到急報,前線的探子發現漢水下游的清軍出現反常行爲。
探子向鍾祥的明軍將領報告說,他們發現清軍突然開始大張旗鼓地疏通河道。正常況下,如果只有這麼一個報告,鄧名和賀珍對清軍的行還難以判斷,不知道胡全才到底有什麼圖謀。但是隨後就有幾個使者先後悄悄來到明軍大營中,送來了幾封匿名信。
這些使者都自稱是普通百姓,是心懷大明的義士所託前來報信,這些義士報效朝廷不圖封賞回報,因此都是匿名信使者也不肯他們份。話雖如此,但有好幾個使者一看就是當兵的,有一個人見到鄧名時還習慣地行軍禮,姿勢也做得極其標準。
送來的匿名信容不完全相同,但有一個意思卻是一致的,這些匿名的義士們異口同聲地警告明軍,胡全才那個山西佬要出兵攻打鐘祥,萬萬不可等閒視之。
最簡單的信中也就是這麼一句話,行時間、兵力一概沒有;而最詳細的一封,則逐條敘述了胡全才的計劃,通知明軍充任前鋒的是駐守常德的李世勳,此人攜帶的軍糧以及手下的披甲兵數目也確到了個位數。
“什麼心懷朝廷的義士?都是武昌府、漢府的縉紳!”聽鄧名唸了這幾封匿名信的容後,賀珍斷言道。
這些信件中有兩封特別重要,其中一封自然是那封列出李世勳的兵力和軍糧數目的,另一封則把李世勳的行路線和出發時間告訴了鄧名。
“這兩封信的主人,肯定在湖廣總督衙門裡有人。”聽鄧名說完兩份信的容後,賀珍猜測道:“寫信的縉紳,並不打算投奔我們,他們只不過是和胡全才有仇,或者和李世勳有仇,想要借刀殺人。”
“沒錯。”鄧名點點頭,既然這些信的主人顯然並不想從明軍這裡獲得回報,那鄧名也不強求,下令用好酒好款待這些使者,並賞給每個送信人一些銀兩。
即便信上沒有太多的容,只要匿名信的主人能夠派出可靠的使者,能夠通過沿途的清軍關卡,把這封信送到鍾祥來,就說明信的主人擁有充足的財力和廣泛的人脈。這種實力絕不是平頭百姓、普通富戶甚至商人能夠擁有的,這隻有湖廣的縉紳士人才能做到。
鄧名記得劉純、袁宗第他們都曾說過,數年前李定國在湖廣轉戰,對清軍的向瞭如指掌,能夠保持主進攻的能力,就是因爲深得縉紳的支持。而隨著洪承疇出任五省經略後,湖廣縉紳和李定國的關係日益疏遠,變得越來越差,最後李定國完全喪失了報上的優勢,明軍和清軍也進了相持階段。
看著手中的這些信件,鄧名到這是一個好兆頭。
五代之末,狼煙四起,諸國紛亂,民心難安。這一年,大唐已經滅亡五十餘年,兩年後北宋才代周而立,後周柴榮雄姿煥發,天下一統局勢已成,列國驚恐。面對洶洶大勢,一個穿越者表示不服,將大唐從骨灰裡重燃,他屹立在船頭,面對著千帆競流,發出震耳欲聾的吶喊:生命不息,北伐不止弱宋當滅,吾唐再起。
生死看淡,不服就乾。 執掌天下,做萬國之皇。
大豐朝,崇皇三十六年。 姜辰重生在江南巨賈之家,成為了人人嫌棄的爛泥紈绔。 攝取牛痘治天花,妙筆生花交大儒,鴛鴦陣法降倭寇…… 爛泥上墻,雞變鳳凰。 雖身在江湖,卻聲名赫赫,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此刻,崇皇以老,朝堂之上,暗流涌動,眾皇子對著帝位垂涎欲滴。卻不知江南道有匹夫鷹視狼顧,視皇位如探囊取物。